被流量綁架的完美日記:始于廣告,陷于顏值,棄于品質

文 | 《財經》新媒體劉洋 編輯 | 蔣詩舟

“始于廣告,陷于顏值,棄于品質。”剛剛畢業的新白領瀟瀟如此評價完美日記。

日前,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公布了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這也是其上市后公布的首份年報,從數據來看,逸仙電商2020年全年營收52.3億元,花在營銷上的費用高達34.1億元,凈虧損26.9億元,

財報剛剛發布,微博用戶“新經濟研究員”就直指,完美日記賣一只100元的口紅,要付100元營銷費用,然后虧50元。“龍頭尚且如此,新入場的美妝品牌,如果是燒自己的錢,可以直接把項目關了,”

對于虧損,逸仙電商解釋,公司在2019年實現盈利后,2020年是重點戰略投入期,加之外部環境變化,從而影響了整體業績,

但不可否認的是,“用心做營銷,用腳做產品”正成為部分消費者對逸仙電商旗下產品的印象之一,金錢可以燒出一時的高流量、高增長,一旦資本熱度退卻,如何盈利,如何留住客戶成為擺在新消費企業面前共同的難題。

為渠道打工

作為B站重度用戶,王笑笑在某一段時間發現,似乎整個B站UP主都成了完美日記的推銷員。

《財經》新媒體采訪了多位知曉、買過完美日記彩妝的消費者,抖音、小紅書、B站、淘寶直播是她們了解完美日記的主要途徑,雖是被動接受,但最初大都被花哨的顏值吸引。

2020年9月,逸仙電商在招股書中將自己描述為“大陸最早的在所有主要社交平臺上大規模使用KOL的美容平臺之一”,一位逸仙電商員工對《財經》新媒體表示,公司主要選取與品牌、產品契合度比較高的KOL,內容上希望能夠更多的觸達消費者,但對轉化率要求則不甚了解。“未來會持續跟KOL展開合作”,她說,

洪泰基金董事總經理楊勍告訴《財經》新媒體,品牌與KOL的合作目前有三種模式,第一種是直接對接到頭部KOL,新興品牌更傾向與這類KOL合作,因為他們可以快速建立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感,但需要品牌花費高額費用來搶占他們的時間資源;第二種是通過MCN機構匹配腰部KOL,腰部的KOL帶貨能力中等,但是可以增加品牌的曝光度;第三種是通過品牌代運營(TP)對接KOL,往往不熟悉大陸市場的海外品牌會采用這種方式。

對于逸仙電商,一段時間以來,“公域流量”+“私域流量”相互搭配是其旗下品牌營銷宣傳的主要打法,公域流量方面,微博、抖音、B站、小紅書、微信公眾號、快手、淘寶直播等平臺是它的主陣地,頭部KOL如李佳琦、薇婭等均與逸仙電商合作過,明星包括朱正廷王一博沈月、羅云熙、Troye Sivan、歐陽娜娜、林允、張韶涵等,也曾出現在逸仙電商品牌的營銷宣傳中,


除了這些流量大戶,與逸仙電商合作更多的是腰部甚至尾部KOL。據其招股書,合作的15000名KOL中,只有800多位,粉絲超過100萬。在每日人物的報道中,一位小紅書原PO分享,自己最多曾一個月內接到10條廣告,其中4條是完美日記,跟完美日記合作,話少、爽快,二話不說直接給錢,非常省心,另外一個正在培育新人的MCN公司則表示,完美日記甚至不在乎幫它帶貨的KOL的粉絲數,

私域流量方面,逸仙電商旗下品牌通過門店售貨員或產品二維碼觸達消費者,讓他們添加名為“小完子”、“小美子”的運營人員微信,并加入“玩美研究所”等微信群。

有豆瓣用戶將完美日記的購物群話術歸結為消費主義洗腦,群中每天發“早餐時刻購一購”,“午餐時刻購一購”,有位消費者在下方評論:“家里有礦啊,一天幾頓購的?”

對于這種營銷方式,楊勍深有感觸,他談到,近年來,美妝行業在資本的助力下發展迅猛,但是策略都比較單一,融資大多用來做高額的營銷刺激收入,很難驗證商業模式的成功,也會使得美妝公司過分追逐短期利益,這種非常投機的狀態會令其處于為渠道打工的窘態,并忽略對產品品質提高的追求,久而久之,產品能力將逐步弱化,

他還談到,由于市場大多數品牌對KOL的重度依賴,頭部效應集中,之后為了搶占最優質渠道資源,會付出更大的成本,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加華資本董事長宋向前則認為,利用社交電商的方式連接用戶能夠快速形成市場滲透,這是完美日記做對的地方。但是,新消費企業崛起面臨的是全場景全流域的競爭,想發展壯大需要綜合實力,過度依靠線上流量相當于只用一條腿走路。

“完美日記、元氣森林等新消費企業,本質上還是渠道單一型公司,雖然具備有限的數字經濟特征,也擁有高效率的表達,但盈利問題不解決,即使高速迭代、快速發展,最終也不能長久,”宋向前分析。

對于消費者來說,重度營銷下,情緒高潮似乎只存在于購入的那一刻,而后期的產品使用率、復購率或許大打折扣,

巨虧真相

根據逸仙電商最新財報,2020年全年,營收為52.33億元,同比增長72.6%,但相較于上年同期的377%增長來說,增速明顯放緩;與此同時,逸仙電商2020年凈虧損為26.9億元,而上年同期的凈利潤為7540萬元,同比減少近3700%,

對于大規模虧損的原因,逸仙電商方面對《財經》新媒體解釋:“公司在2019年實現盈利后,2020年是重點戰略投入期,加上外部環境變化,從而影響公司業績,”

另外,根據財報,逸仙電商2020年第四季度營銷支出為人民幣13.8億元,相比之下,2019年同期的營銷支出為人民幣4.4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筆費用占營收的比重,從2019年的39.1%上升至70.3%。

營銷支出的大幅增長主要由于廣告、營銷和品牌推廣費用增加;開發體驗店發生的費用增加,以及根據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在IPO發生時確認的基于股份的薪酬支出,

逸仙電商具體解釋道,2020年第四季度,逸仙電商上市,對過往授予員工的股權激勵一次性確認了股權支付費用。“如果刨除這一部分的支出,去年四季度Non-GAAP(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虧損為2.87億,全年虧損為7.87億,”

同時,去年受疫情影響,大量門店長時間處于關閉狀態;另外,逸仙電商的品牌仍處于成長階段并需要大量投入。逸仙電商提到,去年第四季度有雙十一和雙十二兩個大促,公司營銷投入較為集中,營銷成本相對較高,且在公司上市后,第四季度加大了對研發的投入。

不過2020年四季度營銷費用占比達70%,仍令人咋舌,

以逸仙電商的目標公司歐萊雅為例。據其財報,歐萊雅集團2020年總銷售額279.9億歐元(約合219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6.3%;營業利潤52億歐元(約合407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6.1%,與此同時,同期歐萊雅的廣告和促銷費,約占銷售額的30.9%,

除此之外,國際大牌如雅詩蘭黛在2020財年營銷費用率為23.8%,資生堂營銷費用率為37.9%。


圖:國泰君安研報

“縱觀世界美妝巨頭的發展史,沒有一家公司是完全憑借強營銷能力成為美妝龍頭企業的,這一特質并不是化妝品行業的商業本質,”洪泰基金董事總經理班妮對《財經》新媒體說,

大手筆營銷為逸仙電商帶來了哪些增長呢?

據財報顯示,逸仙電商2020年第四季度,DTC(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營銷模式)購買用戶數為1440萬,相對于2019年四季度的1100萬,增長340萬,另據招股書顯示,DTC購買用戶的年度客單價從2019年的114.1元/人,提升至2020年前三季度的120.7元/人,僅提升6.5元,

這種方式帶來的更多是發展的不平衡,未來可能面對難以為繼的狀況,宋向前對《財經》新媒體表示,流量轉化需要花費大量成本,逸仙電商既要保證現金流不會快速枯竭,又要能達成更快的成長速度,想要實現這樣的平衡是非常困難的。

除此之外,逸仙電商在高成長過程中還要補短板。相對于傳統企業,它的壓力會更大,宋向前分析,整個市場有80%的用戶在線下,“線上企業進軍線下是非常困難的,不僅要補生產的課,還要補渠道、運營管理、研發的課,一旦現金流控制不好,就有可能陷入沼澤,相比來說,傳統企業進軍線上,只需刷新組織觀念、升級消費模式,壓力會小一些”,

“燒錢”不止

大筆營銷、拓展品牌、快速收購、加快開店速度……近年來,逸仙電商在行業中一路狂奔。但很多時候,做的多可能意味著對發展前景的迷茫。


從近年來的布局看,高端化、多品牌策略,是逸仙電商追求的方向之一,

自2020年起,逸仙電商開啟頻繁收購。去年10月底,逸仙電商收購了高端護膚品牌Galénic,據悉,Galénic由法國著名的藥劑師Pierre Fabre創立于1977年,其商品只在高端藥房進行銷售,收購后,逸仙電商將持續支持Galénic在歐洲市場的發展,并計劃在未來將其業務拓展到亞洲其他市場,同時還將與Pierre Fabre集團合作研發及生產Galénic的產品,

另外,2021年3月,逸仙電商又宣布將收購高端護膚品牌Eve Lom,Eve Lom是由英國同名美容師創立于1985年的護膚品品牌,其招牌產品是經典潔顏霜,曾獲Instyle Best Beauty Buys(英國)美容大獎等榮譽。收購后,逸仙電商將幫助Eve Lom拓展全球及亞洲市場,有網友將這場收購比喻為“專科生迎娶清華學霸”。

“逸仙電商很早就定下了多品牌戰略,因為單一品牌都有天花板,對比同行來看,柏萊雅、歐萊雅等,都是多品牌的集團,”逸仙電商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在這一策略下,去年6月,逸仙電商孵化了完子心選(Abby’s Choice),今年3月則推出主打可愛少女風的Pink Bear,今年還將繼續推廣剛剛收購的Galénic 及Eve Lom產品,對于今年是否會孵化新的品牌,這位工作人員則表示并不清楚。

加快開店速度,是逸仙電商的另一發展方向,2019年末,逸仙電商宣布在上海奉賢設立新零售總部,并表示接下來會加快開店速度,未來三年計劃在華東開店200家,全國開店600家,

有媒體計算,根據招股書,2019年完美日記體驗店相關支出為5290萬,截止2020年9月,體驗店相關支出為1.96億,兩年以來平均每家店的花費為126.23萬元,如果完美日記計劃在2022年門店總數超過600家,意味著接下來還要再開至少350家門店,以目前門店成本計算,意味著線下店前期投入方面,至少再花費數億元。

在諸多愿景下,逸仙電商對《財經》新媒體表示,預計2021年仍是公司的重點戰略投入期,而這或許意味著,將需要更多的資金投入其中,《財經》新媒體注意到,截至2020年底,逸仙電商的賬面現金余額為57.3億元,

在《財經》新媒體采訪的眾多消費者中,大家不約而同地希望,逸仙電商可以減少營銷,注重研發,把產品質量放在第一位,

逸仙電商確實曾加大研發投入。其招股書顯示,計劃將上市募資總額的20%用于產品研發和技術開發,2020年逸仙電商產生研發費用0.67億元,同比增長186.93%,占比1.27%,較2019年增長0.51個百分點,

但相比其他化妝品頭部企業,逸仙電商的研發投入仍相對較低。據川財證券綜合各公司2020年半年報數據,上海家化研發費用率為1.88%,丸美股份研發費用率為2.99%,歐萊雅研發費用率達3.48%。

未來逸仙電商仍有很多不確定性。班妮對《財經》新媒體表示,眾多新銳的淘系品牌與美妝龍頭企業的差距還比較大,未來能否跑出來還需要持續觀察,“有爆品或者一段時間內銷量提升,不能作為有持續發展力的評判標準。”

不過,從行業來看,逸仙電商的發展之路并非孤例,近年來興起的諸如花西子、colorkey等大陸美妝品牌,均希望通過大筆營銷快速攻城略地,其競爭方式與早年間的“百團大戰”、共享單車競爭、社區團購大戰等似乎并無二致。

對此,宋向前向《財經》新媒體表示,這類公司無一例外都需要高速融資,盡快拉高估值,以維持這種無序的擴張狀態,

楊勍認為,這種競爭的終局,取決于在混亂的競爭態勢下,品牌方能否獲得資本的持續性投入,并且在大規模營銷的間隙不能放松對產品品質的追求,以最大的規模覆蓋用戶,發展品牌知名度,以最快的速度迭代產品構建產品力,最終還是要通過產品力形成品牌忠誠度,提升市占率打敗競爭對手,

時至今日,互聯網思維方式滲透至各行各業,眾多品牌希望通過燒錢模式來快速搶占市場,但隨著消費者的日漸理性,這種營銷方式似乎正顯得簡單粗暴,如果不能以出色的產品品質、服務做后盾,品牌終將面臨消費者的流失,更難談做強做大。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