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3日上午11時10分,張少華因病在京逝世。
圖片來源:微博
今天下午,張少華的親人發布了知名演員張少華的訃告,她的逝世讓大家悲痛萬分,訃告中提到的病逝原因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在此之前,很多人從沒聽說過「慢性阻塞性肺病」,更不知道這種疾病有多可怕。
1
它是排名第三的致死病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 COPD)指以氣道受限持續存在為特征的一種肺部疾病。
2018年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 The Lancet)刊登的關于大陸慢阻肺患者的數據顯示,大陸病患者人數為9990萬人,約1億人,已經成為與高血壓、糖尿病「等量齊觀」的第三大慢性疾病,
圖片來源:自己做的
統計數據還顯示,20歲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為8.6%,40歲以上則達13.7% ,60歲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過27% ,也就是平均每4個老人中就有1位是慢阻肺患者。
根據2019年公示的《全球疾病負擔》數據,慢阻肺已經成為大陸第三大致死病因,僅次于中風和缺血性心臟病,甚至連肺癌都排在它之后。
圖片來源:自己做的
2
可怕的慢阻肺,就藏在你我身邊
慢阻肺的致死率,比肺癌、胃癌還要高,但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卻從沒聽說過它。
這主要逃不開三個原因:
➊慢阻肺患者不容易被發現
慢阻肺患者早期癥狀并不明顯,早期常常只有咳嗽、咳痰,后期再出現喘息和呼吸困難,
由于患者多為吸煙的老年人,可能把早期咳嗽視為吸煙的正常表現,活動后喘息又以為是自己年紀大了,不認為是有了毛病而未就診。
這就導致大量慢阻肺患者并沒有得到診治,目前已有數據顯示,診斷率在23.61%~30%,因而導致很多患者一直沒有被正確診治而預后不良。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➋疾病認知低,治療不積極
慢阻肺是一種無法治愈的疾病,需要長期用藥控制癥狀,只要早期介入治療并不會影響生活。
但因為慢阻肺患者早期的癥狀不明顯,且只有在急性加重期會有較大的負擔。
很多患者會因為過了急性加重期癥狀減輕,用藥就停停用用,也有些患者擔心激素依賴性,不積極配合治療。
而慢阻肺治療的特點恰恰是早期容易見效,后期控制較難,跟高血壓一樣,是需要長期用藥治療的,部分患者的藥用用停停,肺功能會處于持續受損的狀態。
➌損害部位較廣
慢阻肺患者本身除了損傷肺功能及肺循環,還會導致肺心病,同時影響心肺功能,最終導致心衰、呼吸衰竭。
慢阻肺是一種嚴重疾病,但卻從未被正確對待,
3
慢阻肺的罪魁禍首:吸煙
慢阻肺并不是一個大陸特色的疾病,目前也是一個全球需要攻克的疾病,而這個病之所以覆蓋面這么廣,和吸煙密切相關。
慢阻肺最重要的誘發因素是吸煙,而在大陸有3億的煙民。吸煙會造成肺部永久性損傷,并最終導致了慢阻肺。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吸煙量和持續時間是疾病嚴重程度的促成因素,美國的大多數(約80%)慢阻肺患者都有吸煙史,
長期接觸煙草等危險因素,破壞肺組織與修復肺組織反復發生,導致小支氣管變狹窄,尤其在呼氣的時候狹窄更加明顯,
長期的支氣管狹窄致使過多氣體在肺泡中排不出去,引起肺泡彈性下降甚至肺泡破裂,發生肺氣腫,致使肺功能損害,
煙草之外,慢阻肺還和2個因素有關:
-
職業粉塵和化學物質、空氣污染,比如煙霧、工業廢氣、室內污染物,會損傷氣道上皮,破壞肺彈力纖維。
-
感染因素,導致支氣管粘膜的損傷和慢性炎癥。
4
如何更早的識別慢阻肺
目前并不建議大家都進行慢阻肺早篩,特別是針對無癥狀、無相關危險因素的人群,
但如果有以下風險因素則建議到呼吸科進行檢查:
風險因素
吸煙或被動吸煙人群;
經常接觸生物燃料的人群;
毒素、粉塵、工業性化學物質等職業接觸史;
環境污染,如木料燃燒煙霧、交通污染史;
哮喘或兒童時期呼吸道感染病史;
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家族史或者病史。
建議檢查年齡和方法:
35歲以上開始進行肺功能檢測。
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如沙丁胺醇)后肺功能顯示持續性氣道阻塞,FEV1/FVC 比值小于0.70,則慢阻肺診斷成立,
氣流阻塞的嚴重程度由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后 FEV1/FEV1預計值的百分比確定:80%或80% 以上為輕度阻塞;50%~79% 為中度阻塞;30%~49% 為重度阻塞;小于30% 為極重度阻塞。
有呼吸道癥狀(長期咳嗽等)的老年人也可以進行肺功能檢測。
最后,無論是想預防還是緩解,遠離慢阻肺的最簡單辦法就是:
戒煙!
戒煙!!
戒煙!!!
「今日焦點」是丁香醫生的資訊欄目。今日重要的公共衛生事件、健康話題,我們會作出快速易懂的專業解讀。
策劃Murphy
監制feidi
數據分析及制圖小羊肖恩
封面圖來源丁香醫生設計團隊
合作專家蔣永源
第三軍醫大學部呼吸科碩士
科學審核王小燕
北京積水潭醫院呼吸科主治醫師
(責任編輯:姜文晶_NN3211)
她的電視劇很多人多喜歡,一路走好!
煙草說:怎么什么鍋都讓我背[挨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