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硅谷創投教父”彼得·蒂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想要一輛會飛的汽車,得到的卻是140個字符。”
直到“會飛的汽車”來臨前,這句話將永遠正確,尤其是當“會飛的汽車”毫無進展,社交媒體卻突飛猛進的時候,
最近,據媒體報道,Facebook正努力將2021年最火熱的社交網路Clubhouse音頻哈拉室引入其平臺,目前我們已經看到在Instagram上實施該功能的跡象,現在又有跡象表明它將出現在Facebook上,
也正因如此,同樣在最近,Medium上一篇名為《Big Tech Is Boring》的文章就指出:如今,科技巨頭正在不斷“借鑒”新貴競爭對手的想法(當然是以Facebook與Clubhouse為諷刺由頭),這種拿來主義,正在一步步將互聯網走到“死胡同”,而且,即便是那些新貴的創意,其實也只不過是歷史的重復,
在作者看來:“如果總是基于同一個基本想法,一個至今已經有將近20年的想法,一個無盡的靠廣告驅動的數據循環,我們如何能指望我們的技術,或者文化的其他方面(新聞,時尚,音樂等)給予我們真正的新東西呢……所有東西不斷的趨同性令人筋疲力盡,這說明互聯網已經走到了死胡同,是大型技術平臺把我們引向了這里,”
這種對“靠廣告驅動的數據循環”的輕視,其實是許多人的共識,真正重要的是,透過這種輕視,他們看到了美國科技巨頭的“停滯”,在他們眼中,美國科技巨頭與其說是Boring,不如說是停滯。
兩個“五十年”
先問一個問題:人類迄今為止發生過幾次工業革命?
標準答案是三次,第一次的核心是蒸汽機;第二次的核心是石油,電力和內燃機;第三次資訊革命的核心是計算機和互聯網,在“進步主義者”眼中,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呈遞進趨勢,影響一次比一次深遠,
然而,至少在一派經濟學者看來:近300年來,人們享受的一直都是18世紀工業革命帶來的生產力成果,但創造的價值卻跟18世紀工業革命完全不可比擬,換句話說,美國之前的高速發展依賴的是“低垂之果”,遺憾的是,過去40年,這些果實幾乎已被摘盡。
你或許會好奇:以Facebook和谷歌為代表的美國互聯網科技發展如此迅猛,難道還談不上“進步”?
當然談得上,但浸潤在互聯網浪潮中的人們或許難以理解,至少從生產率角度,計算機和互聯網的作用被嚴重夸大了。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索洛就嘲諷道:“我們隨處可見計算機時代,但就是在生產率的統計數據中看不到”,
事實上,互聯網創造的社會價值與“馬車變汽車”,“沒電變有電”判若云泥。《大停滯》作者泰勒·科文曾比較過1900年到1950年,以及從1965年到今天這兩個50年的美國,
在前一個50年,技術進步帶來了社會巨變,短短50年,美國在基礎設施方面普及了自來水和電,在醫藥衛生方面普及了抗生素和疫苗,更重要的是普及了汽車,
后一個50年又發生了什么呢?這么說吧,倘若你去看一部1965年拍的電影,會發現除了互聯網和行動電話,人們最核心的生活方式與今日幾乎并無不同。
摩爾定律真的重要嗎
事實上,追溯美國的經濟史,由計算機驅動的經濟增長只在1994-2004年尤為明顯,
但就像經濟學者李子旸所言:“這個推動力,比起電力和內燃氣,可就差得太遠了,按照美國的數據,石油、天然氣、電力、內燃機為核心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美國經濟高速增長的時間,差不多從1870年持續到1950年,就是在這個期間,美國躍升為世界最大經濟體,也就是說,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人類社會的作用,比后來的資訊革命要大得多。理解這一點之所以有些困難,是因為第二次工業革命對我們的影響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很多方面我們都習以為常,視而不見了,概括來說就是,我們今天的生活,基本上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塑造的。”
換句話說,摩爾定律并不是個非常重要的定律,在某種嚴苛意義上,只有能源革命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工業革命,美國經濟放緩,乃至大陸經濟進入“新常態”,其實都與此有關。
現在的創新,大多是連接驅動型創新(對已有技術的重新組合,或者想法和想法的連接),而非應用科學創新,而只有后者才能讓人類科技躍遷至新的范式——事實上,即便是發展最快的資訊技術,也依舊建立在幾十年前圖靈和馮·諾依曼奠定下來的范式基礎,
人類科技的發展,并沒有科技媒體(約等于IT媒體)渲染地那般飛快。
我印象很深,曾有位學者去電影院看了最新版《星球大戰》,覺得特效很棒,就下意識心想:50年代科幻片的特效那么低劣,他們看到今天的科幻片一定會非常羨慕我們,但他馬上想到,50年代的人根本不會羨慕我們,因為他們以為50年后,科幻片里的那些技術早已成真,人類早已實現了星際旅行,熟不知,我們只是把星際旅行的科幻片拍得更好了,
那什么時候可以星際旅行?據說物理學界有個段子,無論什么時候,倘若你問科學家“可控核聚變技術什么時候可以實現”,得到的答案永遠都是30-50年,幾十年前是這個答案,幾十年后可能仍是這個答案,
所以,祝埃隆·馬斯克的火星計劃好運吧,畢竟他的硅谷好友,彼得·蒂爾開篇那句話,還有另一個版本,他來自跟在阿姆斯特朗身后出艙的“人類登月第二人”巴斯·奧爾德林,令這位老人不解的是:“你向我許諾了殖民火星,結果我只得到Facebook。”
李北辰,獨立撰稿人,專欄作者,關注技術驅動帶來的社會變革
我的文章還出現在鈦媒體,36氪,虎嗅,澎湃,人民網,投中網,界面,藍鯨,創業邦,i黑馬,21財經,DoNews,艾瑞,品途,億歐,億邦動力,新浪創事記,雪球,同花順,格隆匯,東方財富,富途牛牛,云掌財經,正和島,觀察者網,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數字商業時代等媒體。
合作與轉載請加個人微信:libeichenniubi,請注明身份來意。
互聯網都是虛的,本身就沒有自我生產出有價值的東西,不燒錢哪里來還有真正的價值
沒看到哪里不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