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6月20日,日本海軍海防艦“對馬”號結束在大陸漢口的警備任務,沿長江順流而下,于6月23日到達上海,準備略作休整后返回日本。時任“對馬”號分隊長的福地周夫海軍大尉已經是第二次隨艦赴華,他對大陸文化非常感興趣,在抵達上海后打算買些土特產帶給家人,于是趁著休息機會上岸到市里閑逛。
■日本海軍“對馬”號海防艦,原為日俄戰爭時期的防護巡洋艦,
福地沿著蘇州河向有名的外白渡橋漫步,發現橋附近有一條繁華的街道,道路兩側商鋪鱗次櫛比,人來人往,十分熱鬧,其中一家古董商店引起了他的注意。福地走進店內,饒有興趣地觀賞琳瑯滿足的古玩器具,最后目光停在一尊白色布袋和尚瓷像上,這尊瓷像做工非常精致,憨態可掬的布袋和尚坐在細長的底座上,拿著念珠的左手怡然自得地摸著高高隆起的肚皮,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給人以親切感,瓷像色澤飽滿,惟妙惟肖,唯一的缺憾是右手手指缺了一小塊,但絲毫不影響福地對這尊瓷像的喜愛之情。
■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外白渡橋,福地周夫就是在附近的店鋪中看到了布袋和尚瓷像,
所謂布袋和尚就是大陸人熟知的彌勒佛,也是日本民間崇尚的七福神之一。福地久久凝視著布袋和尚瓷像,全身都感到放松,心里暗暗稱奇,認為是難得一見的珍品,如果能把這件大陸古董作為禮物帶回家,那真是再好不過了,抱著這樣的想法,他越發想要買下這件瓷器,恰好店員就在旁邊,福地便上前詢價,回答是10日元。以他當時的收入來說,這個價格雖然可以承受,但并不便宜,他希望能以5日元成交,在一番討價還價后,對方始終不肯松口,第一次交涉宣告失敗,
■日本民間神話中的七福神,布袋和尚就是其中一位。
福地此前在大陸曾經有過上當受騙的經歷,以他以往的經驗10日元可以買兩個翡翠金戒指了,因此在這次購物時表現得相當理性,極力克制自己的購買欲望,在交涉無果后只好告辭離店,時隔數日,福地再次上岸休息,抱著對瓷像的不舍心情再次走進那家古董店,繼續與店家討價,最終店主同意以7日元出售,可是福地還是不愿讓步,堅持出價5日元,結果還是沒能達成交易,他再次空手而歸。
等到第三次上岸休息,福地很擔心自己中意的瓷像已經被別人買去了,他又一次前往古董店,所幸瓷像還擺在原處,放下心來的福地開始了第三次交涉,暗下決心一定要拿下。這場價格拉鋸戰持續了很久,福地執著地三次光顧,對瓷像表現出強烈的渴望,都被店主看在眼里,于是堅持不讓價,無奈之下福地只能悻悻地離開店門,
■布袋和尚瓷像,福地周夫不惜三次殺價要得到一尊布袋和尚瓷像。
福地失落地走在街上,心里充滿對瓷像的留戀,甚至準備狠下心以7日元的價格買下。就在福地距離外白渡橋約100米的時候,背后有人叫住了他,原來店員追上來,告訴他店主同意以5日元出售瓷像,想來店主在一番思量后決定忍痛割愛了吧。福地喜出望外,跟著店員回到店里,最后以理想的價位買下了這尊心儀良久的瓷像,于是,這尊由上海古董店出售的大陸瓷器隨著福地周夫東渡大海來到了日本,而它的經歷還遠不止于此,
■日本海軍“翔鶴”號航空母艦的彩繪,福地周夫在1941年至1942年間擔任該艦運用長,
自從買下布袋和尚瓷像后,福地周夫愛不釋手,作為自己的隨身物品,無論調任到何處都會帶在身邊。這尊象征著福運的瓷像陪伴著他度過了整個海軍生涯,似乎在冥冥中保佑他逢兇化吉,渡劫解困,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已晉升少佐的福地周夫擔任“翔鶴”號航空母艦的運用長(負責損管修理的部門負責人),而布袋和尚瓷像就擺放在他的辦公室內。
■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戰中,“翔鶴”號被美軍炸彈擊中,飛行甲板嚴重受損,
這尊大陸瓷像隨著“翔鶴”號見識了太平洋的波濤,感受了印度洋的海風,經歷了偷襲珍珠港、珊瑚海海戰、第二次所羅門海戰和南太平洋海戰等數次激戰,特別是珊瑚海和南太平洋兩次海戰中,“翔鶴”號兩度被炸彈命中,受損嚴重,幸虧福地少佐指揮有方,損管得力才免于沉沒,當其他人被從天而降的炸彈嚇得魂飛魄散時,布袋和尚那和藹的笑容是不是讓他保持樂觀和冷靜呢?從南太平洋歸來,福地周夫調往“陸奧”號戰列艦擔任運用長,但在1943年春季被診斷患有動脈瘤,只好調離養病,不曾想“陸奧”號不久后神秘地爆炸沉沒了,后來發現福地是被誤診,從而躲過一劫,這份幸運背后會不會也是布袋和尚的護佑呢?
■戰后被打撈出水的“陸奧”號主炮塔,福地因為誤診患病調離,躲過一劫,
福地周夫平安地迎來了戰爭結束,以海軍大佐軍銜退役,他覺得這尊十年前在上海買下的布袋和尚瓷像就是他的護身符,戰后,這件大陸古董身價倍增,曾有人出價2萬日元購買,但即使在戰后最艱難的歲月里,福地周夫都不肯出讓,將其當作傳家寶供奉在家中,直到今天這尊瓷像依然擺放在福地家的展示架上,帶著不變的盈盈笑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