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無用的樣子真好看”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不相及研究所(ID:buuuxiangji),作者:發財金剛
我們決定寫一期小清新選題,來給大家洗洗眼睛,豆瓣無用美學小組就是在這期間進入我們的視線。
小組成員始終貫徹“你無用的樣子真好看”的美學信條,致力于發現生活中的無用之美,
到無用美學小組逛了一圈之后,我發現里頭藏著真正的藝術家,因為他們可以把苦悶的生活過成詩。
如果只是看圖片,我會以為就是一朵在夕陽下綻放的玫瑰花,平淡無奇,跟我在諾基亞時期拍的非主流風格照片沒什么迥異。
但是配上標題,定睛一看,才發現是咬了一口的草莓,一下子拉升了整張圖片的藝術水平,
日光加零等于愛心,在別有用心的人的眼里,容易曲解這個標題公式,
但是配上作者拍的照片,和她發空間被喜歡的人點贊的故事,我忽然能理解村上春樹小說里描述的小確幸是為何物,
百科上解釋審美是人類理解世界的一種特殊形式,指人與世界(社會和自然)形成一種無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關系狀態,審美是在理智與情感、主觀與客觀上認識、理解、感知和評判世界上的存在,
對其中一位小組成員來說,李白不僅僅存在于留世的詩歌中,還存在于她的水彩調色盤里。
她與大陸古代浪漫主義的距離,只有一個水彩調色盤的蓋子,
水彩調色盤里的李白,圖片來源豆瓣用戶@夏夢夢
他們善于發現美好,也常常以小見大,將這種小美好與更大或者更久遠的世界聯系起來。
想象力不曾被限制過,比如說他們可以從油畫的刮刀窺見梵高的痕跡。
梵高的刮刀,圖片來源豆瓣用戶@水木
折紙成山這件作品則有一絲現代裝置藝術的意味,如果加上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的注解,我認為它應該被擺放在古根海姆美術館,
折紙成山,圖片來源豆瓣用戶@寒霜
打著美學創作小標題的帖子《流動的樹》,點開之后,我認為作者顯然是把作品投錯了地方。
律動線條,迷幻色彩,把無用美學小組的水準再次提升了一個臺階。
“在互聯網看了一天吵架帖與不文明發言,剛剛突然刷到了一條無用美學小組的資訊,點進去一看,世界都凈化了,”
經常逛豆瓣無用美學小組的同事周巖,說她的心率都變慢了,
與娛樂組錯綜復雜的資訊相比,無用美學小組簡直就是互聯網上的一股清流,
不可否認美好的事物確實有療愈作用,打開小組瀏覽半小時,效果相當于打坐三分鐘。
“我上一次這么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還是在讀國小三年級的時候。”
在大多數人的眼里,噴泉就是噴泉,但是在無用美學小組的成員眼里,很可能會從噴泉中看到整條銀河。
銀河以各種形態出現在無用美學小組里,有時候我甚至會產生宇宙很渺小的錯覺,
小組不僅有對宇宙的沉思,還有對人類文明的思考。
從生銹的腳踏車里開出花朵,作者仿佛看到了人類毀滅的廢墟上,只剩下工業時代的殘影,花朵既是文明落幕的獻禮,又似乎在暗示希望的到來。
你會發現,有相當一部分攝影作品都是因為手滑導致的。這種意外事件,挑戰了原有的攝影規則,告訴我們在光圈快門的精細調教之外,有另一個世界,
審美也就是有“審”有“美”,在這個詞組中,“審”作為一個動詞,它表示一定有人在“審”,有主體介入;同時,也一定有可供人審的“美”,即審美客體或對象。
對象往往充滿不確定性,如果沒有提示,誰也看不出下面兩張分別是浪漫的計算機bug和掰碎的鋼化膜,
朋友說他想到了惘聞樂隊專輯《十萬個為什么》的封面。
浪漫的計算機bug,圖片來源豆瓣用戶@椰子椰子
掰碎的鋼化膜,圖片來源豆瓣用戶@社會邊緣觀察者
無用美學小組在文學方面,也有一番成就,將帖子的標題打出來,都可以組成一首意識流詩歌,或者拓展成一篇散文。
詩歌題目《意外之美》:
“年初拍到的雪花”
“高鐵隨手拍到的晚霞”
“即將過去的夏天”
“一些虛焦的模糊的影像”
“手抖拍出來的感覺像是油畫”
“從破碎的玻璃杯中傾斜而下的陽光”
“雨水把樹葉推疊成了玫瑰花”
“一壺月亮”
“落地成金”
美好得讓人感覺似乎不是生活在同一個地球,
顏料盒里的閃電和海洋,圖片來源豆瓣用戶@野火
有人說:“藝術是創意,是轉瞬即逝的火光,是世俗的美好和幸福的幻想,藝術不是為了藝術而生。”
“美是無用之用。”
閃光燈下的飛蛾,就像是在黑夜里被燙出一個洞,
圖片來源豆瓣用戶@遇雨
無用美學小組的意義可能就像這只飛蛾給人的啟迪,在這個容易產生偏見的世界,我們需要換另一種觀察世界的方法和角度。
– THE END–
太精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