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一更有幸應某平臺邀請,前往北京參加官方活動。剛到北京的那天,朋友就帶我隨處逛了逛,也順便嘗了一些特色小吃,比如驢打滾,冰糖葫蘆等,
還花了20塊錢的票,逛了一下北京鼓樓。鐘樓就在對面,但不允許參觀,
所謂鼓樓,是指古代放置巨鼓的建筑,用以擊鼓報警,或按時敲鼓報告時辰。大陸保存比較完整的鼓樓有:西安鼓樓、北京鼓樓、南京鼓樓,
北京鐘鼓樓作為元、明、清代都城的報時中心,是北京當地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查閱相關資料得知,它坐北朝南,為重檐三滴水木結構樓閣建筑,通高46.7米,
古代房屋建筑的平均高度一般都比較低,和現代的高樓大廈完全沒得比。
即使是明清時期最宏大的建筑群,紫禁城里最高的建筑太和殿,也只有26.92米高。加上臺基高度,總共是35.05米,相當于現在的10層樓房左右高。
但是類似北京鼓樓、太和殿等這種高度的木結構建筑,在古代并不是很常見。
一般富貴人家的房子高度,大多也是差不多8-10米左右,畢竟木結構的房子,在防蟲防火方面,存在著很明顯的缺陷。
當時在逛鼓樓的時候,一更就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古代房屋建筑頂端沒有和現代建筑一樣有著很明顯的避雷裝置,比如避雷針等。
即使有,可能也是現代人出于文物保護方面的考慮,后期安置的,那古代房屋建筑一般都如何避雷呢?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倒是有幾種方法,
① 蚩尾引雷法
古人發現,房屋建筑在空曠地帶,尤其是雷雨天氣時,很容易遭到雷擊。而高度相對比較低或者是建筑物比較密集的地方,被雷擊的概率則相對比較低。
他們通過自然界的一些現象發現,有的物品自帶絕緣體質。比如說干燥的木頭或者是石頭之類的東西。
當然,在古代并沒有“絕緣體”這個概念,人們只是懵懂地察覺到,這些東西在遇到雷電的時候,不會受到雷電電擊,
人們領悟到,只要在修造房屋建筑的時候,使用雷電不能通過的材料,就會起到防雷的作用。
古人所著的《說卦傳》中說:“震為雷,為龍,為玄黃,為旉(fū),為大涂,為長子,為決躁,為蒼筤(láng)竹,為萑(huán)葦,其于馬也,為善鳴,為馵(zhù)足,為作足,為的(dì)顙(sǎng)。其于稼也,為反生,其究為健,為蕃(fán)鮮。”
這么多的文字,其實就說明了一個觀點,即“震”在性質不同的物質中,所表現出來的屬性,在自然界表現為“雷”,動物界就是“龍”。
我們都知道,古人崇拜龍,自然而然就把雷和龍聯系到一起,在古人眼里,龍的主要職責就是呼風喚雨,保證來年風調雨順,
所以很多古代建筑,尤其是皇家建筑上,都會安裝“鎮龍”之物,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避雷針。
所謂雷從龍,風從虎,鎮龍就是避雷,這種“鎮龍”設施,就是古建筑屋頂上的“鴟吻”,相傳鴟吻是龍的兒子,也作“蚩尾”。
唐代《蘇氏演義》中說:“蚩尾,海獸也,漢武帝柏梁臺災,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避火災,可置之殿堂”,
這個故事說,漢武帝時期柏梁臺遭遇火災,巫師建議在上面安置蚩尾,有防火的作用。
古人一般把自己無法解釋的事情,往往解釋成“天的旨意”。突如其來的大火,可能讓漢武帝惴惴不安,因此才會找來類似巫師的人解惑。
而且,漢武帝本人在晚年時,也確實專注于求仙問道之事。
古代,因為建筑材質大多是木結構,所以古人把防火這一塊看得非常重,可打雷閃電,又不是人為可以控制的,所以因打雷閃電引起的火災就比較多。
而在殿堂之上放置蚩尾,除了防火,其實還有避雷的作用,
蚩尾一般被安置在大陸古代建筑屋脊正脊和垂脊的銜接之處,是整棟建筑物最險要的地方,多以大魚的形象出現,歷經千年,直至現在,還站立在諸多古建筑的屋頂。
其實發展到現在,這種鎮龍之物往往已經失去了它本來的作用,已經成為了一種裝飾的存在。
之所以能起到避雷的作用,是因為蚩尾的表面涂有一層金屬涂料,而且在它里面,還有一根金屬條和地下相通,
當雷電接觸到房屋的時候,金屬涂料就把雷引到蚩尾上,再通過金屬條把雷電的能量和電流引到了地下,達到了避雷的效果,
這種做法其實和現代避雷針的避雷原理是一樣的,只是古代的蚩尾遠沒有現在的避雷針效果好,或者是范圍廣。
所以我們會在古文獻記載中看到,即使有蚩尾的存在,建筑物仍然會遭到雷擊的原因。
② 石屋避雷法
南北朝時期,南朝宋的盛弘之所著的《荊州記》中曾有這樣一段記載:“湖陽縣,春秋蓼國樊重之邑也。重母畏雷,為石室避之,悉以文石為階砌,今猶存。”
大概意思是說,家住湖陽縣的樊重是個孝子,因為母親害怕打雷,就用石頭為母親建造了一間可以避雷的房子,還用漂亮的石頭做了臺階。直到作者成書時,這座房子還存在。
這本書成書時間大概是在西元437年左右,而樊重生活的時代是西漢末年,盛弘之當時為官,利用空余時間游覽了荊州一帶的山水景色,根據每一個地方的景點,寫出了《荊州記》。大概率上講,他的記載應該是沒有錯的。
這段文字爭論的焦點在于,樊重搭建的避雷石室,它的建筑形態是怎樣的?有人認為是在山上開辟出的空間比較大的石室,也有人認為,是平地上用大理石堆砌而成。
但是不管哪一種,古人對于石頭能夠避雷的這個認識,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古代的很多房屋通常建在磚石臺基上,除其本身有絕緣性外,也阻隔了土壤中的水分侵入建筑,使其整體能保持較高的電阻,
③ 自然消雷法
從小,父母和老師就告訴我們,出門在外遇到打雷閃電,千萬不要跑到大樹下避雨,之所以不能這么做,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雷電通常會選擇地面比較突出的物體作為雷擊物件。
人站在樹下避雨,萬一打雷就會接觸到雷電帶來的巨大電流,不僅樹會被摧毀,人也會被擊傷甚至死亡,
基于這個原因,古代人的建筑物周圍,便會有一些高于房子的樹木存在,這種情況下,萬一打雷的話,雷電擊中的就是樹木,而不是百姓的房屋,
但這種方法存在一定的隱患,房屋若距離樹木太近,樹木被雷擊到,就容易壓到房屋。所以一般情況下,建房時會考慮離樹木稍遠一點的地方,
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避雷方法大抵就是這三種,第一種方法和第三種都是比較常見的,而且效果比較好。
第二種方法不一定是所有的古人都可以做到的,畢竟樊重作為漢光武帝劉秀的外祖父,作為南陽大姓,沒點錢還真說不過去,只有在財力、物力、人力的支持下,興許才能修建出具有避雷作用的石屋來,
現代社會的避雷方法,是在富蘭克林發明的避雷針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而成。其實早在大陸漢武帝時期,就已經有了最早的避雷針雛形,蚩尾。
所以要說避雷針是美國人的專利,恐怕我們的漢武大帝不會答應,
當然,從大陸古代的一些相關記載來看,古代一般多是被動防雷,這與古人對雷電的認識也是相符的,而且房屋建筑的位置和周邊的自然環境影響比較大,這也是古人積累下的寶貴經驗,
參考資料:《說卦傳》《蘇氏演義》《荊州記》《大陸古建筑的避雷措施》
圖片源于網路,若有侵權,請告知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