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國防部公布的視訊顯示,俄羅斯海軍總司令尼古拉·埃夫梅諾夫海軍上將宣布,在3月26日,俄羅斯海軍3艘飛彈核潛艇同時突破冰層,在北極撞破厚達1.5米的冰層,突然上浮,可以隨時向美國發射數十枚洲際彈道飛彈,此外還有一艘攻擊核潛艇在北極冰層下發射了一枚魚雷。此次行動是俄軍“烏姆卡-21”北極演習的一部分。旨在加強北極的防衛,利用北極的地緣優勢增強俄軍核威懾美國的能力。
這三艘撞破北極冰層的戰略核潛艇,包括兩艘德爾塔-IV型戰略核潛艇和一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667BDRM德爾塔-IV型戰略核潛艇是目前俄羅斯海軍水下核威懾力量的主力,共有7艘,均建造于蘇聯時期,首制艇K-51艇于1981年2月開工,1984年服役。第7艘K-407艇“新莫斯科夫斯克”號于1987年12月開工,1990年11月入役。這7艘戰略核潛艇都經過了升級改進,技術性能比較成熟,是俄羅斯海軍的主力戰略核潛艇。
德爾塔-IV型戰略核潛艇的水下排水量18200噸,采用雙殼體結構,水滴線型,指揮塔圍殼后方是大型突出狀平頂飛彈發射艙,突出于艇體形成了明顯巨大的龜背。能攜帶16枚R-29RMU斯涅瓦潛射洲際飛彈,每枚R-29RMU潛射彈道飛彈能搭載4枚威力25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或者10枚10萬噸當量的分導式核彈頭。這意味著2艘德爾塔-IV戰略核潛艇能搭載320枚核彈頭。
R-29PMU是蘇聯時期設計的采用液體燃料的潛射彈道飛彈,射程8300公里,圓概率偏差為250米,采用可長期貯存的液體燃料,系統成熟可靠,但技術性能已經落后。R-29PMU是目前五常國家里性能最落后的潛射彈道飛彈。在過去十年中,俄羅斯彈的德爾塔-IV型戰略核潛艇平均每年只進行一次或兩次戰斗巡邏。
955型“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是俄羅斯自2013年開始服役的新款核潛艇型號,水下排水量為24000噸,大噸位潛艇除了能為艇員提供更為舒適的環境外,由于排水量更大,它們能夠換裝功率更大的核反應堆,所以這就導致了大噸位潛艇能夠跑的更快,加上更深的最大下潛深度,“北風之神”可以成為平靜大洋下最“危險的殺手”。
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的建造進度一直很坎坷。俄羅斯原計劃到2025年,建成8艘“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其中后5艘為改進型的“北風之神A”級。但從2008年至2017年只服役了前三艘的“北風之神”的原型艇。“弗拉基米爾大公”號潛艇是俄羅斯第四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也是“北風之神”-A級的首制艇,于2012年7月開始建造,2017年7月下水,2020年正式服役。和美國海軍在役的18艘“俄亥俄”相比較,俄羅斯的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的數量還遠遠不足。
北風之神級核潛艇能夠攜帶16枚布拉瓦潛射彈道飛彈,射程達到10000公里,具備極為強大的威力和突防性能。這款飛彈不僅可以通過攜帶誘餌和進行機動來增加突防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攜帶10個分飛彈頭,對10個不同的目標進行打擊。
“布拉瓦”是俄羅斯第一種真正實現小型化的固體燃料潛射彈道飛彈。布拉瓦潛射洲際彈道飛彈十分著名,倒不是因為這種飛彈有多么優秀,而是由于極不穩定的發射成功率。布拉瓦飛彈繼承了陸基的白楊M飛彈的大量設計,包括運輸/發射筒。但陸基和潛射有著截然不同的環境因素,使得布拉瓦飛彈繼承的陸基設計帶來了大量的問題。從首次試射至今,布拉瓦的發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七十。俄羅斯共進行了32次此型飛彈發射試驗,其中22次獲得成功,兩次部分成功。
直到2018年7月,迫不及待的俄羅斯海軍決定讓“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正式服役。2018年5月22日,俄海軍“北風之神”級“尤里·多爾戈魯基”號核潛艇進行了一次飛彈密集發射試驗,在白海水域向6500公里外的堪察加庫拉試驗場一次性發射了4枚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這是955型潛艇首次一次性齊射如此多數量的飛彈。此次齊射標志著“布拉瓦”正式定型服役,而此時同樣采用小型化固體火箭發動機和分導式核彈頭的大陸巨浪-2潛射洲際飛彈已經服役四年了。
俄羅斯第一次北極地區上浮三艘戰略核潛艇,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在這意味著在理論上,這三艘戰略核潛艇就能夠一次齊射48枚潛射洲際彈道飛彈,最多能投擲480枚熱核氫彈,而北極又是核打擊美國本土的最佳地點。從北極地區發射核飛彈跨越加拿大上空射向美國,彈道最便捷,有效射程最短,飛彈可以進行最復雜的變軌機動,突防能力最高,對美國的威懾最強。
不過,通常來說戰略核潛艇的潛射洲際飛彈并不裝滿核彈頭,因為美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規定俄羅斯只能保留1550枚核彈頭,因此多數分導式多彈頭飛彈都不裝滿核彈頭,通常只安裝二三枚彈頭,剩下的戰斗部空間用來裝填假彈頭和誘餌彈。
還記得《紅潮風暴》里的核潛艇北極破冰上浮么?與大陸核潛艇的設計規范不同,戰略核潛艇在北冰洋發射飛彈,必須頂開冰層,不然冰層會嚴重損壞飛彈。所以俄羅斯和美國的核潛艇都有破冰上浮的特殊要求。冷戰時期直到現在,美俄英三國的核潛艇,都有在北冰洋冰層下戰斗巡航的要求,也都有破冰上浮的設計要求。
蘇聯臺風級戰略核潛艇上面裝載的R39M戰略飛彈,甚至具有在薄冰層下直接發射的能力,飛彈的頭罩經過特別的加固設計,能在撞破20厘米厚度的冰層,出水以后,用分離火箭發動機脫離主彈體。
核潛艇破冰上浮是最危險的作業,指揮圍殼和尾舵都有要有大幅度加固,圍殼水平舵可垂直旋轉90度,艇首水平舵可收縮入艇內,此外還要對通氣管等部件采取防冰措施。一般情況下,特別堅固的冰層也只能造成潛艇外部非耐壓鋼板的損害,對潛艇主要結構沒有影響。 冷戰時期,北極冰蓋以下是美蘇兩國核潛艇力量激烈較量的地區。美國早在1959年3月就首次派鰩魚號核潛艇進入北冰洋,并首次撞開了48厘米厚的冰層。1960年棘刺魚號核潛艇16次撞開1.2米冰層,以后破冰上浮就成了家常便飯。美國潛艇的最大破冰厚度是3.5英尺,大約1.06米。有記載破冰上浮能力最強的是臺風級,能夠撞開厚達3米的冰層。從1986年起,英國的核潛艇也定期深入北冰洋巡航。
美國潛艇部隊一直將北冰洋視為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調動潛艇的備用通道,兩洋之間的潛艇調動,最直接的捷徑是北冰洋,所以美國高度重視北冰洋水下航道的探摸。俄羅斯戰略核潛艇也高度重視北極地區的作戰,經常在冰層下巡航,冰層能很好的遮蔽敵方的反潛偵察力量,非常適合戰略核潛艇的活動,所以美國的攻擊核潛艇也經常深入冰蓋以下去搜尋蘇聯潛艇。目前,北極冰蓋下的爭奪和廝殺越來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