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分“國綜之王”完美收官:在混亂的生活里繼續浪漫

“那時候我們有夢,關于文學,關于愛情,關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在看完《戲劇新生活》的畢業大戲后,北島的詩句就一直在我腦海中回旋,

十期節目,十余場演出,最后在一部《關于23號星球》的作品中定格,


畫面內幾十號觀眾圍坐在烏鎮的戲劇公社里,畫面外上萬條彈幕包裹著狹小的屏幕,在臺上戲劇人們灰頭土臉落幕的那一刻,所有人忽然意識到,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視線早已被淚水淹沒,

人群中有一個小女孩偷偷擦著眼淚,我不知道以她現在的年齡是否真的看懂了這個故事,但她確實沉浸在戲劇中了,想起節目中的藝術委員會主任賴聲川在最開始對戲劇人說的一句話,“你們不要怕深度,小孩是有深度的。”


小孩的深度,臣服于生活的大人們未必能理解,但是純白的戲劇和戲劇人可以,《關于23號星球》講述的就是一個孩子從夢想萌芽到長大后夢想破碎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小胖丁,他的生活軌道和平常的孩子別無二致,在大人的期盼與高壓下成長,什么“少年不知愁”都是滄桑者的悖論,小胖丁唯一自由的時刻,是在每個被月光澆淋的夜晚,


小胖丁所有的天馬行空都能在幻想中的23號星球盡情釋放,玩具、塑膠布、小燈泡……這些尋常的事物都是23號星球里最為獨特的生命個體,在他制定的宇宙體系中,自己是前往23號星球挑戰大飛龍的勇士,大飛龍看似可怖,但是打敗它的關鍵只需要一根心愛的棒棒糖,


只是小胖丁的理想主義并不能被大人們理解,母親覺得沉迷玩具的小胖丁不學無術,給他布置更多的作業甚至帶他看醫生,只希望小胖丁能做一個足夠懂事讓她驕傲的孩子,


在簡單的燈光與霧氣中,小胖丁做了一個宏大的夢,夢中他打敗了大飛龍,可是隨著一句“你在時間里”的聲音響起,小胖丁醒了,他發現自己被無盡的工作和電話裹挾,巨大的生活壓力幾乎快要把他吞滅。故事的最后,長大后的小胖丁又回到了23號星球,只是這一次,即使沒有母親的脅迫,他自己熄滅了點亮23號星球的“閃閃”,


如果你看完作品滿臉淚水,那么就代表你在作品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影子。

你我都曾是小胖丁,也都曾種下過關于23號星球的夢,“閃閃”是最初的童心,是理想主義的雛形,“大魔法”是星球的引路人,是夢想的起源,“棒棒糖”是最心愛的珍寶,是夢想的能量,而大飛龍作為星球中的魔王,它對應的是現實生活中一種無形的力量,它奪走了“閃閃”、“大魔法師”以及“棒棒糖”,這種力量讓小胖丁失去了往日的伊甸園。


在絕望中,小胖丁終于明白,要想打敗大飛龍,必須先成為一個真正有能力和它抗衡的大人,所以小胖丁在時間的洪流中飛速成長,可是在成為了大人之后呢?面對無情的現實,幻想依舊一次又一次破滅。在大人的世界里,有無數只大飛龍在前方等候,它們是數不盡的工作、是應對不完的人情冷暖、是遍布生活的一地雞毛,曾經的理想主義只能成為一個孩子在蛻變成大人的時候,留在心底里最深的傷痛,


如果你在看完之后笑過哭過,最后忽然怔在原地感覺到一種深入骨髓的悲哀與震撼,那么,你方才看懂了戲劇人想要借助《關于23號星球》想要表達的情感。

戲劇人們把撿來的種種“垃圾”制作成舞臺上的奇妙道具,用衣架和水管組裝成飛鳥,用黑色塑膠袋佯裝成外星人,用墻上拆下來的燈具演變成大飛龍 ,這是對小胖丁天馬行空的落地,小胖丁心愛的“閃閃”和“棒棒糖”代表了他們對戲劇的熱愛,小胖丁被時間推著走的掙扎亦是戲劇人在戲劇道路上所面臨的種種難題。

具體落實到節目里,我們也能從中管窺一二,

借著發展委員會主任黃磊最初拋出的提問,“戲劇到底掙不掙錢”,節目讓戲劇人的窘境浮上了臺面,


大部分戲劇人的回答都是搖頭,純粹的舞臺能實現戲劇人的理想主義,卻填充不了生活散落的一地雞毛,靠接戲、買賣營生的大有人在,


“無名”戲劇人生活生產真人秀是《戲劇新生活》的title,所剖析的是“無名”二字背后的無奈與真實,

節目愿意提供給戲劇人一個最接近于理想主義的機會,但是他們必須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去完成不少于十場的演出,通過“目的為賺錢”的演出形式去解決生活中的一切開銷以及戲劇舞臺的生產費用,

賺錢這件事,到底還是供奉理想主義不變的難題。

這八位戲劇人,劉曉曄、修睿、吳彼、趙曉蘇、劉曉邑、丁一滕、劉添祺、吳昊宸,任他們在戲劇圈中多有名有姓,在大眾的認知中約等于“無名之輩”,再加上戲劇行業本就小眾,又該如何才能成功將手中的票賣出去呢?

高強度的排戲過程沒有讓戲劇人低頭,但是在賣票的過程中,他們屢屢折彎了腰,

蹲守在售票中心的劉曉邑從早守到晚,眼看景區都要關門了,臨回本還是遙遙無期,只能絕望癱倒在地,


吳昊宸為了能夠拉來觀眾,幾乎一路以半賣半送的票價卑躬屈膝,一張150塊錢的票被活活砍成10塊錢,卻還要面臨游客的合影要求,吳昊宸深深吐了口氣,鞠躬謝絕,



他明白,哪怕是賤賣,游客也不是為了戲劇而來,這樣的附加值原本就是對藝術的褻瀆,是對全體戲劇人付諸的汗水的踐踏。

哪怕身處混沌,也要給熱愛的藝術保留最真誠的體面。

直面社會壓力之后,戲劇人的理想主義與人間煙火氣交相輝映,他們迷茫過,妥協過,但依舊愿意繼續活在“23號星球”中,在最混亂的生活中,追逐浪漫。

近兩萬人打下9.4高分的《戲劇新生活》是否真的可以改變戲劇和戲劇人的現狀?也許這問題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節目不過是在試圖幫助觀眾厘清一個因果關系,不是戲劇曲高和寡才導致它的小眾境地,而是因為大眾缺乏了解戲劇的渠道,因而戲劇才變得小眾,戲劇人的生活,才舉步維艱,

《戲劇新生活》就是連接戲劇與大眾的渠道,讓一般民眾可以更直觀地了解這種藝術形式的魅力,一個最大的觀感就是,很多人看完節目,都想補給戲劇一張門票,

這些“無名”戲劇人用浪漫的理想主義,給了這個不浪漫的社會一記柔軟的耳光,他們就站在觀眾面前,展現著喜怒哀樂,傾訴著藏匿在內心深處的秘密,

第二期的《雞兔同籠》,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部戲,它精準捕捉到了人生中最濃度的情感,借由看似平淡的故事把大眾情緒推至頂峰,

在“探監”的極端規定情境中,兩把坐椅,一對父女的樸實對話,尾聲中插入的《蟻人》結局是整個作品的點睛之筆,“雞兔同籠”的數學題是大陸式親情之間你來我往的躲避球,每一句的尾聲,都是在說“我愛你”。


第五期《巴西Brazil》 ,呈現的是“孤獨”與“生死”的情緒渲染力,用最溫柔的表現手法講述了最為殘酷的故事,一個植物人在床上躺了八年,唯一陪伴他的是最低級的機器人。有點諷刺的是,程式化的機器人比淌著熱血的人類更懂得情感,它不愿執行殺死植物人的命令,自己報廢了,

冰冷的機器和親生母親,到底誰更像家人呢?答案不言而喻,故事的主題也在一首《送別》中得到升華,


第一期的《養雞場的故事》,是節目與觀眾見面的第一部作品,原著的寓意固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戲劇人的舞臺呈現又賦予了它更強的能量。作品的上半場用戲虐和荒誕的表演風格構建出一個有趣的情境,下半場的“大海”和“夢想”映射的是戲劇人真誠的自我表達。

《養雞場的故事》的寓意是《關于23號星球》的開始,兩者相連銜接成一個圓,戲劇人就站在圓心,以理想主義為半徑,畫出屬于戲劇人最浪漫的夢想,

他們那么陶醉,卻又那么清醒,

在現實辜負你的瞬間,總有些夢想會幫你找到救贖和安寧,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世界里,這些平凡而又偉大的小人兒,抬頭看到的是天上的月亮。

尊嚴的矮墻抵隔不了現實的寒意,他們依舊坐在角落里探尋著浪漫主義,雖不起眼,但是透過它,就能看見光。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