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與矚目:中科院在恐龍化石里發現了一段完整DNA

《侏羅紀公園》有可能實現嗎?

現實問題:DNA很難保存在琥珀——中,在最好的條件下,科學家估計150萬年內DNA仍會完全降解,

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是6500萬年前來到地球的,所以DNA很難保存幾千萬年。

但這并不是說古生物學家有相同的觀點,

大陸科學院的古生物學家阿里達拜魯爾告訴《科學快報》:“在現實世界中建造侏羅紀公園不是一項科學工作,但也不是不可能得到恐龍的DNA。”

在她聲稱可能在恐龍標本中發現了一些完整的DNA后,貝勒成為了古生物學的焦點,

2013年,在70萬年前的凍土中的古馬化石中發現了歷史上最古老的DNA,

然后,今年早些時候,科學家宣布他們已經對120萬年前猛犸象牙齒殘留物的DNA進行了測序,

DNA非常脆弱,半衰期為521年,——年,也就是說每521年,其主鏈上的化學鍵就有一半斷裂,

研究人員說,在自然條件下,最終的化學鍵會在680萬年后斷裂,但事實上,在100萬年后,我們可能無法從DNA中讀取任何東西。

所以,對于貝勒團隊最近的發現,整個科學界投來的目光既興奮又懷疑。

當分析白堊紀晚期一種叫做亞冠龍的小恐龍時,他們發現了一種保存完好的軟骨,在軟骨內部,他們發現了一種細胞結構,包括類似DNA的物質。

“我們分離了一些恐龍細胞,并用DNA染色劑對它們進行染色。恐龍細胞內部,似乎有一些與DNA染色反應的物質。”

只有一個問題:恐龍化石有7000多萬年的歷史。

所以這個發現在古生物學上引起了一些爭議,許多研究人員認為,樣本太舊,無法檢測出真正的恐龍DNA,結果可能反映了樣本中某種形式的現代污染。

不幸的是,我們不能重復測試,在處理極少量的潛在DNA時,科學家使用的方法是破壞性的,這意味著樣本在分析過程中會被破壞。

“那一定是一個非常必要的目標,否則我們可能會浪費最珍貴的樣本。”

雖然其他研究人員對此表示懷疑,但貝勒仍然認為這是真正的恐龍DNA,而不是污染,

古生物學期待化學工具的進步,使我們未來能夠從非常小的樣本中復制出大量的DNA片段,用于科學分析和研究。

https://www . science alert.com/how-of-genetic-information-we-can-get-out-of-exo-bones

獎賞

支付寶獎勵[x]

您的姓名:

獎勵金額:

5元10元15元20元50元100元GO

6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這種突然宣布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研究的….一般都是噱頭

  2. 復刻成蛋然后孵出來,一看是只雞。

  3. @雞仔: 沒那么復雜,她就是老外。中科院也有不少外籍員工……就像大陸也不少人會在國外做博士后、研究員、教授

  4. 一看就不是大陸少數民族。可能是來大陸工作的美國學者。在蒙大拿博物館也工作過。

  5. 應該是少數民族,哈薩克或者維吾爾族吧

  6. 搜Alida Bailleul的名字可以找到去年就發現琥珀里的恐龍軟骨里的細胞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