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蘇伊士運河被堵,全球經濟都要“抖一抖”



如果世界航道的“十字路口”被堵,會對全球貿易產生什么樣的后果?如果這個堵塞時間超過一周、且依然遲遲不見疏通,又會如何?

這樣的設想不是憑空,因為它實際發生了。近日,全球航運最著名的蘇伊士運河,靠一己之力拉近了歐亞非三大洲、被馬克思稱為東方最偉大航道之一的航運主力,被一艘巨輪堵了一周之久。

如果你以為只是一條海運航線堵了,和我們日常沒有什么關系,那就大錯特錯,事實上,全球商貿交通要道的擁堵每持續多一秒,都像蝴蝶的翅膀,可能煽出一場巨大的經濟災難,而經濟的任何一點波動,都跟每個人息息相關。

交通要塞被堵

當地時間上周二(3月23日)上午8點左右,一艘巨大的集裝箱貨輪在從紅海北向進入蘇伊士運河時擱淺,集裝箱貨輪的船體幾乎橫向堵住整個運河,導致上百艘船只無法往來于紅海和地中海之間。

這艘懸掛巴拿馬國旗的“長賜號”(EVER GIVEN)號的重型集裝箱貨輪,載有價值近10億美元貨物,船體長400米、滿載排水量20萬噸,體格比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還要大。


發生事故后,船頭楔進了運河的東岸,船尾則楔入西岸,兩端都牢牢地卡在兩岸的泥沙中。幾乎與美國帝國大廈一般高的“長賜號”,就像“一只擱淺的大鯨魚”阻塞了全球貿易的關鍵通道,

對于“長賜號”事故的原因,此前有報道推測,可能是在航行中失去了動力,不過該輪的技術管理公司貝仕船舶管理(Bernhard Schulte Shipmanagement)透露,初步調查已經排除任何機械或發動機故障的原因,

由于通行受阻,蘇伊士運河只能暫停運行,直至擱淺船只脫困。這也導致原本打算進入蘇伊士運河的船只在運河入口排起了長龍,等待運河早日通航。


之后,蘇伊士運河管理局通過了各種方法緊急疏通,但由于“長賜號”貨輪體積實在太大,整個救援過程持續了一周之久,直到3月29日晚間,擱淺貨輪才恢復正常航道。報道稱,在“長賜號”重新上浮之后,之前被堵在港口的船只還需三天左右才能完全疏通,

船只擱淺直接導致運河的交通中斷一周,在這一周時間內,幾百搜裝載石油乃至消費品的各種船只完全無法通行,在covid19疫情帶來的電子商務繁榮已經令全球供應鏈緊繃之際,這一事件又憑空帶來了新的壓力。

重要性日益增強的蘇伊士運河

蘇伊士運河對世界和埃及都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蘇伊士運河提供了亞洲和歐洲之間最短的海上通道。隨著海上運輸和世界貿易的發展,這種重要性日益增強,海上運輸是最便宜的運輸手段,世界貿易量的80%以上都是通過水路運輸,12%都是通過蘇伊士運河運輸,以及全球約25%的集裝箱貿易,也要通過蘇伊士運河完成,

2015年,埃及政府曾經對蘇伊士運河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加深主要水道,并為船只提供一條與之平行的35公里航道,埃及政府稱這標志著“埃及的重生”,

埃及修建這條耗資85億美元的“新蘇伊士運河”,希望能夠增加運輸量,為埃及帶來更多收入。然而,目前運河堵塞造成的危機,對埃及來說是一次新的挑戰,《華爾街日報》稱,蘇伊士運河已經與埃及整個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

作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線之一,蘇伊士運河不僅支撐著歐洲和亞洲的物流,它更是埃及的主要外匯來源之一,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數據顯示,2020年約有1.9萬艘船舶使用了蘇伊士運河,平均到每天約為50艘。同時在全球海運物流中,約15%的貨船要經過蘇伊士運河,這些來來往往的貨船,為埃及創造了不菲的收入,據報道,運河每次的通行費用通常在30萬~50萬美元不等,

由此,蘇伊士運河收入與旅游業、石油和僑匯一起,構成埃及經濟的四大支柱,去年,蘇伊士運河收入達56.1億美元,占埃及全年GDP的比重達到了1.6%。

河道受阻無法通行不僅讓埃及的這座“金錢制造機”突然停止了運轉,還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經濟損失無法估量!

“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后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經濟學中的“蝴蝶效應”,在此次運河堵塞事件中得以充分體現。

蘇伊士運河連接地中海和紅海,位于歐、亞、非三洲交接地帶的要沖,亞洲國家與歐洲的貿易往來,很大程度上要走蘇伊士運河,可以節省大量成本。所以,蘇伊士運河在全球商貿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多天的交通中斷,則可能對全球航運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給原本就面臨運力緊張的航運業添“新愁”,

荷蘭國際集團在一份報告中指出,蘇伊士運河停航的直接影響將集中體現在歐亞貿易上,運輸樞紐堵塞還會殃及對歐洲供應鏈和工業至關重要的大量進口,

據外媒數據,每延遲一天,就有價值96億美元的貨物被截留無法正常交付,直接造成的損失高達每小時4億美元,按照目前擁堵持續一周、后續疏通還需3天的時間計算,因擁堵造成的損失飽受預估接近千億美元,而這些在亞歐之間正常運輸的物資無法及時交付,市場的反應必然會導致物價上漲,


根據統計,截至3月29日,被堵在蘇伊士運河中等待通航的船已經有369艘,僅紅海海域就有超過二百艘船只滯留,其中尤以歐洲和亞洲公司為多。

這些船只上除了工業生產的原材料,還有和大家息息相關的電子產品、日常用品、食品等。“天賜號”推遲了從亞洲到歐洲和北美的消費品運輸,以及從亞洲到歐洲和北美的農產品運輸,普通消費者面前的所有物品都可能受到影響,

航運成本上漲,更高的運費即將到來

盡管天賜號的困境已經被解決,但其連鎖效應仍可能持續數月,而成本高昂的延期或改道至更長航線,將給本已面臨集裝箱短缺、港口擁堵和運力受限的企業帶來更大壓力,

擁堵讓航運的成本直接上漲,這些日常用品的物價也會跟著“水漲船高”,所以你在商店中看到的任何東西,價格都可能因為這次意外的“交通堵塞”被影響,

集裝箱運輸專家3月25日對媒體表示,“這艘船將成為全球航運系統背上的另一根稻草。”

蘇伊士運河阻塞后,船舶到達時間均被迫延遲一周甚至更久。短期內,全球高度緊張的集裝箱船舶運力供應將雪上加霜,從而進一步拉高亞歐航線的運價。

過去一年來,covid19疫情導致的交通封鎖和人手短缺,造成全球供應鏈成本飛漲,根據權威數據,在全球范圍內,運輸一個40英尺集裝箱的平均成本從去年6月的一千零四十美元飆升至3月1日的四千五百七十美元,運輸成本增加了近4倍。

對全球7000家公司就收益分析進行的調查則顯示,超過四分之一的公司提到“貨運”,37%的公司提到“物流”,一半的公司討論了供應鏈,可見運輸在商業交易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

在分析了市場行情和專家預測結果以后,各國媒體出乎意料地給出了同一個結論:這些增加的成本很快就會變成消費者面前的賬單。

– END –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