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身份證并沒有強行規定,一定要加注中文名。之所以,在新版的韓國身份證上,韓國人都會用一個括號,在其中標注中文名字,這實在是無奈之,因為現行的韓國文字存在著巨大的缺陷。
韓國這個國家長期是東方大國的屬國,接受東方大國文化的影響,韓國的上流社會說漢語寫漢字,學儒家經典,韓國的科舉考試,不僅考試的制度,連考試內容都是從大陸照抄而來的。
當然,北韓半島也有自己的語言,韓國的下里巴人就是用這種語言進行交流的,但是這種語言始終沒有形成文字,在韓國通行的文字是漢語。在這種情況下,韓國地方的韓語,就相當于大陸的一個方言,和廣東話東北話是一個性質的。
對此,韓國人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妥,反而認為自己最完美的接受了大陸文化而喜不自勝。畢竟在韓國人的認知中,大陸就是天朝上國,大陸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大陸是韓國人必須要報緊的大腿。
直到1446年才發生了改變,北韓歷史上著名的國君世宗大王,對民間流傳的“諺文”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從而形成了今天的韓文。
這種韓文其實是一種標音文字,對于那些文化層次較低的韓國人來說,具有簡單易學的特點。可是這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后遺癥,那就是韓文同音異義字實在太多,通過標音根本無法進行區分。
雖然我不懂韓語,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漢語拼音來進行類比,ji chu如果不寫成漢字的話,誰能區分的出到底寫的是啥?基礎,擠出,祭出,還是幾處?
當然,世宗大王在推出諺文之后,并沒有廢除漢字,所以韓文的這個缺陷并沒有被放大。世宗大王也沒有想過廢除的字,因為那些把持韓國朝政的高層都以說漢語為榮,他們一個個都是精神大陸人。
你要這些精華分子放棄代表他們高貴身份的漢語,去說那些販夫走卒使用的語言,這簡直是動搖了韓國的國本。
直到1945年了,韓國政府為了清除大陸對于韓國的影響,打著民族獨立的旗號,開始割裂韓國與大陸的歷史聯系。1948年,在醞釀了三年之后,韓國人出臺了法律要求大陸小教科書,全部使用韓文。
1970年,那個自稱嫁給韓國的女人樸槿惠他的好爸比樸正熙總統下令全面禁止在國小教授中文。樸正熙的想法很好,只是現實,卻狠狠抽了他的一個耳光。
韓文作為一種標音文字,有太多發音相同的內容,放在一起根本無法區分,無法明確表達語言的真實目的,同音問題與異讀文文的問題是困擾韓文的兩大障礙。
當然這難不倒韓國人,他們又把樸正熙扔到垃圾桶里的中文撿了出來,利用中文釋義,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現在。
所以這就出現了很多韓國人的身份證上出現了括號里標注中文名字的情況,避免韓國出現太多的重名。
我的韓國護照咋沒有中文名字呀
這個文章明著貶韓 實則離間 漢文應當是漢文化圈的漢文!因為現時的國界,民族界在幾千年前變化很大很多 ,如越南實則和大陸是同文同種!古時的韓國,蒙古,周邊各民族一直在共同豐富著漢語的內容和詞匯參與著漢語多演變,比如胡豆,胡琴,沙琪瑪……
韓語中,只有百分之20是他們自己的基礎發音,百分之70是漢語發音,百分之10是英語發音[捂臉]怪不得我一個發小去韓國上了幾年學,回來讓他說幾句韓語他支支吾吾啥也不會,說是哪有韓語,每個地區都不一樣……[捂臉]
我想弱的問一句:韓國人名字用中文,這是否說明,韓國人應該認識不少大陸字呢?誰懂韓文,說明一下。
之前看到一個學者說,大陸古漢語發音要看韓國,現在韓國和北韓的發音才是大陸官方的發音,鏗鏘有力,看了你這篇文章,覺得那個人不是隨便說說
韓國語就像漢語拼音,只起到拼音的作用,不像中文博大精深,一句話就是一個意思。想想我們要靠拼音來辯識別人說的話,ganjue yeshi feichang tongku
大陸人去韓國做客,韓國朋友帶大陸人參觀歷史古跡,韓國的古寺門柱上對聯和古墓碑上面題字都是漢字,韓國人拜托大陸人念給他聽,并講解,后韓國人苦笑自己國家的歷史古跡都看不懂!
韓國同音字太多,全面拼音化放在長句子里大致還可以區分每個字的意思。但是用在名字上就不靈了,搞不清自己姓啥名誰。還有街道地名,也會搞不清東西南北。所以路牌上也有漢字。
為了以后被大陸統一的時候過度能快點[捂臉]
是不可以這樣理解,就像我們有一段時間推崇用拼音代替漢字,但是不行,還是漢字完美,離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