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特征太明顯了,醫生一眼就看出她有肝癌!

健康時報

權威健康資訊,因專業而信賴!

“門診第一眼看到她,我就大致判斷她得了肝癌。”

浙江大學部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醫師張啟逸最近接診了一位患者——“臉上黃、身上黃,眼白也黃,就連小便也變黃了”,經過系列檢查后,這位患者最終被診斷為肝癌,印證了張啟逸最初的判斷。

這個肝癌特征太明顯,

一眼就能看出來!

“之所以這么肯定,是因為梗阻性黃疸是肝癌比較常見的一種癥狀,由于肝外或肝內膽管部分或完全機械性梗阻,導致膽汁由膽管排入腸道的過程受到阻礙,”張啟逸醫生表示。①

人體的很多代謝都需要膽汁參與,比如蛋白質、脂肪等經過肝臟合成后的分解產物,要靠膽汁排泄出去,膽汁分泌到腸道里,導致大便是黃色的,

一旦膽管梗阻,膽汁淤滯、膽紅素反流入血,并隨著血液循環分布到身體的各個部位,當膽紅素分布到皮膚、黏膜和眼白時,就會引起它們變黃,也就是黃疸,

在做了一系列檢查后,張啟逸醫生接診的這位患者被確診為肝細胞癌伴門靜脈癌栓和膽管癌栓。

“引起老年人阻塞性黃疽的腫瘤絕大多數是癌,”南京醫科大學部第二附屬醫院肝膽胰外科錢祝銀2016年在健康時報表示,它可以發生在肝外膽管靠近肝門處,更多的則發生在膽總管下端開口處或鄰近部位,②

除了黃疸以外,這些癥狀,也需要警惕:

1. 上腹部疼痛可有可無,或重或輕;

2. 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如感覺飽而厭食、腹脹、腹瀉等癥狀;

3. 病人日漸消瘦;

4. 嚴重的全身性皮膚瘙癢;

5. 大便變成灰白色。

注意!

這四類人是肝癌的“高危人群”

對于自己為什么得肝癌,張啟逸醫生接診的這位患者很疑惑,“煙酒不碰,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但在醫生看來,這位女性患者的肝癌有很明顯的誘因——B肝病毒已經感染了30多年,而且從沒做過抗病毒治療。

3月23日,“錯換人生28年”事件當事人姚策去世,終年29歲。他出生時因母嬰傳播攜帶著B肝病毒,但陰差陽錯“抱錯孩子”,沒有得到及時預防,最后在20幾歲時暴發了肝癌,遺憾離世,

浙江大學部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醫師張啟逸在健康時報表示,以下都是肝癌高發人群,提醒大家留意,①

1. B肝/C肝病毒感染者

B肝和C肝病毒感染是大陸肝癌的常見危險因素,尤其是B肝病毒感染會導致慢性肝炎,進而進展為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肝癌的發生往往和B肝病毒的感染,且病毒的長期復制導致肝硬化有關,

2. 脂肪肝、肝硬化的患者

據最新調查顯示,38%以上的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沒有肝硬化背景,也就是說這類疾病可以“跳級”,跨越肝硬化這個階段,直接轉變成肝癌,

超重、肥胖、高熱量飲食、熬夜、作息不規律,都是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愛找上的人,

3. 糖尿病患者風險高三倍

糖尿病已經成為繼肝炎之后肝癌發生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發生肝癌的風險要高于普通人患癌風險的2至3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高,作為“富貴病”之一的糖尿病正在成為肝癌的另一大潛在群體。

4. 40-50歲的中年男性

根據調查顯示,在肝癌患者中,近50%是40歲至50歲的中年男性,

40歲至50歲的中年男性一般處于事業的頂峰期,普遍存在長期疲勞、緊張、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長期飲酒不僅會引發肝病,肝癌也更容易趁“虛”而入,

防肝癌,記住這幾點!

上海市抗癌協會聯合復旦大學部附屬腫瘤醫院發布的2020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給出了肝癌的篩查和預防建議:③

篩查建議:

1. 男性35 歲以上、女性45 歲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應進行篩查;

2. 聯合應用血清甲胎蛋白(AFP) 和肝臟B 超檢查,每6個月篩查1 次。

預防建議:

1. 接種B肝疫苗;

2. 慢性肝炎患者應盡早接受抗病毒治療以控制肝炎病毒的復制;

3. 戒酒或減少飲酒;

4. 清淡飲食,減少油膩食物攝入;

5. 避免發霉食物的攝入,發霉的食物里面有黃曲霉毒素,會致肝癌,

浙江大學部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醫師張啟逸進一步表示,對于B肝病毒攜帶者,建議每半年復查B肝病毒滴度、肝功能、腫瘤標志物和肝膽B超。一旦發現B肝病毒滴度增高,肝功能異常或者肝臟纖維化,需及時抗病毒治療,

對于已經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患者來說,也需要定期復查,如出現肝內低回聲結節等情況,還要進一步做增強CT或者磁共振等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①

本文綜合自:

①2021-03-23健康時報《醫生一眼看出他肝有問題》

②2016-01-18健康時報《出現黃疸并不全是肝炎》

③2020-04-15健康時報《最新!20種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方法發布!》

本文編輯:王真 審稿主任:楊小明

3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原來你們的小便也黃

  2. 誰的小便不黃?

  3. 黃也可能是急性黃疸,未必就是肝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