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功團隊首次在非人靈長類腦中風模型上實現大腦原位神經再生


腦中風有較強的致死率和致殘率,但目前治療方法有限。目前對缺血性腦中風的治療主要是恢復血流供應和神經保護,但治療窗口通常在幾個小時的狹窄范圍內。許多中風患者很難在發作后的數小時內到達醫院接受治療,因此可能發生大量神經元死亡和腦功能喪失。如何再生功能性新神經元是中風后恢復大腦功能的關鍵

2020年11月5日,暨南大學部陳功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在Frontiers in Cell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雜志發布了題為:In vivo Neuroregeneration to Treat Ischemic Stroke Through NeuroD1 AAV-Based Gene Therapy in Adult Non-human Primates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首次在非人靈長類腦中風模型上實現腦內膠質細胞原位轉分化為神經元進行大腦修復


陳功教授團隊之前已經發表了一系列研究,證明單個神經轉錄因子NeuroD1在小鼠腦內過表達可以將膠質細胞原位直接轉化為功能性神經元,鑒于過去的幾十年里大多數腦中風的臨床試驗都失敗了,并且這項大腦原位神經再生技術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創新型技術,陳功教授團隊決定采取謹慎態度,在非人靈長類動物上進一步驗證這一新技術,


在這項研究中,陳功教授團隊首先在9到21歲的成年和老年恒河猴上建立了缺血性腦中風模型,因為腦中風常發病于老年人口中,通過使用星形膠質細胞啟動子GFAP控制神經轉錄因子NeuroD1在膠質細胞里的表達,陳功教授團隊成功地證明了因為猴腦缺血性腦中風引起的應激性星形膠質細胞可以被高效地轉化為神經元,

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昆明動物所葛龍嬌表示 :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在NeuroD1治療區域的神經元密度始終高于對照區域,一個出乎意料的發現是在NeuroD1治療后,有一類對腦中風損傷敏感的中間神經元受到了顯著保護,并伴有神經炎癥的明顯下降,該結果可能具有重要意義,提示膠質細胞原位轉分化技術不僅可以再生新的神經元,而且還能夠保護受傷的神經元免受繼發性的炎癥損傷,從而防止進一步的神經元丟失。這種神經再生和神經保護的耦聯作用可能對大腦修復產生深遠的影響。

論文通訊作者陳功教授表示,這是一種獨特的基因療法:通過腺相關病毒(AAV)載體向腦內直接遞送神經轉錄因子NeuroD1。與經典的糾正基因突變的基因療法不同,我們的基因療法能夠再生新的神經元,因而是一種由基因療法介導的細胞療法,稱之為神經再生型基因療法

這項非人靈長類動物的研究是世界上首次運用神經再生型基因療法進行靈長類大腦修復的新嘗試,該技術的不斷完善將給成百上千萬的腦中風患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帶來新希望,

葛龍嬌楊馥菡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陳功教授、中科院昆明動物所的胡新天研究員、王建紅研究員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https:http://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cell.2020.590008/full

3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你是用的板藍根?

  2. 腦中風板藍根可破,這群傻逼還費這么大勁,殺生拿猴子做實驗,阿彌陀佛!

  3. 這名字起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