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坳登上珠峰峰頂,一路上會看到什么巖石?

從北坳登上珠峰峰頂,一路上會看到什么巖石?


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段的珠穆朗瑪峰(Mount Qomolangma),是世界之巔,由于它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復雜的地質構造和舉世無雙的高度,不僅普通游客心向往之,而且具有極其重要的科學意義,

大陸人對于珠穆朗瑪峰的現代科學考察,是從1958-1960年的第一次登山科考開始的,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首次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他們從24日上午9時半開始攀登到25日凌晨登頂,用了近19個小時的時間,歷經千辛萬苦又加上黎明前的黑暗,沒有拍下登頂的鏡頭,致使國外登山界對這次登頂是否成功持懷疑態度,此次登頂過程中,攀登第二臺階(2nd step)巖石峭壁的過程非常艱辛,劉連滿甘做人梯差點兒犧牲的故事更是讓人動容。


第一臺階(1st)、第二臺階(2nd)和

第三臺階(3rd)在珠峰的位置


陡峭的第二臺階(The Second Step)

1975年5月27日14時30分,大陸登山隊“九勇士”(索南羅布、潘多、羅則、桑珠、侯生福、貢嘎巴桑、大平措、次仁多吉、阿布欽)再次從北坡登頂珠穆朗瑪峰,其中36歲的潘多是三個孩子的母親,是大陸第一個登上珠峰的女登山隊員,借助這次登頂,大陸首次測得珠峰海拔8848.13米,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作為標準數據被全世界普遍承認和采用(2005年大陸再次對珠峰高程進行測量,測得珠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為8844.43米;2020年5月大陸進行了最新一次高程測量,其結果還沒有對外公布)。


1975年5月27日,大陸登山隊再次從北坡登頂珠峰

為配合大陸登山隊第二次攀登珠峰,1975年3-5月,大陸科學院青藏高原綜合考察隊與大陸登山隊共同成立了以大陸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張洪波為分隊長的珠穆朗瑪峰科學考察分隊,珠峰科考分隊下設地質組、大氣物理組和高山生理組三個專業組,其中地質組6人(劉秉光、張洪波、汪一鵬、林傳勇、鄭錫瀾、尹集祥)全部來自大陸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由于珠峰峰頂巖層以較低的傾角向北偏西傾斜,延續于章子峰及絨布寺北部,其分布高度也隨之降低。因此對于絨布曲兩岸地質的觀察,成為解釋珠峰地層問題的關鍵,地質組對珠穆朗瑪峰北坡絨布寺兩側約300km2范圍開展了考察。


參加過1975年珠穆朗瑪峰登山科考的部分人員合影(第一排左3張洪波,第二排左1汪一鵬,左2后勤人員張明久,左3劉秉光,第三排左2鄭錫瀾,左3尹集祥,右3林傳勇)

在這次登山活動中,首次獲得了珠峰自海拔7029—8840米的45個不同高度的巖石標本(兩個樣品之間的垂直高差范圍為1-193米,絕大部分間距在20-50米),同時還測量了巖層的產狀要素(傾向和傾角),其中,分布在海拔7029米—8661米的39個不同高度的巖石標本(標本號JL1—JL39c,其中JL是較早使用的珠峰英文單詞Mt. Jolmo Lungma的首字母縮寫)由登山運動員、地質工作者王洪寶采集;分布于海拔8661米—8840米6個不同高度的巖石標本(標本號JL40—JL46b)由登頂運動員羅則(備注:在《珠穆朗瑪峰科學考察報告(1975)——地質》書中以及中科院地質所巖石標本記錄標簽中均寫為“羅澤”)、索南羅布、貢嘎巴桑、阿布欽等采集,


通向珠峰峰頂的前進道路

基于登山隊員采集的珠峰巖石標本資訊和地質組的野外考察認識,1979年由大陸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主持編寫的《珠穆朗瑪峰科學考察報告(1975)——地質》一書正式出版。


《珠穆朗瑪峰科學考察報告(1975)——地質》封面

在這本書中,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大陸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的尹集祥和郭師曾撰寫了“珠穆朗瑪峰及其北坡的地層,并討論震旦-寒武系及石炭、二疊系與相鄰地區的比較”一文。


他們將珠峰及其北坡變質巖系以上的古生代的多數地層給予了新的劃分和命名,其中珠峰的地層除了基底變質巖系之外,還可劃分為下部的北坳組(North Col Formation)、上部的黃帶層(Yellow Band,為沿用前人提出的一個非正式的名詞)和頂部的珠穆朗瑪峰組(Jolmo Lungma Formation或Qomolangma Formation)。

一、

北坳組的巖石長啥樣

北坳組地層分布于海拔6400—8200米,巖石一般為黑色,它們構成珠穆朗瑪峰金字塔型峰體寬大的下部。所以,遠遠看過去,珠峰的峰體下部呈現為黑色,

根據采集的巖石標本進行分析,北坳組的下部(分布于海拔7029—7600米)巖性以黑云母石英片巖為主,夾含黑云母鈣質石英片巖,綠簾石石英片巖、薄層石英大理巖等。海拔7029米以下至基巖和冰雪分界處(大約6400—6200米),在登山觀察路線上沒有巖石露頭,


從海拔7007米—8200米的北坳組地層中采集的巖石標本資訊(引自尹集祥和郭師曾,1979)


白色的石英大理巖

(標本號:JL1,海拔:7007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黑色的黑云母石英片巖

(標本號:JL2,海拔:7007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標本號:JL3,海拔:7007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灰色的含黑云母鈣質石英片巖

(標本號:JL4,海拔:7007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黑色的含白云母黑云母片巖

(標本號:JL5,海拔:7007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綠灰色的綠簾石石英片巖

(標本號:JL6a,海拔:72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黑灰色的二云母片巖

(標本號:JL6b,海拔:72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標本號:JL7a、JL7b,海拔:73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黑色的含電氣石黑云母石英片巖

(標本號:JL8a,海拔:74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黑色的含綠泥石鈣質石英片巖

(標本號:JL8b,海拔:74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白色的石英大理巖

(標本號:JL9a,海拔:745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白色的石英大理巖

(標本號:JL9b,海拔:745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灰色的含黑云母石英巖

(標本號:JL9c,海拔:745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灰色的含綠泥石鈣質石英片巖

(標本號:JL10,海拔:75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標本號:JL11a,海拔:755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標本號:JL11b,海拔:755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北坳組上部巖性(分布于海拔7600—8200米)以含黑云母石英千枚巖、含綠泥石黑云母千枚巖為主,夾有含黑云母絹云母石英片巖等。


黑色的黑云母千枚巖

(標本號:JL12a,海拔:76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黑色的黑云母千枚巖

(標本號:JL12b,海拔:76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黑色的含黑云母石英千枚巖

(標本號:JL12c,海拔:76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標本號:JL13,海拔:765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黑色的含黑云母石英片巖

(標本號:JL14,海拔:77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黑色的含黑云母石英片巖

(標本號:JL15,海拔:775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綠黑色的含綠泥石黑云母石英千枚巖

(標本號:JL16,海拔:78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標本號:JL117,海拔:785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標本號:JL18,海拔:79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綠黑色的含綠泥石黑云母千枚巖

(標本號:JL19,海拔:795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黑色的絹云母千枚巖

(標本號:JL20,海拔:80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黑色的含黑云母千枚巖

(標本號:JL21,海拔:805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黑色的含黑云母千枚巖

(標本號:JL22,海拔:81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標本號:JL23,海拔:815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灰黑色的絹云母石英千枚巖

(標本號:JL24a,海拔:82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灰黑色的含黑云母石英千枚巖

(標本號:JL24b,海拔:82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二、

黃帶層巖石的真面目

巍峨的珠穆朗瑪峰,在海拔8200—8660米之間,由淺土黃色、淺棕褐色、灰白色等不同顏色的條紋狀或片狀石英大理巖、鈣質石英千枚巖、鈣質千枚巖交互組成的條帶狀巖層所環繞,遠遠望去,與上下地層的界限比較清晰,易于辨認,


從海拔8200米—8660米的黃帶層中采集的巖石標本資訊

(引自尹集祥和郭師曾,1979)


淺土黃-淺棕-黃灰色的鈣質千枚巖

(標本號:JL25a、JL25b、JL25c,海拔:823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灰色的鈣質千枚巖

(標本號:JL26,海拔:825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淺黃-淺褐色的鈣質石英千枚巖

(標本號:JL27,海拔:828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褐色的鈣質石英千枚巖

(標本號:JL28,海拔:83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灰白色的片狀石英大理巖

(標本號:JL29,海拔:835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3月)


黃灰色的鈣質石英千枚巖

(標本號:JL30,海拔:838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5月)


黃灰色的鈣質千枚巖

(標本號:JL31,海拔:84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5月)


淺灰色的含絹云母石英大理巖

(標本號:JL32a,海拔:842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5月)


褐色的鈣質千枚巖

(標本號:JL32b,海拔:842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5月)


淺黃灰色的條紋狀石英大理巖

(標本號:JL33a,海拔:845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5月)


褐色的鈣質斜長石英千枚巖

(標本號:JL33b,海拔:845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5月)


褐灰色的條紋狀絹云母大理巖

(標本號:JL34,海拔:847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5月)


白色的片狀大理巖

(標本號:JL35a,海拔:85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5月)


褐色的黑云母鈣質千枚巖

(標本號:JL35b,海拔:85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5月)


在珠穆朗瑪峰上遇見地標“綠靴子”(Green Boots),代表已經身處8500米,距離目的地不遠了


淺黃灰色的鈣質石英千枚巖

(標本號:JL36a,海拔:855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5月)


淺黃灰色的鈣質石英千枚巖

(標本號:JL36b,海拔:855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5月)


黃灰色的含黑云母鈣質石英千枚巖

(標本號:JL37a,海拔:86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5月)


褐灰色的板狀石英大理巖

(標本號:JL37b,海拔:860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5月)


黃灰色的絹云母石英大理巖

(標本號:JL38a,海拔:8645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5月)


褐色的鈣質石英千枚巖

(標本號:JL38b,海拔:8645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5月)


淺黃色的含絹云母石英大理巖

(標本號:JL39a,海拔:8655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5月)


褐色的含黑云母鈣質石英千枚巖

(標本號:JL39b,海拔:866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5月)

三、神秘的峰頂巖石(珠穆朗瑪峰組)

珠峰頂部,從海拔8661米以上,全部由珠穆朗瑪峰組的結晶灰巖所組成。巖石為灰色或淺灰色,少數為白色,顏色較深者往往是粉砂含量較高,并發育有略平行的黑色泥紋。

在海拔8818米處,登山隊員發現有半立方米大小的角礫巖露頭,但沒有向周邊進行追索。角礫的成分單一,為白—淺灰色結晶灰巖,角礫的棱角清楚,膠結程度不是很緊密,膠結物顯示土黃色(標本號JL45)。


從海拔8661米—8840米的珠穆朗瑪峰組地層中采集的巖石標本資訊(引自尹集祥和郭師曾,1979)


深灰色的粉砂質結晶灰巖

(標本號:JL39c,海拔:8661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王洪寶,采集時間:1975年5月)


灰色的結晶灰巖

(標本號:JL40,海拔:8680米(突擊營地),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羅則等,采集時間:1975年5月27日)


灰色的含粉砂結晶灰巖

(標本號:JL41,海拔:8698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羅則等,采集時間:1975年5月27日)


北坡登頂最為艱難的位于海拔8700米附近的

第二臺階巖石峭壁


淺灰色的結晶灰巖

(標本號:JL42,海拔:8700米(第二臺階),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羅則等,采集時間:1975年5月27日)


灰色的結晶灰巖

(標本號:JL43,海拔:873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羅則,采集時間:1975年5月27日)


白色的含白云質結晶灰巖

(標本號:JL44,海拔:875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羅則等,采集時間:1975年5月27日)


土黃色的角礫巖

(標本號:JL45,海拔:8818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羅則等,采集時間:1975年5月27日)


白色的含白云質結晶灰巖

(標本號:JL46a,海拔:8838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貢嘎巴桑,采集時間:1975年5月27日)


深灰色的含粉砂含白云質結晶灰巖

(標本號:JL46b,海拔:8840米,采集人:大陸登山隊阿布欽,采集時間:1975年5月27日)

結語

感謝勇于攀登的大陸登山隊隊員,45年前他們在艱難地攀登珠峰的過程中,還能幫助地質研究人員采集一套珍貴的珠峰巖石標本!也感謝大陸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前輩們,他們不僅克服了高山反應進行了辛苦的野外科考,而且還對這套珍貴的巖石標本進行了科學分析,讓我們對于珠峰的巖石組成和地層劃分有了清晰的認識。

2005年大陸又組織了一次珠峰登山科考,2020年還重新測量了珠峰高程,但是都沒有再系統地采集珠峰的巖石標本。盡管目前商業性質的攀登珠峰活動很多,但是因為珠峰已經建立了自然保護區,不允許私自采集珠峰的標本,因此,1975年大陸登山隊采集的這套珠峰巖石標本就越發顯得珍貴。幸運的是,它們很快就會出現在大陸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博物館中,讓更多的人一睹真容!

(本文主要參考尹集祥和郭師曾(1979)一文,有關珠峰的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參考文獻:

尹集祥和郭師曾. 珠穆朗瑪峰及其北坡的地層,并討論震旦-寒武系及石炭、二疊系與相鄰地區的比較. 見:珠穆朗瑪峰科學考察報告(1975)—地質. 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 1-70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一步一步接近頂峰,注意安全!!

  2. 徒步珠峰,也只能遠遠的看看,體會的是一種立于世界之巔的雄心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