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文化中,人與自然的關系非常密切,除了必要的食物之外,我們并不推崇殺生,反而還會護生,比如:《白蛇傳》的故事中,許仙救下了一條小蛇,人們不僅會護生,還會在特殊的節日中放生捕獲到的蛇蟲鳥獸等。最早的這一習俗,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時至今日已經延續了幾千年,然而為什么最近幾十年來,專家一再呼吁不要再放生了呢?
在過去,人們放生其實是真的可以幫助動物生存,這是因為在過去交通不便利,人們捕獲到的獵物就就近售賣,或者就近宰殺。人們放生所選擇的物種,也都是當地常見到的物種,即使將它們放生到野外,也不會破壞當地原有的生態鏈,而且也可以保證放生物種的存活率,
而這類放生,時至今日仍在進行,比如:紅山動物園前陣子接收到一只受傷的野豬,野豬身體恢復健康之后,紅山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將它送到了適宜的地方進行放生。
然而,有一類放生卻是名副其實的殺生,張家港市公安局三興派出所曾經接到當地村民報警,稱村莊附近的江堤上突然出現了許多又粗又長的大蛇,不知道有沒有毒性。接到報警之后,民警立即出動,在當地的江堤上發現了大約10條蛇正在向村子里移動,據估計這些蛇的長度在1米左右,經過辨認后發現這些蛇是王錦蛇,屬于無毒蛇,即使如此,警察依舊將這些蛇全部捕獲,帶到野外無人居住的地方放生。
至于這些蛇為什么突然出現在這里,當地村民說當天中午左右,有10多名群眾來到這里放生,并將這些王錦蛇和烏龜一起投放到了江中,由于王錦蛇是陸蛇,所以一部分游回到了岸上,還有一部分被水淹死了,
張家港發生的這起放生事故并不是第一起,在某視訊平臺上,經常看到有人將陸生蛇放入到海中,看到它們游動的速度非常快還以為自己做了好事,殊不知這就是在殺生。
除了隨意放生之外,還有一些善男信女會專門到寺廟中的放生池放生,然而這些放生池已經淪為殺生池。
在福建廈門,南普陀寺中當地居民經常會看到這里的烏龜疊羅漢似地曬太陽,究其原因就是當地放生池內的生物數量實在是太多了,早已遠遠超出放生池的負荷。
除此之外,人們在放生時,往往不顧及生態環境,隨意將養殖的物種放生到野外環境,而這也給當地生態造成了嚴重危害。
以普陀寺的放生池為例,善男信女們在這里放生最多的品種,除了大陸的四大家魚之外,還有福壽螺、牛蛙、羅非魚、巴西龜、擬鱷龜等,而這些物種都是外來物種,隨意放生會導致生物入侵,
比如:在市面上常見的巴西龜,因為色彩斑斕,市價較低,所以被人們廣泛飼養,一些“愛心人士”也會從市面上購買的巴西龜放生到放生池中。
然而巴西龜的另一個身份,則是世界公認的生態殺手,也被列為世界最危險的100種入侵物種,它們的捕食能力非常強,繁殖能力也較強,再加上在大陸沒有天敵,以至于它們進入大陸之后就開始危害大陸當地的生態環境,擠壓大陸本土龜類的生存環境,導致本土烏龜生存空間不斷減少,
不僅如此,它們還攜帶了多種病菌,其中就包括沙門氏桿菌,這會引起人和動物患有急性腸炎、腸熱癥等,威脅著人和野生動物們的生存,
那如果不放生外來物種,放生本地物種是不是可以保護生態環境呢?
事實并非如此,在一些人眼里,放生也是一門生意,他們會專門抓捕野生生物用于放生。比如:螢火蟲,在過去農村里經常見到螢火蟲,但現如今一些人們用于活躍氣氛,或是用于放生,會從網上購買螢火蟲用于放生,然而這些被放生的螢火蟲只有一個下場:死亡,沒有例外。
螢火蟲很少會遷徙,它們只會生活在自己出生地100米的附近,這意味著一旦某個地方的螢火蟲消失,那么當地就再也不會有螢火蟲了,
除了螢火蟲之外,蝴蝶和麻雀也面臨著放生危機,人們會專門捕捉麻雀,讓善男信女們購買并放生。善男信女們自以為解救了它們,殊不知如果沒有放生行為,人們就不會捕捉它們,
正是基于以上種種原因,所以專家們才呼吁人們減少放生,因為現如今的放生已經淪為了殺生。
為了放生而放生,就是作孽!
所謂放生就是個偽命題。實際上是破壞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