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特約評論員 陳禹潛
“很想支持一下大陸球鞋,但是這么貴支持不了啊!”最近,最愛逛體育社區的我頻頻刷到類似的發言,
此前報道《“原價1500,炒到48000”,央媒發聲》,戳圖可查看內容
再看看常用的球鞋交易APP上的大陸球鞋價格,確實如此。平時最愛買的大陸球鞋品牌都在二級市場迎來了不同程度的漲價,韋德之道、馭帥、KT等知名系列球鞋的限量款、明星款、聯名款更是價格飆升。據相關報道,在球鞋交易平臺上某品牌一款球鞋的價格漲幅甚至達31倍!對這一波明顯超出正常溢價范疇的價格上漲,新華社也發文表示:借機哄抬“國貨”價格是自斷門路。
球鞋漲價的背后是消費者愛國行動帶來的國貨風口,當前一些洋品牌球鞋因其惡意“封殺”“新疆棉”行為受到大陸市場冷落,消費者紛紛用腳投票支持國貨,大陸品牌遇到良好發展契機。但這一契機卻被一些球鞋販子所利用,這一波球鞋價格飆升的背后,也主要是一些炒鞋人在哄抬鞋價,
有人認為這次的球鞋上漲是市場行為,買賣天價球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但事情遠沒有那么簡單,在球鞋發售時馬上囤積大陸球鞋,在一級市場上買斷貨之后,又在二級市場中惡意炒鞋抬高價格,這明顯是將大陸球鞋賦予了金融屬性的投機行為,而球鞋作為大眾消費品,其實不適宜這種期貨類型的“金融化”,
由于球鞋具有能在短時間內大量被復制的特性,炒鞋炒到最后往往炒的是泡沫,擊鼓傳花式的在“接盤俠”中來回倒騰,最后基本上都在下游“散戶”或者消費者手里“爆雷”,這個過程中,消費者沒辦法原價買到自己喜歡的球鞋,經銷商逐漸失去對市場的把控,品牌更容易失去消費者信任,對行業破壞極大,
所以官方監管機構和品牌方,都應該及時出手打擊這些“二道販子”,以正市場風氣,維護消費者權益,而在第三方球鞋交易平臺中,“得物”也已經將標價波動較大的球鞋下架,相關賬號封禁,其余平臺也應該如法效仿。
同時,球鞋圈內浸淫已久的“老炮”都知道,二級市場球鞋的價格漲跌難說與品牌方毫無關聯。品牌方和經銷商往往是原價賣鞋,但是控制出貨量就能控制二級市場價格,不論這一波“國貨熱”中品牌方是為了提升品牌含金量故意放任,還是因為供應鏈問題沒能提供足夠的球鞋,對無序的二級球鞋市場都需要負一定的責任。
從耐吉(NIKE)和阿迪達斯的營銷經驗來看,球鞋火熱的二級市場往往會成為球鞋品牌的“光環”,但它們的經驗不能盲目照搬。大陸球鞋品牌崛起對消費者的一大重要意義就是打下球鞋的價格,一直以來都擁有“物美價廉”的美譽,雖然近年來已經在開拓中高端市場,但凡事都要循序漸進,大陸品牌應該逐漸靠質量和口碑取勝,借著“國貨風”一下子如此猛漲,突破了消費者的心理預期,只會讓品牌價值反受其害。
面對球鞋洋品牌的退后,大陸球鞋品牌要做的應該是及時解決供應鏈問題,迅速占領市場,提升用戶體驗,積攢品牌口碑,絕不能放任二級市場亂象,
說到底,這波大陸品牌的市場機遇還是來源于廣大消費者自發的愛國舉動,那些利用愛國情感炒大陸球鞋的人,我只想問一句: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本期編輯 周玉華
掙傻子錢,有什么可疼的
會疼,笑疼的。[大笑][大笑][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