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這也算一級保護物種?明明遍地都是啊!

出品:科普大陸

制作:蘇子安(大陸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監制:大陸科學院計算機網路資訊中心

2021年2月5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公告,調整后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后文簡稱《名錄》)正式向公眾發布。

這是該《名錄》自1989年發布以來,首次進行系統更新調整。

調整后,原《名錄》中長江江豚等65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一級,熊猴、北山羊、蟒蛇3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二級,同時新增517種(類)野生動物進入《名錄》,

這簡簡單單的一則報道,瞬間引發了全網的熱議,但很多網友也提出了問題,比如為什么有些動物明明瀕危但是這一次才“升級”?

又為什么有的動物身為保護動物卻貌似很常見?

不要著急,今天我們就來一一解答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進入這則新聞背后的故事,

新出臺的名錄中新增了大量物種,也對原名錄中部分動物種類進行了升級,

對于萌寵愛好者來說,最值得高興的事便是大陸分布的13種貓科動物和7種犬科動物全員上榜,且至少都是二級保護。

其中,荒漠貓(大陸特有貓科動物)、叢林貓、金貓、豺新增為一級,


△貓科動物名錄名單(節選)|圖片來源:《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同時,值得關注的一處調整是白胸翡翠進入名錄,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白胸翡翠|圖片來源:大陸鳥類資料庫

提到白胸翡翠,大家可能沒聽說過,但如果說起“點翠”工藝,可能大家便會恍然大悟。所謂“點翠”,是大陸傳統的首飾制作工藝,使用從翠鳥身上拔下的羽毛制作。

一套點翠頭面需要用數十只翠鳥的羽毛,由于翠鳥無法人工養殖只能野外捕殺,點翠工藝一度讓翠鳥瀕于滅絕。


△點翠嵌珠石金龍鳳冠|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官網

在此之前,絕大多數翠鳥屬于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唯有白胸翡翠名落孫山。

在此次名錄調整之后,大多數翠鳥,包括白胸翡翠都進入了名錄,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原先建立在鮮活生命獻身的傳統技藝由于現代染織或養殖技術發展,不再依賴這有著艷麗羽毛的小鳥,最后一個翠鳥品種進入名單,象征著這份古老傳承不再有傷害,翠鳥又可展翅高飛。


△白胸翡翠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圖片來源:《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為什么有些動物明明瀕危但是這一次才”升級“?又為什么有的動物身為保護動物卻貌似很常見?”

之所以會有這些困惑,是因為混淆了動物瀕危等級與保護等級兩個概念,

動物瀕危等級是依據物種的生存狀況,即種群數量與分布區狀況來評定,

而野生動物保護級別則是由國家野生動物主管部門組織專家評估,根據其受威脅程度、稀有珍貴程度以及經濟價值等多個因素而評定,

換句話說,判定一種動物是否瀕危,我們只用考慮其生物學屬性,但是確認一種動物是否為保護動物就需要涉及諸多因素,

作為一個法律概念,除了生物學屬性,保護動物的確立還需要考慮社會經濟屬性和管理屬性,

一般來說,保護動物的外延較大,既包括瀕危物種,也包括珍貴的物種,甚至包括開發利用強度大的物種。

IUCN(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中文名稱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全球性非盈利環保機構,也是自然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領域唯一作為聯合國大會永久觀察員的國際組織。

它研究制定了《IUCN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等級和標準》,這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也較為權威的物種瀕危標準。

IUCN將瀕危物種等級標準劃分為”有評估數據”和”數據缺乏”兩大類以及”滅絕” (EX,Extinct)、”野外滅絕” (EW,Extinct in the Wild)、”區域滅絕” (RE,Regionally Extinct)、”極危” (CR,Critically Endangered)、”瀕危” (EN,Endangered)、”易危” (VU,Vulnerable)、”近危”和”無危”等8個級別。其中的”極危”、”瀕危”和”易危”級都屬于”受威脅物種” (Threatened Categories),

以我們的國寶——大貓熊為例,大貓熊作為大陸獨有的動物之一,在極盛時期它的棲息地曾經覆蓋北至北京,南至越南的大片區域,

隨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范圍的擴大,大貓熊的棲息地不斷變小,再加上它們的繁殖能力非常低,使它們的數量越來越少,2011年全球圈養大貓熊僅剩三百多只,

但隨著大陸在大貓熊保護領域的不斷努力,2016年9月,《IUCN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等級和標準》將大貓熊的瀕危等級從“瀕危(EN)”調整成“易危(VU)”,但大陸始終將大貓熊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不僅考慮了種群數量,更考慮了貓熊團子對大陸的特殊意義。


△大貓熊|圖片來源:作者拍攝

目前,IUCN每年更新發布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以反映物種生存狀況的動態變化。如果物種的生存狀況改善,其瀕危等級會下調;如果物種的生存狀況惡化,其瀕危等級會上調,

而相比起來,大陸對保護動物的升級就比較緩慢了。

按照《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規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組織科學評估后定期調整更新,以反映野生動物管理需求,

但該名錄自1989年發布以來,僅在1993年將《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一和附錄二所列非原產大陸的所有野生動物,分別核準為國家一級、二級野生動物之外,就僅于2003年和2020年分別將麝類、穿山甲所有種調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除此之外,該名錄已經多年沒有調整。

從1989年至今,許多物種的生存狀況發生了變化,而且發現了許多新物種,因此大家對于該名錄調整的呼聲也越來越大。

2月5日,沉寂多時的該名錄在等待多年后終于出臺了調整措施,這對于保護大陸生物多樣性來說,無疑是一件巨大的好事。

在這份名錄中有一種動物也讓人感嘆,它終于登上了名錄,這種動物就是黃胸鹀,俗稱禾花雀

事實上,在2004年之前,禾花雀在野外隨處可見,屬于“無危”級別,但短短十三年之內,禾花雀經歷了從“無危”到“極危”四次上調,

“這是第一次,一種曾經分布廣泛的鳴鳥物種被列入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國際紅色名單中最高威脅類別,”

2017年,IUCN做出的調查中表明,大陸部分地區因食用而過度捕獵,是禾花雀數量銳減的主因。


△黃胸鹀/禾花雀|圖片來源:大陸鳥類資料庫

這也引出了另一個問題:國家保護動物都是稀少不常見的嗎?

當然不是!

我們在野外遇到的一些小動物可能都是國家保護動物,千萬不要小看它們哦~

與大家印象中的稀少珍貴不同,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并非全部都是很稀有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能遇到,

比如貓頭鷹、穿山甲、部分狐貍(如赤狐、藏狐等)、紫貂、靈貓、獐、野牛、羚羊、盤羊、巨松鼠、部分兔子(如粗毛兔、雪兔、海南兔等)、部分鷓鴣、黑嘴松雞、部分角雉、褐馬雞、鴻雁、虎紋蛙、野山羊、陸龜、野外的梅花鹿等等。

數量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新出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仔細了解一下,

試想一下這個場景,你在野外遇到了伶俐可愛的小動物,它們可能是飛鳥、青蛙、黃鼠狼等,這時候你就要注意了,它們的頭上可能都飄著一個透明的名牌“國家保護動物”!

大陸大多數的野生動物都是列入保護名錄的,不過保護等級有所區別。大陸對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實行分級管理,2016年修訂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條規定: “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

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除了國家重點保護(一級和二級)之外,野生動物的保護等級還分為國家三有保護的野生動物(有生態價值/科研價值/社會價值的動物),以及各個省級重點保護動物。


△虎皮鸚鵡|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同時針對市場上日益出現的飼養珍貴動物作為寵物的事例,也在這里提醒大家,部分動物是不能買賣飼養的,比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只有桃臉牡丹鸚鵡、虎皮鸚鵡和雞尾鸚鵡可以自由買賣和飼養,不需要申請人工繁育許可證,其它任何鸚鵡都是不行的,

以及,只要是肉食鳥類(猛禽)都至少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像鷹啊,貓頭鷹之類的,都不能養,更不能食用!


△鷹鸮/貓頭鷹|圖片來源:大陸鳥類資料庫

調整后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共列入野生動物980種和8類,其大陸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34種和1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746種和7類,

《名錄》能夠引起廣泛關注是社會環保素養整體提升的表現,登上名錄只是一個開始,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圖片來源:veer圖庫

名錄更新之后更重要的還是執行,對于名錄中提到僅限野外種群的物種,如何做到有效野外和人工養殖種群的鑒別?如何在保證養殖戶利益的同時保護野生動物?

對于普通人來說,如何讓吃野味這種行為徹底從餐桌上消失?如何讓收購、養殖保護動物這種行為從生活中消失?

如何加強宣傳,讓更多人了解到它們背后的故事,真正按照國家保護動物的要求去保護它們?如何從了解它們轉化為真正的保護呢?

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保護野生動物,除了保護物種多樣性,維系生態平衡這些泛泛之談,我們更該認識到,野生動物也是一條生命,當我們對它們進行殺戮時,就是在踐踏和侮辱生命。

我們都是這個地球上的居民,當野生動物因為人類的活動而瀕臨滅絕,生態系統也會隨之發生變化,而終有一天,這張多米諾骨牌會砸向人類,

希望有一天,大家能真正意識到“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太珍貴了,一定保護好!

  2. 連田螺都保護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