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結束是美蘇軍工科技的巔峰,在今天,除了個別“櫥窗展品”,俄羅斯還在吃老本,2020年的紅場飛越與1990年看起來沒有代差級的差別,只有蘇-57編隊算一個亮點,美國好一點,但也有大量項目下馬和腰斬。這當然是出于美國對冷戰后基本形勢的判斷。美國對俄羅斯滑落到二流強國的判斷沒有錯,但對大陸將繼續保持落后的判斷大錯特錯,這一錯判對現在和可預見將來的美中軍事力量對比造成巨大影響。
最早下馬的是A-12“復仇者II”
下馬的后果是深遠的,一來二去,F-18E在近30年后依然是美國海軍的主力
最早下馬的或許是麥道-通用動力A-12“復仇者II”,這是用于替換格魯曼A-6“入侵者”的艦載重型攻擊機,在已經耗資570億美元后下馬,兩架原型機還沒有達到試飛階段就進了博物館,這是幾乎純三角形的高亞音速無尾飛翼,要求與B-2一樣高度隱身,采用兩臺非加力通用電氣F414推進,最大起飛重量36287公斤,機內燃油9700公斤,航程1500公里,機內武器掛載量2300公斤,有意思的是,A-12可攜帶2枚AIM-120中程空空飛彈和2枚AGM-88 HARM反輻射飛彈,所以具有自衛空戰或者空中偷襲能力,更是具有防空壓制能力,
很少有人談起A-12下馬的影響,A-12也確實不爭氣,超時超支得一塌糊涂,難怪被時任國防部長切尼第一個砍了,但A-12下馬對美國海軍航空兵的影響之大,無出其右。A-12下馬了,A-6和A-7依然要退役,美國海軍只有F-18擔任對地打擊任務了,在差不多同時代,從F-22發展過來、用于替換F-14的NATF也下馬了,美國海軍把低速發展的F-18大改推上前臺,這就是F-18E,一石二鳥,同時擔任艦隊防空和反艦對地任務。兩代F-18對付伊拉克、塞爾維亞都沒有問題,但畢竟是隱身時代了,沒有隱身打擊飛機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美國海軍只有接受F-35C作為下一代艦載打擊戰斗機,此中曲折這里就不重復了,
如果A-12沒有下馬,美國海軍的糾結就要少很多,A-12作為隱身重攻,擔任無護航情況下的遠程打擊、空戰伏擊、防空壓制任務,其隱身和先進的電子系統也可用作ISR任務。最重要的是,A-12的打擊能力絕對強于F-35C,這樣美國海軍就不必糾結于F-18E和F-35C之間誰掩護誰的問題了。在可預見的將來,隱身能力不足的F-18E擔任艦隊防空還是沒問題的,這樣美國海軍可以騰出手來專注于理想的下一代艦載戰斗機。
原計劃要求海軍采購600架A-12,另加238架陸戰隊的,A-12原本也是供美國空軍使用的,需要400架,用于替換F-111,F-15E在載彈量和航程方面或許夠用,但畢竟不是隱身的,電磁攻防能力也不足,對美國空軍來說,A-12是補充B-2的理想的中程打擊飛機,A-12也大大降低了對F-35A的打擊能力的要求,可以更多地向與F-22互補的空優方向傾斜,但在1991年,A-12被看作不必要的奢侈,整個F-35家族也沒有可預見的空戰壓力,這個錯誤要十年后才體會到,但為時已晚。
B-2沒有下馬,但數量極大地縮減了
由于B-2數量嚴重不足,B-1和B-52還要充當投放當量的主力
B-2沒有下馬,但數量從原計劃的132架降低到20架,說不上B-2是替換B-52的,還是替換B-1的,因為這三種轟炸機各有特長,不易替換,B-52能在翼下攜帶超長、超重的先進彈藥,B-1具有有限隱身和有限超音速低空突防的能力,B-2的特長當然是高度隱身。
B-2本來是按照高空隱身突防設計的,距離是隱身最大的戰友,高空與地面的距離確保了與地面防空雷達的最近距離。無尾飛翼也是氣動效率最高的高空飛行構型,B-2的329公斤/平方米的翼載比F-15C還要低,特別適合在空氣稀薄的高空產生足夠的升力,但在最后關頭,美國空軍加入了低空突防的要求,所以原本簡潔的倒W形后緣增加了一對鋸齒,增加了后緣氣動控制面的作用力矩,改善了低空抗陣風能力。最新的B-21據說恢復了B-2原始設計的簡潔的倒W構型,在B-21預定部署基地的空域環保評審中,也沒有低空訓練的要求,這成為B-21恢復高空為主定位的例證,不過這扯遠了,
B-2要求深入蘇聯內陸,搜索和獵殺在鐵路或者公路上機動的洲際飛彈,所以對全向隱身和脫離體系支援的獨立作戰要求特別高,作為戰略轟炸機,B-2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170.6噸,載彈量18噸,航程11000公里。美國空軍宣稱,3架B-2在一次出動中,可用攜帶的大量制導炸彈打垮一個進攻中的裝甲師。這是夸口,但B-2的突防能力強,可攜帶大量制導炸彈和空地飛彈,能在一次出擊中打擊大量目標,這是事實,
對于亞太戰場設定,B-2的航程尤其重要。美國在亞太只有有限的基地,日本、韓國、菲律賓的基地都在大陸的戰役飛彈和空中力量的打擊范圍之內,越來越難作為有效的出擊基地。關島是最近便而又處于大陸現有主流戰役打擊武器射程之外的主要基地,但也日益受到威脅,不僅有東風26的直接威脅,還有從轟-6K和各種艦艇、潛艇發射的巡航飛彈的威脅,接下來就是夏威夷甚至阿拉斯加了,這些基地連B-2都需要空中加油了,再使用戰術飛機已經不現實了,
B-2的突防力和生存力也是戰術飛機所不能比擬的,F-35和F-22之間哪個隱身更好還可爭論,B-2的隱身遠遠超過兩者,這就不需要爭論了。無尾飛翼天生就是全向隱身的,B-1的ALQ-161機載電子戰系統在設計時,要求能對所有已知與未知的防空雷達進行探測、識別、分類和定位,并有效壓制。由于技術難度太高,最后只做到了前一半,后一半縮水了。B-2的機載電子戰系統性能是保密的,但只可能比B-1更上一層樓,這是毫無疑問的,這使得B-2適合在高威脅環境里突防攻擊和安全返航。
對于轟炸機的使用,人們常有誤解,盡管戰斗機和防空系統已經高度發展,轟炸機不是只能在低威脅環境下使用的。從二戰的B-17開始,美國的轟炸機傳統就是要能穿透高烈度的防空和攔截,發動打擊,然后安全返航,B-52不再能做到的時候,一方面改用空射巡航飛彈從防區外發動打擊以延續軍事意義上的使用壽命,另一方面研發B-1,用低空超音速突防。在B-1也不夠勁的時候,接著研發B-2,用隱身突防,已有轟炸機突防不再可靠的時候,從來不是單純用替代手段(如巡航飛彈)消極避險,而是研發全新的突防手段,繼續保持突防攻擊的能力,B-2的突防能力至今依然足夠強大。
美國這種固執的一個原因是出于使用近程打擊彈藥,突防轟炸機可以突破攔截、抵近打擊,這使得打擊彈藥較輕、較小、成本較低。盡管突防轟炸機的成本高昂,在大量反復出動的情況下,這比大量使用遠程的防區外打擊彈藥的綜合成本更低,戰爭可持續性更高,這是各種計算和戰爭實踐反復證明的,遠程彈藥也更大更重,同樣的起飛重量下能攜帶的彈藥數量更少,同樣架次的打擊力度相應降低。近程打擊彈藥還有反應敏捷的優點,在目標富集區隱蔽待命,迅速出手,更加適合打擊轉瞬即逝的目標。遠道而來的遠程打擊彈藥就難以做到這一點,
另一個原因是B-2的核常兩用定位。核轟炸機依然是美國核力量三位一體中的一極,核轟炸機在核戒備時可長時間留空,避免在對方第一次打擊中損失,這是和核潛艇一樣可靠的核反擊力量。與核潛艇不同的是,核轟炸機可以在最后投彈前一直保持在最高統帥部的直接指揮之下,可在最后關頭改變打擊目標和當量,或者召回,這是核潛艇和洲際飛彈都無法做到的。
核轟炸機的打擊精度也遠遠超過潛射和陸基洲際飛彈,可以抵近核查后再發射,特別適用于敏感目標。與人們的常見認知不同,核大戰未必就是互相確保摧毀的大犁地,核彈的威力很大,但依然是有限制的。隨著核彈技術的進步,核彈有小型化和戰術化的趨勢,也就是說,核彈不再只是作為摧毀人口和經濟中心的無差別大規模殺傷武器,也不再是地毯式轟炸的簡單替代,而是作為超威力攻堅戰斗部使用,用于精確打擊加固的地下指揮部、山洞機場等特別堅固的點目標,即使用于面目標,也是機場、軍港這些需要大量常規戰斗部才能摧毀的軍事目標,在理論上,任何核打擊都可能引起無限升級,導致互相摧毀;在實際上,在確保大規模摧毀的后盾之下,嚴格控制用于對軍事目標的精確核打擊是有可能保持在核大戰的門檻之下的,至少這是美國新興的小威力核武器理論。B-2也特別適合這樣的戰役戰術核打擊任務。
B-2也是確保最可靠核打擊的手段,飛彈精密、復雜,不僅有受到攔截的問題,還有自身可靠性的問題,重力核彈是幾乎不可能出故障的,所以美國核武庫里還保留大量B61核炸彈。但這需要核轟炸機抵近投彈,這是美國和北約具有核能力的戰斗轟炸機的任務,在洲際距離上,這就是B-2的任務了,
面對大陸崛起,與同樣“半途而廢”的F-22相比,美國空軍實際上對沒有132架B-2更痛心。美國空軍要求有至少175架轟炸機,但實際上以220架更為理想,為此,美國空軍在最終退役所有B-1和B-2之后,只有75架換發延壽的B-52了,所以B-21的100架屬于“剛需”。如果今天美國空軍有132架B-2,即使F-22依然只有187架,亞太作戰計劃會完全不一樣,或許B-21計劃也根本沒有必要存在了。現在美國空軍對B-21的數量特別強調,寧愿降低起飛重量和性能有所縮水也要保證數量,就是出于對大國對抗條件下遠程突防打擊力量的最高重視。
這不是說F-22不重要,美國空軍對缺少F-22也是痛心的。F-22原計劃用來替換F-15,需要采購750架,后來降低到648架,然后是339架,再降低到277架,最后計劃提前終止時,數量凍結在187架。750架F-22對美國空軍的作戰計劃影響當然大,但只是在本來派F-15的地方,現在改派F-22,
F-22產量的劇減對美國空軍是很大的遺憾,不過航程對亞太戰場不夠用也是一個遺憾
制空權(air superiority或者air dominance)是空權(air power)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奪取制空權后,很多事都好辦了,但B-2的作用就在于不需要奪取制空權就能達到打擊的目的,首先奪取制空權,然后發揮空地火力,然后層層推進,這種剝洋蔥的空中戰略對于大國對抗已經不合時宜了。F-22和B-2的誕生就是為了在美蘇戰爭的設定下在蘇聯上空“同時開花”,由B-2在不奪取制空權的情況下隱身突防,在第一時間就實施縱深打擊;同時由F-22在不壓制防空和打退空中護衛的情況下就隱身超巡突入,在第一時間就黑虎掏心地打掉預警機等關鍵空中節點。所以說,磨耗對方戰斗機力量只是F-22的副業,不是主業,在決定F-22計劃提前結束的2008年,F-15、F-16還足夠先進,F-35將延續美國戰斗機力量的碾壓性優勢,187架F-22“夠用”了,
但在殲-20出現后,情況變了,F-22的技術優勢不再,一旦殲-20形成足夠數量,有限的F-22就將面臨巨大的壓力,不出動F-22,F-35的壓力更大,F-15、F-16就更困難了。殲-20使得F-22“淪為”F-15的作用,只能與殲-20“拼消耗”,而不再能專心于黑虎掏心,讓F-15、F-16干拆房扒灶的力氣活了。
B-2數量不足,B-1和B-52缺乏縱深突防的能力,F-35畢竟只是戰術飛機,美國空軍要對大陸目標大規模打擊,只有層層剝洋蔥了,更多的F-22能加速剝洋蔥,但用戰術轟炸干本來應該戰略轟炸的活是美國空軍最不愿意實行的大國對抗策略。
在技術上,F-22是為歐洲戰場設計的,航程并不出眾,在亞太戰場上,直接部署在嘉手納是討打,從關島出動則過度依賴空中加油。美國朝野要求恢復F-22生產的呼聲不小,但美國空軍并不是主要推手,而是直接推動下一代戰斗機的研發,除了要在技術上領先殲-20一代之外,很大的原因就是要極大地提高航程,才能適合亞太戰場的需要,三涵道發動機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自適應(過去稱為變循環)技術在亞巡和超巡都達到最優油耗,極大地增加航程。隨著大陸防空、制空技術的迅速發展,B-2甚至B-21執行突防打擊的能力也越來越受到壓力,某種護航或者開辟通道可能成為必要,就像二戰中P-51為B-17護航一樣,這需要遠遠大于F-22的航程,所以F-22數量不足對美國空軍是很大的遺憾,但F-22本身也是有遺憾的,
值得提一句的是,P-51為B-17護航只是一個籠統而且容易引起誤解的說法。P-51在開始的時候,確實是貼身護航的,但德國空軍改用迎面對沖、高速掠襲戰術,無視P-51,對B-17打了就跑,在P-51還來不及進入纏斗之前就脫離,對盟軍造成很大的困擾。于是,P-51改用B-17機群前方掃清空中威脅的戰術,為B-17開路。這也是攻勢制空的開始,美國下一代戰斗機不會對B-21貼身護航,配合出動的話,也應該是前方掃清的思路,
KC-46受到冷戰結束的影響不是腰斬,更不是下馬,而是延遲了15年
相對于F-22、B-2、A-12這些引人注目的遺憾,KC-46容易被忽視。美國空軍在2002年已經確定租賃100架KC-767,因為貪污案而被迫推翻,2007年再次競標時,空客-諾斯羅普A330MRTT入選,定型為KC-45,但因為波音抗辯而再次推翻,2011年第三次竟標時,招標書為KC-767量身打造,以至于諾斯羅普和空客拒絕投標,KC-767“自然”入選,定型為KC-46。KC-767在2005年首飛,當年就開始交付義大利空軍和日本空自。以此為基礎的KC-46竟然陰溝翻船,屢出狀況,2015年首飛后,到2019年才開始有條件交付,期間還一度因為各種性能不達標甚至質量問題而被美國空軍拒收,
KC-46計劃沒有腰斬,更沒有下馬,但把KC-135替換計劃推遲了15年。現有KC-135的機齡基本上都比駕駛這些飛機的飛行員的年齡更大,機體和發動機老舊使得戰備率越來越難以維持,已經出現“紅旗”軍演因為缺乏加油機支持而被迫取消演練項目的事情,KC-135還缺乏雷達告警、飛彈告警、數據鏈、戰術態勢顯示、紅外壓制和雷達箔條等設備,在亞太戰場上“裸奔”的風險已經大到不可接受的程度了,但亞太戰場設定比美國空軍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依賴加油機,KC-135機隊的老化已經嚴重影響美國空軍的作戰了。所以美國空軍在現有KC-46并沒有達標的情況下依然繼續接收交付,KC-135實在等不及了。
美國陸軍下馬的計劃更多,如“科曼奇”(上)、“十字軍戰士”(中)、GCV(下)
冷戰后美國下馬的軍工項目還有很多,美國陸軍的RAH-66“科曼奇”輕型武直1996年就首飛了,在2004年下馬后,原計劃替換的OH-58D“基俄瓦武士”到2017年1月終于拖不下去,全部退役了。在這期間,替換計劃幾上幾下,當前的“未來武裝偵察飛機”(簡稱FARA)計劃是最新的一章,在最后成真之前只能用AH-64“阿帕奇”頂著。原本用“基俄瓦武士”為“阿帕奇”探路、放哨,現在“阿帕奇”自己為自己探路、放哨,不僅浪費,而且在有些場合不適合,好在這些年美國陸軍仗打了不少,但沒有真的硬仗,對付塔利班,有沒有探路、放哨都差不多,美國陸軍也不期望與大陸坦克大打出手,所以影響不算大。美國陸軍還有“十字軍戰士”自行火炮和“地面戰斗車”(簡稱GCV,為“布萊德利”步戰換裝)計劃也下馬了,加上半途而廢的各種步槍和子彈換裝計劃,美國海軍陸戰隊則有EFV兩棲戰斗車計劃下馬。這些同樣由于不期望大國對抗延伸到地面戰場而影響不大。
海軍方面,“海狼”級只造了3艘
“朱姆沃爾特”級也是三艘
瀕海戰斗艦倒是批量建造了,但同樣是個災難
在海軍方面,“海狼”級核動力攻擊潛艇只造了3艘就停產了,不過“弗吉尼亞”級足夠給力,影響不大,“朱姆沃爾特”級也是只造了3艘就停產了,這東西的大方向出錯,停了也就停了,但艦體、動力(尤其是電力)本來可供下一代巡洋艦作為基礎,這是大大增強艦隊防空反導反艦的需要,現在也一并停下了,“伯克II”級本來在2012年交付DDG112號之后也停產了,為了補缺,重新投產,在穿靴戴帽成“伯克III”級后繼續充門面,瀕海戰斗艦的悲催故事就不用重復了。與美國陸軍不同,美國海軍在亞太戰場設定里是要打主力的,而美國海軍對大陸海軍的相對實力衰落比美國空軍要顯著得多,但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美國海軍對大陸海軍的的相對衰落比美國空軍相對于大陸空軍實際上還要嚴重
美國對大陸崛起的低估嚴重損害了美國利益,美國經濟也在“飽暖思淫欲”中聽由實質性競爭力流失而不自省,以至于現在要調動真實實力壓制大陸崛起都很吃力,竟然要不顧廉恥、自毀規矩地以傾國之力打壓華為,這使得美國要補上20年前錯判的漏洞愈加艱難。
來源:晨楓老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