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965字
美國大選的投票工作還在統計,但所剩已經無關大局。
從美國主要媒體報道的統計結果看,拜登在美東時間10月7日午后即已贏得當選下任美國總統所需的270張選舉人票,最新統計的選舉人票顯示拜登為290票,川普僅217票,無論普選票兩人各得多少,選舉人票相差太遠了。
亞利桑那州:美國大選的縮影
也許很難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概括此次美國大選,但透過一個州的選情卻不難看出拜登為何能贏,川普緣何不敵拜登。
美國50個州,各有不同的選民成分,有不同的政治傾向。從歷史和大板塊看,東部和西部沿海地區州,以及東北部地區州,基本上都是傾向于民主黨的“藍州”,而南部和中部地帶幾乎一片紅色,歷來共和黨坐大。2016年大選,川普橫空出世,“川普主義”甚囂塵上,擊敗美國建制派政治精英希拉蕊,奪走了一些傳統上由民主黨人掌控的州,美國的政治版圖發生了些許變化,
四年后的2020年大選,當年一度變紅的一些州此次又翻轉為“藍州”,拜登所獲票一路領先。川普慌了,驚了,慌得不知所措,驚得難以置信,但選票統計就是如此,即便按川普的訴訟要求再統計一次,恐怕差別也不會太大,甚至不排除給拜登再添一些票。
自11月3日開票以來,美國民眾大多凝神屏氣地盯著不斷變動的選票統計器,世界各國也都密切關注投票結果,以往當天深夜或最遲次日凌晨即可見分曉的投票結果,此次因為加入了大量的郵寄投票,變得復雜起來,直到4天之后才分出伯仲。選票統計過程緊緊吸引著人們的眼球,讓人為之驚心動魄。據報道,川普每天都在白宮守著盯著,這段時間來已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
圖片說明:11月3日,人們在美國紐約時報廣場觀看實時計票結果。(來源: 新華社記者 王迎 攝)
位于美國西南邊陲的亞利桑那州很早就開票了,選情一直都在變動,一度川普明顯領先,川普競選陣營很樂觀,但隨后的統計卻讓他們大失所望。如果說川普陣營很在乎中北部一些州的選舉結果的話,那么亞利桑那州的選情則更讓他們緊張不安,該州選舉人票不過11張,對拜登與川普的勝負并不起決定性作用,但該州選情戰略地位特殊,因而其選舉結果的意義非同尋常,
選情膠著 拜登“贏者通吃”
一是因為亞利桑那州歷來都是共和黨的競選堡壘,最近70年來除當年的杜魯門拿下該州外,其余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都以失敗而告終;二是川普始終認為亞利桑那州是其堡壘的堡壘,即便其它州反水,這里也將固若金湯。為了保住亞利桑那,川普自競選以來先后7次親赴該州,甚至在美國疫情暴發的緊要關頭也不顧勸告,執意飛赴亞利桑那州舉行競選集會,看望當地選民,進行競選動員鼓勁,如果亞利桑那州變藍了,則意味著他輸定了,至少可以表明,拜登在全國贏得絕大多數選舉人票是拜登的勝選,而非欺詐舞弊所致。
川普及其競選陣營最不希望看到的結果,偏偏在這里發生了。亞利桑那的選票統計拖延了很長時間,直至臺北時間11月13日,還有1%的選票尚未統計完畢,但已經統計出的99%的選票顯示,拜登贏得49.4%共1,668,684張普選票,川普獲得49.1%共1,657,250張普票,按照“贏者通吃”的選舉規則,拜登奪得該州11張選舉人票,決定了勝負,川普只能長嘆一聲,
在剩余的1%選票中,也許拜登與川普都會各得一些選票,但川普要翻盤,估計不大可能了,即便只比拜登少0.1%的選票,也將是拜登“通吃”。
若最終川普不敵拜登,無疑會很傷心,也很窩囊,但仔細分析,拜登的勝出抑或川普的敗選,都不是偶然的。亞利桑那州的選情,可謂此次美國大選的真實縮影與折射,因此無論是對川普還是拜登而言,都有值得深思總結之處,
“小泉”亞利桑那:曾經屬于墨西哥
亞利桑那南面緊靠墨西哥,它是美國西部和山區州的一部分,面積在全美50個州中為第6位,人口大約排在第14位,州府和最大的城市是鳳凰城,亞利桑那是美國第48個宣告成立的州,于1912年2月14日取得州地位,歷史上它曾是新西班牙阿爾塔加州領土的一部分,1821年成為獨立的墨西哥的一部分,墨西哥在美墨戰爭中戰敗后,于1848年將大部分領土讓給了美國,
資料圖片:在加利福尼亞州與亞利桑那州州界,一塊印有亞利桑那州州旗的標識牌立在公路旁,(來源:新華社)
亞利桑那州原本主要是美洲原著民部落地區,其名稱據說來源于西班牙語,意為“小泉”。在很長時間里,這里的人口較少,但二戰后隨著住宅和商業的大發展,亞利桑那的人口大量增長,1910年該州人口僅294,353人,1970年后成倍擴大,每10年的平均增長率約為20%,本世紀以來,該州的人口增長更加可觀,南美地區國家以及美國加州、猶他州、內華達州等周邊一些州的居民,紛紛遷徙到亞利桑那。外來移民的大量增加引發當地不滿,使該州成為川普反對外來移民的重鎮,其政策主張也受到了當地保守勢力的支持,
川普不敵拜登:四大原因
作為共和黨的長期堡壘,此次選情出現關鍵性變化,據分析主要有四大原因:
其一,亞利桑那的人口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方面當地居民被大量外來居民稀釋,從加利福尼亞州和伊利諾伊州等州涌向亞利桑那州的選民近年來激增,傳統上支持共和黨的當地居民比例大幅減少,另一方面在美國接連發生非裔等少數族裔遭虐殺和歧視等嚴重事件后,引發當地越來越多的拉丁裔人口傾向于民主黨,人口結構和選民政治傾向逐步轉向藍色,州府鳳凰城及周邊地區的情況尤甚,該州近60%的人口居住在這一帶。
其中馬里科帕縣是美國發展最快的縣,在過去20年里已經變成了一大片繁華的大都市中心,被陽光炙烤的新社區和熙熙攘攘的購物中心鱗次櫛比。商業化和人口大流動沖淡了當地的傳統保守色彩。
其二,民主黨自2016年競選失利以來,把爭奪“紅州”作為其重要戰略,將奪得亞利桑那州作為重點經營,馬里科帕縣民主黨主席斯拉格戈基透露說,他領導的馬里科帕縣為民主黨參議員馬克·凱利和喬·拜登勝選早早就做了精密組織策劃,“在馬里科帕,我們承諾動用我們的所有資源,聯系全州有色選民、婦女和傳統上代表性不足的群體,事實證明,我們的策略是有效的”。
結果,拜登成為了自1948年哈里·杜魯門獲勝以來,第二位贏得亞利桑那州選舉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民主黨人夸耀說,他們的勝利建立在亞利桑那州基層組織嚴密的工作基礎上,其中許多組織團結在反對打擊移民的人士周圍,重點是爭奪該州不斷增長的拉美裔人口,這些人反對川普的強硬移民政策。民主黨基層組織在那里注冊了“SB 1070”,這個組織是外來移民和民主黨選民團體團結一致的“催化劑”,并在今年展示了“建立集體力量”行動,僅2018年以來,該組織就注冊了4.4萬名骨干選民,今年該組織給亞利桑那州的選民打了130多萬個電話,向他們宣傳民主黨和拜登的執政理念,拉攏他們投拜登的票,
其三,川普得罪了亞利桑那州的政治元老麥凱恩。2018年去世的約翰·麥凱恩系軍人出身,曾是美國著名政治家和共和黨的重量級人物、新保守主義者,生前長期代表亞利桑那州,并曾作為該州參議員于2008年代表共和黨參選美國總統,麥凱恩過世前,是美國參議院僅有的幾位越戰老兵之一,戰爭經歷使他受到不分黨派的尊崇,但他卻遭到了川普的羞辱,
資料圖片:麥凱恩。(來源:新華社)
老資格的麥凱恩很看不起川普,兩人早在多年前就結下梁子,2016年,麥凱恩公開反對川普出任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而川普在2015年參選不久后便出言相譏,稱麥凱恩不是美國真正的戰爭英雄,因其在越戰期間曾淪為越共的戰俘。
麥凱恩反對川普的反移民和極端右翼和民粹主義政策,亦反對他主張改善和俄羅斯的關系,麥凱恩和黨內其他反對者一起,拒絕出席共和黨在2016年7月舉行的全國代表大會,以抵制提名川普出任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當年10月,麥凱恩因不滿川普歧視和侮辱女性的言論,公開宣布不支持他參選總統。
2016年11月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后,仍記恨麥凱恩,沒有與其通話。川普入主白宮后,麥凱恩堅持強烈批評川普,尤其抨擊其主張改善和俄羅斯的外交關系,2018年5月,麥凱恩反對川普提名吉娜·哈斯佩爾擔任美國中央情報局長,當時麥凱恩已被確診患有腦癌,白宮官員因而在一次內部會議中對麥凱恩的反對稱:“沒關系,反正他快死了。”該言論遭到美國各界批評,事后白宮拒絕就此道歉,川普亦拒絕回應,麥凱恩因此更對川普仇恨在心,生前留下遺囑:他死后一定不能讓川普出席其葬禮,
拜登的勝利被認為“籠罩著麥凱恩的政治遺產”。川普的好斗和不尊重黨內元老的做法,在華盛頓不得黨內人心,在亞利桑那州激怒了麥凱恩的眾多崇拜者,麥凱恩的遺孀辛迪·麥凱恩公開站出來支持拜登,此事成為當地頭版新聞,引發輿論大嘩和對川普的民憤。
亞利桑那州共和黨前執行董事查德·海伍德等共和黨人認為,此次民主黨的勝利并不預示著該州政情已發生重大轉變,但反對川普已成事實。海伍德稱,目前亞利桑那仍是一個紫色的州,在歐巴馬執政期間看起來是紅色的,即使川普最終輸掉這個州,也不是“亞利桑那州的巨大變化”,而主要是川普在當地失去了民心。
其四,亞利桑那州疫情肆虐,民眾強烈不滿。民主黨人認為,他們在亞利桑那州具有競爭力的另一個原因是冠狀病毒,該病毒在整個夏天震動了亞利桑那,部分原因是州政府決定讓“居家令”在5月就到期,結果導致疫情不斷蔓延,大量人員染疫,僅馬里科帕縣就有超過16萬確診病例,3600人死亡。
一些傳統上支持共和黨的選民表示,他們轉投拜登的票,并非真心擁護拜登,因為他們還沒有看到拜登將如何領導美國抗疫,但他們已經看夠了川普應對疫情的滿不在乎,選民修多克對媒體記者表示,“川普對這個國家來說是危險的,在過去的4年里,共和黨人展示了他們的真面目……我只希望有一個中間派政黨”出來領導美國。CNN報道稱,對許多拜登的支持者來說,冠狀病毒是他們首先考量的投票因素,許多人經常把自己與這種流行病的親身慘痛經歷作為選擇支持拜登的部分原因,而因此指責川普。
亞利桑那州變了,美國其他一些州也變了,從深紅色變為了藍色,無論是漸變、暫變還是終變,都是在變,美歐媒體紛紛評論稱,拜登的勝選是川普自己造成的,無論對內還是對外走極端,終究不得人心,
來源:東方網·東方智庫
作者:周遠(東方智庫首席研究員)
編輯:顧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