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表面上造車,實則是為了顛覆網約車?

大陸各行各業的巨頭進軍汽車領域的消息早已是屢見不鮮了。在以科技雜貨鋪著稱的小米宣布它的千億級造車計劃還不到10天的時間內,大陸出行領域的巨頭滴滴也爆出了要下場造車的消息。

4月6日,據相關報道稱,滴滴正式啟動了它的造車項目,該項目將由滴滴副總裁、小桔車服總經理楊峻負責,目前滴滴為了進一步擴大造車團隊,已經開始從各家新能源車企挖人,值得一提的是,楊峻也是此前滴滴與比亞迪聯合發布的網約定制車D1的首席產品官。

其實滴滴入局造車并不是心血來潮,它想要“造車”的野心可以追溯到2018年提出的洪流戰略。

三年前埋下的伏筆——洪流聯盟

2018年4月份,滴滴的創始人兼CEO程維將大陸汽車圈內三十一家來自整車制造、零配件供應以及電池領域的行業巨頭召集在了一起成立了洪流聯盟。這三十一家巨頭可以說是占據了大陸汽車行業的半壁江山,而洪流聯盟則為滴滴拉起了一張關聯整個汽車供應鏈的巨大關系網,在小雷看來,這張關系網的建設正是為滴滴將來入局造車鋪路。


果不其然,在2019年11月,滴滴就和比亞迪合資成立了美好出行(杭州)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由比亞迪持股65%,由滴滴持股35%,一年之后,美好出行就正式推出了旗下的第一款定制網約車——D1。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正是洪流聯盟的成員之一,而美好出行的成立,D1車型的誕生本質上已經能夠說明滴滴正在參與造車。盡管D1這款車型的誕生從技術層面上來看是以比亞迪為主導,滴滴只是在設計和數據上提供了支持,但是從推出產品的時間點上來看,滴滴其實已經先百度、小米這些已經宣布造車的選手一步推出了量產車,

除了洪流聯盟這張巨大的關系網之外,滴滴在自動駕駛領域也有著頗深的造詣,這能夠讓它的造車大計在眾多造車新勢力中取得一定優勢。

滴滴造車的第二張底牌——自動駕駛

滴滴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部門,在2019年就已經獨立注冊了專門用于研發自動駕駛技術的新公司——滴滴沃芽,這家新公司在一年之后就與洪流聯盟中的北汽集團達成了戰略合作,并且僅僅用了5個月的時間就推出了由雙方共同研發的第一輛擁有L4級別自動駕駛技術的車型,

到目前為止,滴滴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在北京、上海、蘇州、合肥以及美國加州獲得了道路測試牌照,它在大陸外擁有超過100輛自動駕駛測試車輛,這些車輛在上海已經進入了常態化的載人試運營階段,從滴滴以往種種的行事作風就能夠看得出來,它的辦事風格相當高效。


滴滴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快速成長和它強大的后臺數據脫不開關系。眾所周知,路況的復雜多變性是現階段自動駕駛技術最難攻克的難關,而大陸又有著全世界最為復雜的道路環境。

記錄路況恰好是滴滴這類網約車公司的絕佳優勢,因為它每天都能夠通過出租車、網約車上搭載的記錄設備,獲取到大量的行駛場景和路況資訊。滴滴在一年的時間內就可以采集到近千億公里的數據,能夠給滴滴的自動駕駛技術提供足夠的數據支撐。

總的來說,普通的自動駕駛公司需要花費重金組建規模龐大的車隊來收集復雜的路況資訊,而滴滴每天都有一大堆用戶在給它上傳數據。翻出了能夠幫助滴滴完成造車大業的兩張底牌之后,我們再來看看它想要造出什么車?

滴滴的造車大計

小雷認為,滴滴應該不會涉及傳統的私家車業務,因為私家車與滴滴共享出行的價值觀不符。要知道,作為一家主營出行業務的互聯網公司,讓消費者自己買車從來都不是滴滴想要宣傳的價值觀,

站在出行市場的角度上來看,自己買車的人越多,在平臺上打車的人就會越少,而滴滴此前的種種言論都表現出了想要通過共享出行來改變消費者自駕出行的出行習慣,所以傳統的私家車業務顯然和滴滴共享出行的主營業務互不相容,


目前,滴滴出行主要是采用與全國各地的租車公司合作,通過租車的方式來實現讓沒有私家車的司機也可以在平臺上接單,租車的方式雖然能夠有效降低滴滴司機的入行門檻,但是隨著網約車平臺逐漸增多,競爭壓力變得越來越大,這種合作模式的成本也逐漸在上漲。

如果滴滴能夠發展成為像曹操專車、如祺出行這些直接和車企相關聯的出行品牌,那么它的運營成本就會大幅降低。另外,滴滴作為大陸第一家網約車公司,它對自己的老本行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它打造出來的汽車勢必也會更加符合網約車的需求。

至于滴滴到底想要造出什么樣的車?其實滴滴的創始人程維曾經在D1的發布會上就已經表露過了,而程維的這個說法也佐證的小雷的想法。

程維表示:D1這類網約車還會繼續不斷的迭代,其后還會有D2甚至D3車型的出現,保有量將會超過100萬輛。所以,小雷認為滴滴即便是造車,那也是為了更好的為它的出行業務服務,它可能以D1為參照模板,為了提升滴滴司機和乘客的體驗,打造出更多專屬于出行市場的智能網約車。另外,滴滴此前一直在研發的自動駕駛技術未來也將應用在它自家的智能網約車上。


如果共享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相結合,那么它們之間將會產生驚人的“化學反應”。要知道,我們在打車時產生的大部分費用都是司機的勞務費,如果共享汽車采用了無人駕駛技術,那么司機這部分運營成本就完全可以節省下來,從而大幅降低乘客的打車費用,這么一來,滴滴或許能夠徹底變革出行市場,

滴滴一直都有造車的野心,并且它早就對此進行了布局,在自動駕駛領域更是造詣頗深,但是整車制造是一個重資產行業,并不是拉一張關系網,研發幾年自動駕駛就能夠搞得定的。那么,在整車制造方面涉足不深的滴滴它會采取什么方式來造車呢?

很顯然,滴滴并沒有造車底蘊,它如果想要從零開始,并且完全依靠自己來造車的話成本就會非常高,要知道,這些年投入上百億造車而不得的造車新勢力比比皆是,所以小雷認為它不太可能自己造車;而是會通過洪流聯盟帶來的關系網,與洪流聯盟中的車企展開合作。


滴滴很有可能會延續D1的模式,也就是由它來負責自動駕駛以及設計方面的相關工作,讓洪流聯盟中的車企來提供代工服務,在洪流聯盟的眾多車企當中比亞迪最有可能繼續成為滴滴造車的合作對象,因為它們此前已經有了一次成功的合作案例,并且比亞迪旗下主打性價比的E平臺也符合滴滴產品的調性,

總結

從造車的野心上來看,滴滴和其他跨界造車的新勢力一樣對汽車領域覬覦已久,從造車的目的上來看,滴滴和其他跨界造車的新勢力又有所不同,因為它并不是單純為了造車而造車,

在小雷看來,滴滴之所以入局造車,除了想要壓低出行平臺運營的成本之外,主要是想要盡可能的讓共享出行的載體更加符合共享出行的需求,以此來徹底變革未來的共享出行而已,

注:本文素材來源于網路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