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第三帝國時代的國防軍閃擊西歐,怒懟美蘇,鼎盛時期幾乎打遍世界無敵手,但就在不到20年前,作為其前身的魏瑪國防軍還曾小心翼翼地設想如何防御捷克、波蘭、法國,他們自己都覺得打不贏戰爭,哪怕對手是法軍,
著:詹姆士·S·科魯姆(James S· Corum)
譯:張賢佳,周思成,張大衛
20年代初期的各種危機、德國大陸的政治動蕩,以及魏瑪國防軍早期的混亂處境使得任何嚴肅的戰爭計劃(的擬定)變得不可能,1919年至1923年間,各種類型的戰爭計劃基本上都是臨時根據特殊情況制定,比如在1919年至1920年,與捷克的戰爭一觸即發之時,各地的司令部制定了一些計劃,以確保東薩克森免遭入侵。不過,德方可調動的小規模部隊——一個加強旅和一些炮兵、摩托化兵部隊——只能夠遲滯(而非阻止)捷克軍隊的進攻,
1923年魯爾危機期間,位于柏林的魏瑪國防軍司令部制定了一些計劃,防范法軍從魯爾進一步向柏林挺進,但就算是國防軍司令部的計劃,它們至多也是一些臨時應付之作——制定動員次序,組建預備役部隊,儲備武器,以及制定防守威悉河的計劃。國家榮譽和信用要求一旦法軍繼續前進,德軍就必須抵抗,但在5月,馮·塞克特告訴本國總理古諾,該年年末又告訴新任總理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不要指望擊敗法國人,甚至是守住一條防線。總的來說,馮·塞克特一邊在準備武裝抵抗,一邊支持以外交手段解決軍事危機。
盡管國防軍20年代最首要的戰略是避免戰爭——因為打起仗來他們必然戰敗——德國軍隊卻被迫制定長期的計劃,建立一支基干隊伍,為大規模重整軍備奠定基礎,1922年,馮·塞克特告知政府,完全聽從協約國的要求無異于坐等國防軍末日降臨,本國軍隊將淪為一支邊境警察部隊,而德國相當于完全不設防。國民政府同意了這一觀點。因此,從1922年開始,政府一直支持國防軍的秘密武裝政策。1923年的危機和德蘇合作的成功,也只是更加堅定了政府的決心。
(上圖)漢斯·馮·塞克特在一次軍事演習中
魏瑪國防軍的長期戰略以四個規劃為基礎:(1)創建一支強有力的基干軍隊;(2)準備一支預備役部隊;(3)為擴軍制造足夠的武器,準備好工業方面的戰時動員;(4)協助訓練和裝備蘇俄軍隊,
所有這四個規劃都取得了一定成功。德國人在創建一支強有力的基干軍隊方面獲得了最大的成功,在設立預備役部隊方面成效最小,從1922年直到魏瑪共和國壽終正寢,通過同時且不斷推進這幾項措施(即規劃),國防軍的軍事實力得到了不斷鞏固,德國在歐洲的處境也不斷改善。但不能說魏瑪國防軍對魏瑪共和政權持友善態度,事實上,軍隊成了“國中之國”,不過,德國政治家中的佼佼者(特別是施特雷澤曼)認識到了本國的國際威望和影響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軍事實力,因此支持國防軍的擴軍和提升戰力計劃,1926年末,馮·塞克特離開舞臺,威廉·海耶(Wilhelm Heye)將軍接手指揮國防軍;1928年,威廉·格勒納(Wilhelm Groener)被任命為國防部長,政軍雙方實施的合作也比之前更可靠了,
長期的戰略計劃要求一個穩定的政府,以及紀律嚴明、政治忠誠的軍隊,但直到魯爾危機之后,在1924年,德國才真正獲得政治和經濟的穩定。如今,國防軍才真正可以說是一支紀律嚴明、組織得當且訓練有素的軍隊。在魏瑪共和國的戰后和平歲月之初,德國的戰爭計劃最終摒棄了之前帶有即興色彩的手段,而變得更加完善和實際。到20年代中期,國防軍作為一支軍事力量才算是羽翼豐滿。
盡管國防軍設想中的戰爭基本上都是防御性的,但它對波蘭的戰爭計劃帶有機動防御的色彩,強調反擊,因為國防軍相信進攻是一種優勢作戰方式,同時這也是因為受到協約國對德國方面永備防御工事的限制,根據1923年之后馮·塞克特針對波蘭的戰爭計劃,德軍將集中兵力,力圖通過一次大的鉗形攻勢包圍任何進入德國的波蘭軍隊,1914年,德軍在坦能堡戰役中以少勝多,成功包圍和擊潰了俄國第2集團軍。這是魏瑪國防軍最喜歡研究的戰例,主要是因為這場戰爭的經驗可以原封不動應用到波蘭對德國的入侵戰爭中,協約國也迫使德國采取機動防御,因為他們禁止德軍在東部邊境筑壘,只允許德方維持東普魯士柯尼斯堡附近少數老舊的要塞。如果1919年之后,德國被允許在邊境筑壘,大量資金和主要的軍事資源就很可能會投入針對最令德國人憎惡的波蘭方向的防線修筑中,德國也可能因此發展出一條“馬奇諾防線”,作為自身戰略和戰術。最終,德國確實在東普魯士建造了一些混凝土要塞和陣地,但這些要塞更多地適用于為機動防御提供支持,與法國式的防線存在明顯不同,
20世紀20年代針對波蘭的戰爭計劃表明了德軍對于進攻意識的明顯青睞。部隊局中有些軍官甚至認為,馮·塞克特制定的對波戰爭計劃——也就是打一場機動的坦能堡戰役——太過保守,部隊局局長馮·哈瑟(Von Hasse)少將相信,最佳的軍事解決方式是進攻波蘭。但1928年冬季的兵棋推演提供了一個悲觀的前景,在這次推演中,德軍面對波蘭人的進攻,最終丟失了領土,另一方面,1928年在東普魯士進行的集團軍演習卻取得了成功,入侵的波蘭軍隊在德軍的運動戰役中被包圍殲滅,1928年,部隊局下令與海軍聯合開展一項研究,考慮在戰爭時期對波蘭的格丁尼亞港口發動進攻。部隊局人員和海軍軍官圍繞這項研究產生了激烈的爭論,多數人都認為這種進攻代價慘重。不過,既然下令進行這項研究,也就證明了國防軍司令部正在考慮對波蘭采取更加積極的攻勢策略。
(上圖)漢斯·馮·塞克特,1920~1926任國防軍總司令
相反,直到30年代后期,德國針對法國的軍事計劃幾乎完全是防御性質,除了控制薩爾蘭和萊茵蘭,德國在西邊沒有領土野心,另外,對法軍這個裝備更好的龐然大物發起進攻,德軍認為這無異于自尋死路,因此,涉及法國的一切軍事計劃都強調機動遲滯戰斗,目的在于遲滯法國人的進攻,并最大限度造成法軍傷亡,德國人希望這個計劃能夠為本國軍隊在東線擊敗波蘭,并且為尋求外交解決贏得時間。
編輯:童星
本文摘自《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