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總是失敗是怎么回事?也許并不是因為你的能力不行!

大家好,這里是小播讀書,接下來一系列文章,我會為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人生的智慧”,我主要結合兩本好書:一本書是心理學家喬丹彼得森的《人生十二法則》,一本是哲學家叔本華的《人生的智慧》。這兩本書都是我在年初疫情期間看過的,非常經典的好書,

愛因斯坦說,叔本華有句名言:人能夠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這句話在我年輕的時候啟發了我,并且不斷地在人生艱難的時刻成為我和許多人的慰藉以及忍耐的源泉,


而《人生十二法則》這本書,可以幫你解決人生中十二個非常重要,但是我們經常忽略的難題,比如

我總是失敗怎么辦?

我總是委屈自己滿足別人怎么辦?

我最好的朋友墮落了怎么辦?

我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怎么辦?

我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怎么辦?等等,

當我們遇到這樣的人生問題時,大多數人可能想想就算了,但是作者喬丹彼得森并沒有這樣,他在出這本書之前,他把這些問題貼到了國外一個非常火的問答社群上,和網友們一起探討,然后最終將內容整理成為了現在這本書,好了,話不多說,讓我們先來聊聊第一條法則:獲勝的龍蝦,從不低頭,

這一條你一看會覺得很奇怪,作者想表達什么呢?其實,作者想借用龍蝦之間的斗爭,來告訴我們,保持自信有多重要,當然這不是一句雞湯,而是有實實在在的腦科學理論作為基礎的,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龍蝦之間的戰斗,龍蝦的領地意識很強,當他們的領地遭受到其他龍蝦侵犯的時候,一場戰斗就會展開,兩只龍蝦之間的爭斗分為四個階段:

首先,雙方會揮舞它們的鉗子示威,并且像拳擊手一樣前后左右移動,同時還會噴射液體交互資訊,通過這種方式告訴對手自己的體型、性別和健康程度、戰斗力以及情緒狀態等等。這個階段它們并不是真的動手,這時候如果自己感覺實力不如對手的龍蝦會不戰而退。如果雙方都不肯退讓,就會進入第二階段,兩只龍蝦會拼命抽打觸須,一只龍蝦前進,另外一只后退,然后這樣來幾個回合,如果感覺實力不如對手或者膽小的龍蝦就會撤走,如果這個時候還是僵持不下,那么他們的爭斗就會進入第三個階段,兩只龍蝦會地伸出鉗子,兇猛地攻擊對方,試圖將對方掀翻在地,但不會真的致對方于死地。經過這樣的幾個回合,實力較弱會逃走,如果這個時候還是實力相當,那么兩只龍蝦就會進入殊死搏斗的第四階段,這個階段,兩只龍蝦會用鉗子夾住對方的腿、觸須等身體重要部位,目的就是要致對方于死地。沖突升級到這個地步,通常勝負很快就會見分曉,失敗的龍蝦往往會喪命,

這場龍蝦大戰就這樣結束了,但是真正有意思的是后來發生的情況,首先,戰敗的龍蝦不論之前多么兇猛,接下來都會失去斗志,意志消沉,甚至不愿意和曾經的手下敗將戰斗了。很明顯,龍蝦的自信心受到了致命的打擊,這種狀態會持續很長時間。為什么會這樣呢?


科學家研究發現,遭遇失敗的龍蝦,不僅僅是身體上受到傷害,更重要的是,龍蝦的大腦被徹底重構了,讓它們更能夠適應自己“卑微”和“失敗者”的角色,勝利的龍蝦大腦會分泌更多的血清素和更少的章魚胺,通過這兩種神經遞質,獲勝的龍蝦會表現出自信滿滿,趾高氣昂,強勢的雄性龍蝦不光通過挺拔和自信的姿態得到了最好的住所和食物源,還占有了絕大多數的異性資源;而失敗的龍蝦正好相反,大腦會分泌更少的血清素和更多的章魚胺,這讓它們不那么自信,畏懼困難和挑戰。為了驗證效果,實驗人員給戰敗的龍蝦注入血清素,發現,它們的身體就會更加舒展,然后會再次去挑戰之前的勝者,表現得自信滿滿。

看完龍蝦的例子,你是不是覺得這和人類社會是類似的,當我們獲得一次勝利之后,就會感覺信心滿滿,而遭遇失敗之后就會垂頭喪氣,你可能僅僅是心理作用,但其實這是由生理決定的,“勝利者”的姿態會讓大腦分泌更多讓你更加自信的神經遞質,會讓你更加愿意,去挑戰更強大的對手,贏得更多機會,從而進入正向的循環,甚至出現贏家通吃的局面,所以我們看到了,在人類金字塔頂端1%的人口和底端50%的人口擁有一樣多的財富,世界上最富有的85個人和最貧困的35億人擁有同樣多的財富,


在人與人的社交關系中,如果你垂頭喪氣、萎靡不振,那么你也會感到自己渺小和挫敗,而別人的反應更會放大你的這種感覺,心理反應還會引起大腦的變化。人和龍蝦一樣,都會根據身體姿態來評估彼此,如果你顯得失敗,那么別人也會把你當失敗者對待;如果你筆挺站立,人們也會用不一樣的態度對待你。因此,謹慎對待你的體態,別再低頭徘徊,挺胸邁步,直視前方,敢于冒險,這樣你的神經通路,才能充滿血清素,自信的力量遠比想象的要大很多,就像獲勝的龍蝦一樣:永不低頭,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后面我將繼續分享更多人生的智慧,如果喜歡我的內容,請關注“小播讀書”,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這句話我聽人說過,怪我不了解,輕易的結束了

  2. 每個人都要學會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