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風箏,很多人可能都會想到山東濰坊,那里確實是舉世聞名的世界風箏之都,也是大陸風箏文化的發祥地,國際風箏聯合會的總部都設在里那里。但是,早在1993年,大陸風箏協會就將“全國風箏之鄉”這頂桂冠戴在了另外一座城市的頭上,那就是——陽江,
陽江位于廣東西南部,緊鄰珠三角,扼粵西要沖,作為“南國風箏”的發源地,陽江是能與濰坊齊名的,所以坊間素有“北濰坊、南陽江”的說法。
陽江的風箏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到了宋代,當地開始流行在重陽節放風箏祈福的習俗,但風箏在陽江絕不止是娛樂,它還曾被用于傳遞軍事情報。
2005年,陽江風箏被廣東省政府批準為第一批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要深入了解這種特別的工藝品,不妨前往陽江風箏博物館。
陽江風箏館建于2003年,占地約700平方米,里面收藏展示了陽江最有代表性的風箏,我們能在此快速領略到陽江風箏文化的精髓和風采,還能洞悉陽江風箏文化發展歷程,
陽江風箏館共分三個展區,分別是陽江特色風箏展區、陽江歷屆風箏賽事圖片展示區和陽江風箏歷史淵源展示區。風箏館館藏非常豐富,共收集展出56個風箏品種,而且,所有展品全部出自廣東省省、市風箏傳承人之手。
陽江風箏的特別之處是“花草鷂”,這種風箏品種最多,它包括花草魚蟲、鳥獸動物和人物圖像,被陽江人稱為“紙鷂城”,
龍頭蜈蚣風箏是陽江風箏代表之一,最長據說超過100米,這種風箏的特別之處在于每一個圓片都是一個獨立的風箏,當它們飛上天空時,霸氣四射,又萬分靈動,
但要說最具特色的陽江風箏,那還得是“靈芝”。這種風箏外形呈橢圓形,頂上是一片白云,下面是一只口含靈芝草、活蹦亂跳的小鹿,靈芝風箏的頂端有一根很薄的涂油藤片,接在弓架上張開,在空中會發出“汪汪”之聲,方圓數公里都能聽到它的鳴叫,
靈芝風箏有很多變種,如“蓮花荷葉”等,1990年,在第七屆國際風箏大會上,根據民間傳說《白蛇傳》的故事扎制而成的陽江“靈芝”風箏被評為“世界十絕風箏”之一。
在一樓看完各種造型獨特的風箏后,還可以上到二樓,那里有一個風箏制作區,運氣好的話,還能在此遇見傳承人,跟著他們學習陽江風箏的制作過程,
我們當天遇見的梁老師,他父親也是一個風箏制作好手,他自己8、9歲就開始學習,如今又將這門手藝傳給了女兒,可以說風箏就是他們家的家傳之物,
梁老師告訴我們,陽江風箏的制作工藝其實并不繁瑣,但要做出一個完美的靈芝風箏,還是很考驗一個人的技術的,而他親手做的靈芝風箏,一個大概可以賣到600塊。
現在的人天天玩行動電話,頸椎或多或少都有些問題,沒事放放風箏,抬頭望天反向鍛煉下脖子,倒是一個又好玩又鍛煉身體的好辦法,所以,我果斷買了只頸椎病克星——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