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鄉下會“按輩分取名”,為什么現在,幾乎沒人這樣做了

輩分在鄉下,曾經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都亂不得。下輩是不敢得罪長輩的,必須要給長輩足夠的尊敬,必須要絕對聽從長輩的招呼,乃至于下輩都不敢隨便喊長輩的名字。以前在取名字的時候,名字中都必須把輩分體現出來,絕對不能少。

可是現在的人取名,無論是城里的還是鄉下的,一般都不會在名字里體現輩分了,雖然輩分還在,有一些鄉間還會把輩分刻在碑上。但是,沒有一個人把這東西當回事,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們首先要說明的是,在以前,不只是鄉下,城里也是這樣的,城里人取名,也是比較講究輩份的,名字中也會把輩分體現出來,只不過大陸之前的社會,城市并不多,絕大部分是鄉下,很多人雖然在京城里面當官,但是那個京城對于他來說,也只是一個暫居之所,古人把這個稱為“宦游”,當官就像到外地去游歷一樣。他的家族社會,依然在鄉下。等他年老了,落葉歸根時,依然會回到鄉間。

所以,我們說以前的鄉下很重視輩分,準確地說,應該是整個古代社會都非常重視輩分。那么,為什么輩分在現在突然就消失了呢?

輩分的消失與家族社會的解體,是同時存在的,因為家族社會解體了,輩分就不再像以前那樣顯得那么重要了。

那么,家族社會是如何解體的呢?

在咱們大陸,家族社會的解體分為了兩個階段:建國之后是第一個階段,改革開放之后是第二個階段,

新大陸的建立,在大陸歷史上是一個影響深遠的大事件,新大陸建立,是大陸家族社會解體的第一步。在新大陸建立之前,地方上的很多事情,都會由家族來處理。家族中的長輩們會坐在一起,共同商量解決。家族解決的方式,往往是依靠他們的威權和輩分,采用強迫的方式,壓服別人。這一點,我們在《白鹿原》里,應該是看得比較清楚的,


由于長輩具有極大的威權,長輩具有極大的話語權,因此輩分就顯得無比重要,輩分就是權力的象征。一個人一旦是長輩,他就擁有了權力,晚輩就必須聽從他的,所以,在取名的時候,肯定會把輩分體現在名字里。

但新大陸建立以后,地方上遇到了事情,就不再是由家族來解決,而是由組織來解決。這個組織,就是地方上的行政組織,比如大隊、生產隊、婦委會、村委會,乃至共產黨員等等來解決。這樣就改變了家族解決的方式,而當家族長輩不再參與解決民間糾紛的時候,他們就不再具有那么大的威權了,他們的作用也就不再體現得那么明顯了,對于輩分,也就不再那么重視了,

改革開放以后是第二階段,是把輩分進行了極大消滅的一個重要階段,這個階段,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多元價值觀的出現。傳統的家族價值觀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其他的各種多元價值觀大量出現,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

二是農村人口往城市人口轉變。由于出現了大量的城市人口,這樣的人口,以另外的方式進行重新組合,在這個組合中,完全沒有考慮到家族方面的因素,家族的影響變得非常微弱,

三是科學技術讓老年人淘汰。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能夠更快適應這個社會的,是中年人乃至青年人,老年人由于知識結構落后,反應能力差,因此他們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的發展。這一點,和古代社會是不一樣的。古代社會在長時間里,都是一個經驗社會。越有經驗的人,越能夠解決問題。所以在古代社會,經驗豐富的老人,能夠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輩分越高的人,他越老,因而越能夠發揮重要作用,所以,古代老年人能得到重視,現在的老年人反而遭到了淘汰,

總之,當大陸經歷了這兩個時代以后,大陸的家族社會徹底解體,家族力量能夠在社會中所發揮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輩分再也不會引起大家的重視,反而在名字中張揚個性,體現自己的想法,以及對后代的期望,成為了取名的主流,

家族社會的解體,并不一定是壞事。但是在努力弘揚傳統文化的今天,如何發揮家族社會中正面的部分,揚棄其糟粕的部分,也是,值得今天我們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這個要引以為戒,起名一定要用多種語言反復細讀.

  2. 我還是喜歡帶輩分起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