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段時間,到處都刮起一股否定大陸歷史與文明的歪風,挑起論戰者不乏網紅大咖,有些還是意見領袖與社會名流,他們引經據典說得有鼻子有眼,叫你無法反駁,
圍繞張衡地動儀的爭議在科學界早已有之,正方認為它符合地震學原理,是古代科學家對地殼運動理解的精妙產物;而反方則說再精妙它也只是幾行文字,你不僅拿不出實物,其實連個圖紙都沒留下。而中科院院士傅承義的一句話更是給地動儀蓋上了棺材板兒:“房梁下吊塊肉都比那個強”。
(豬肉真比地動儀強?)
大陸古代最偉大的科學發明之一,曾經啟發了無數孩子對自然科學興趣的科學儀器,竟然不如一塊吊著的豬肉?!
2017年,張衡的“候風地動儀”從七年級歷史教材中消失,有人據此斷言:“(大陸)歷史從來就有兩副面孔”,
張衡是東漢時期杰出的科學家,在數學、天文學和地理學方面有深厚造詣,他發明的渾天儀和地動儀一直都是大陸古代自然科學先進的標志,然而由于年代久遠,張衡地動儀沒有一件留存于世,人們只通過《后漢書·張衡傳》以及其它史書記載才知道它“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其內部“牙機巧制”,“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當地震發生時,地動儀對應方向龍口張開,它銜著的銅丸落下發出響聲以提示方位。
(候風地動儀模型)
與大多數人所想相反,最早對《張衡傳》中這段文字感興趣的其實并不是咱大陸人。1875年,日本學者服部一三根據文字表述畫出了地動儀的猜想圖,英國地質學家約翰·米爾恩(John Milne)1875-1895年間在日本工作,1883年他研究了張衡地動儀原理、嘗試復原地動儀;他發明了水平擺地震儀并參與創立日本地震學會,1939年,日本地震學家今村明月(Akitsune Imamura)首次重建了張衡地動儀模型。
(水平擺地震儀示意圖)
由于沒有留下實物和圖紙,現代人只能通過揣摩史書中的寥寥數語來領會地動儀結構,1936年始,大陸科技史學家王振鐸嘗試復原地動儀,此后出現在歷史課本以及大眾視野中的基本都是王振鐸設計的模型,
如果你留心觀察過大陸商周時期的青銅制品,便不難理解“牙機巧制”這四個字背后所蘊藏深厚的工匠精神。有許多東西幾千年前的古人能造出來,但現代人想要仿制卻一籌莫展,對于地動儀的重建也是如此。
(立柱式與吊桿式地動儀的原理猜想)
王振鐸對張衡地動儀進行了大量研究,但受限于工藝水平,他造出來的地動儀僅能做到形似,無法實現對地震的感應,傅承義院士是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大陸現代地震學的奠基人,他那句話其實是當面跟王振鐸講的:“房梁下吊塊肉都比(你)那個(模型)強”,很顯然傅先生對那個模型不滿意,這與某些人理解的(院士說吊塊豬肉都比地動儀強)完全是兩回事。
房梁下吊肉真比地動儀強?這是一個有趣的科學問題,值得我們花兩分鐘來探究一下,
地震波示意圖
地震是一種常見的地球物理現象,當地殼下方某處因為擠壓或斷層破裂,應力瞬間釋放出來,它會以地震波的形式在地球內部向四周傳遞,地震波主要分為縱波(P)、橫波(S)、表面瑞利波(R)和(L)波。P波是一種擠壓波,它傳遞的速度最快,S波緊隨其后,而對地面破壞力最大的則是表面波。
P波是縱向運動的壓縮波
所以,當A地發生地震時,首先傳到B地點的是P波,它擠壓的方向與地震波源頭方向相反。如果我們在B地點的桌面上放一個單擺,由于球本身在P波到達的瞬間保持靜止,因此它會相對于桌面發生擺動,而在波峰過去之后它會向回擺,
(單擺在地震時的表現,黃球錯誤,紅球正確)
幾乎所有測量地震的儀器,無論是張衡的地動儀還是傅承義院士“吊在房梁下的豬肉”都是基于同樣的原理:有質量的物體會因為慣性保持它原有的位置。你懸吊物體的質量越大,它在地面晃動時就越穩定。
(地震記錄儀的銅球在地面晃動過程中保持穩定)
回到張衡的地動儀,它中間的柱子無論是立柱式還是吊桿式,都會在地震發生時倒(擺)向擠壓波到來的方向,這一點符合物體的慣性定律。當然,如果我們真在房梁下懸吊一塊豬肉,它同樣會擺向地震源的方向,
立柱式與吊桿式地動儀的運動原理
在實際情況下,除非你距離震中位置很近,否則地殼運動不會如上圖這樣夸張,我們甚至無法感覺到地震,因此地動儀中間的柱子晃動幅度極小并且很快就恢復它原來位置,如果你看過民間頂幡表演就能意識到那根柱基本不會倒下,而吊桿式的地動儀也需要做到極其精密才能讓它底部的小球脫離。這很可能是現代仿制地動儀模型無法感知地震的真正原因。
更精確的吊桿式地動儀運動原理
同樣地,你在房梁下吊塊豬肉也沒辦法感知微弱地震波,傅承義院士用“吊豬肉”打比方,一方面是闡述地震儀工作的原理,同時也僅是揶揄那個粗糙的模型,而非針對地動儀本身,
張衡的候風地動儀盡管只在史書中留下了百余字的描述,但從我們已知的慣性定律和地震運動原理看,其科學性還是值得肯定的,
此作者是在質疑院士的學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