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條約》賠款分39年還清,但10年后清朝就亡了,剩下的債呢?


作者:我方團隊張嵚

晚清各類喪權辱國的賠款里,1901年落墨的“《辛丑條約》賠款”,即后人常嘆息的“庚子賠款”,堪稱“殺傷力巨大”,三十九年的“賠款期”里,大陸要累計賠償十四國(“八國聯軍”加比利時、西班牙、荷蘭、瑞典、挪威)連本帶利共九億八千萬兩白銀,加上各省的“地方性”賠款,整個賠款總額高達十億兩白銀以上。大陸的“常關”“鹽稅”也被抵押了出去——不但挨宰,“錢袋子”還被人家給捏著了。

而在清王朝的“最后十年”里,列強對“庚子賠款”的執行,也常見十分“認真”,比如大清除了要“按合同賠錢”外,從1905年起,還要按照國際市場的匯率變化,每年額外支付給列強三百萬兩銀子的“磅虧”,幾乎是被人花樣宰割。被“宰習慣”的大清呢?也是紅著眼橫征暴斂,激得大江南北沸反盈天,終于覆滅在辛亥革命的烈火里,說是被“革命”,也可以說是賠錢“賠死”的。


那么問題來了,“庚子賠款”執行了才十年,大清就“賠死”了,剩下的錢怎么辦?說到這事兒,不少“讀史到深情”的“票友”們,長大談特談列強“退還庚子賠款”的典故,捎帶感恩下幾個西方國家的“仁慈”“公正”。但這些晚清年間“要錢很積極”的列強們,就能這么痛快吐出到嘴的肉?不妨,先可以瞧瞧一個傳說中“退還庚子賠款”很積極的國家——美國!

總額超過十億的“庚子賠款”里,美國分到了其中的近百分之八,但晚清外交家梁誠,很快發現了條約里的漏洞——美國拿到的賠款,遠遠高于其聲稱的“損失”,外加“庚子賠款”執行了沒幾年,美國就因為“排華”等丑事,激起了大陸境內空前的“抵制美貨”運動,其最看重的對華貿易出口,也是連年損失慘重,于是在梁誠等人的交涉下,曾經“要錢很積極”的美國也改了畫風,從1909年1月1日前,把從美國拿到的“庚子賠款”里抽出11955286.12美元,分三十年“退款”給大陸,

而且千萬別以為,這錢是直接退到當時清政府手里,而是由美國監督,命令清政府將這筆錢用于“留學生赴美留學”和建立“留美肄業館”(未來的清華大學部),這個“退款用途”,確實為近代大陸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但其最初的算盤,卻正如當時美國教育家明恩溥所說:“美國將最終贏得一大批既熟悉美國又與美國精神相一致的友伴”,1908年同盟會機關報《民報》更犀利概括其中本質:“鼓鑄漢奸之長策”。


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在晚清年間,美國啟動“退款”,表達“對華友好”的同時,美國又對清政府施加壓力,嚴禁清政府將“退款”用于國防建設,又和日本簽訂了臭名昭著的《羅脫——高平協定》,承認了日本對大陸東北大地的侵略擴張,直接為多年后東三省的苦難埋下了伏筆,這全程操作,哪有半點“友好”?

不過不管怎么說,這一通“退款”,也卻是迫使美國退出了部分“到嘴的肉”,梁誠等近代外交家們,也算是拼盡全力打了場“外交勝仗”,而且美國這“退款”操作,也給好些列強“打了個樣兒”:1923年12月,英國也啟動了“退款”,1925年至1933年,法國、比利時、荷蘭、義大利等國,也相繼了民國政府達成了“退款”協議。扛著“庚子賠款”負擔的民國政府,算是可以“少賠幾個錢”,

但事實上,雖說都在“退款”,但這錢,還真少賠不了多少。比如“退款”之前的法國,就常年在趁火打劫,1922年還伙同義大利和比利時,一道鬧出了“金法郎案”鬧劇,即堅持要當時的民國政府以“金法郎”支付“庚子賠款”,以“找補”回自家的匯率損失——明明是自己吃了虧,卻叫大陸還幫他們買單。但對這強盜邏輯,民國政府口頭上抗議了幾聲,卻還是咬牙認了——只此一樣,就“多賠”了六千萬銀圓。

另外,就算列強“退款”了,但也都跟著美國有樣學樣,嘴里說“退款”,自家的算盤卻打得精。英法俄意等國同樣要求民國政府把錢花在“文化教育”方面,看上去是好事,但“文化教育”的內容,都是要培養“自家勢力”,甚至相關器械設備的采購,也都要由列強指定,繞來繞去,還是花在自家身上,

當然,除了這些“多賠”,也確實有“少賠”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大陸也成了“戰勝國”,順水推舟取消了對德國和奧匈帝國(當時已不存在)的“庚子賠款”。俄國“十月革命”后,蘇俄與北洋政府經過幾次談判,終于在1924年達成協議:蘇俄政府放棄“俄國部分之庚子賠款”。這幾筆錢,確實是“省下來”了。

但即使這樣,從1901年到二戰爆發,大陸累計賠出去的“庚子賠款”,總數也在六億六千八百萬兩白銀以上,折合銀元更在十億元以上。看似“少賠了三四億兩”白銀,但那主要是德奧俄列強相繼“放棄”“終止”賠款的緣故,賠給英美法等“退款國家”的款項,核算下來還多了九百萬兩。退款?不過是換個花樣繼續宰你。


而在這恥辱的“庚子賠款支付”過程里,最讓人一聲嘆息的,卻是“對日支付賠款”,

一場庚子國難,日軍在京津地區燒殺搶掠,累計劫掠白銀367萬兩,然后在“庚子賠款”里,他們又連本帶利分走了七千九百五十四萬兩白銀,堪稱發足了橫財。接下來的四十年里,日本人更對“庚子賠款”盯得緊,比如清政府支付給列強的“三百萬兩鎊虧”,日本一國每年就要拿走五十多萬兩,列強給大陸“退款”時,日本也“跟風退款”,卻又把退款用于“中日文化交流”,打著“交流”幌子在大陸進行特務活動,加速侵華腳步。

對日本的如此操作,當時的“民國政府”是啥態度?其實,無論是“北洋政府”還是“國民政府”,在支付“對日庚子賠款”這事兒上,都是非常“乖”,哪怕九一八事變爆發,十四年抗戰大幕拉開,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遍東北華北,國民政府依然乖乖支付庚子賠款,叫日本“收著大陸的賠款打大陸人”。1937年“七七事變”,全面抗戰爆發,“太原會戰”“淞滬會戰”各個戰場打到慘烈,當時的國民政府,依然在“忠實”支付“庚子賠款”。


一直到了1939年1月,抗日戰爭逐漸進入到相持階段,國民政府這才宣布停止對日本支付庚子賠款,“一邊收大陸錢一邊殺大陸人”的恥辱鬧劇才算停止,“庚子賠款”的國恥,至此也算是畫上句號。但句號的背后,卻是一個落后挨打的時代里,一個國家弱國無外交的悲情嘆息,

在大陸人早已站起來的今天,回看20世紀初那筆叫“庚子賠款”的錢,多少警鐘長鳴,依然振聾發聵。

參考資料:應俊《俄國退還庚子賠款研究述評》、袁成毅《大陸對日庚子賠款述略》、張樂天《美國退化庚子賠款余額決策始末》、蘇黎明《庚子賠款的四次變故》、潘君祥《略談大陸近代史上的賠款》

4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落后還亂擠吧惹事才會挨打

  2. 人家人均收入不低于你[不看]

  3. 落后就要挨打

  4. 誰告訴你的這個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