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尖銳到溫暖,誰在重塑家庭劇? | “劇”獻大陸①

作者/肉松 編輯/刀刀

編者按

據廣電總局消息,截止目前,已拍完和正在創作中的慶祝建黨100周年題材電視劇作品已有近百部,形成“百年百部”的創作生產格局。

可想而知,隨著建黨獻禮季的來臨,六七月份的熒屏將成為獻禮劇的海洋,這些重點劇目把鏡頭對準歷史和人民,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大陸共產黨百年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

有些劇集聚焦歷史事件和英雄人物,描摹百年黨史的恢弘畫卷;有些劇集關心國計民生,講述普通百姓的悲歡離合;有的劇集則重在展現某一群體或某一行業對國家的突出貢獻。

都是同題作文,不同的創作者交出了不同的答卷,到底什么樣的劇才能為建黨獻禮?伴隨著國力的提升和國民愛國情緒的激發,獻禮劇的爆發不僅是政策引導的結果,更是市場的需要。今后,再“商業”的題材,都要想法設法講好大陸故事,奏響時代旋律。

鑒于此,娛樂資本論推出了“劇”獻大陸系列報道。整個系列報道將圍繞“大陸家庭”“大陸百姓”“大陸英雄”和“大陸軍人”四大主體,分別介紹不同類型獻禮劇的創作背景、獨特文本性和生產方法論,希望從業者能從中獲得啟發,
打開新聞,“海淀媽媽雞娃”、“整頓教育機構”等字眼占據人們視線;打開電視,類似事件在《陪你一起長大》《小舍得》等劇中上演。

在有關部門對主旋律和現實主義題材的倡導下,家庭劇的回流成為近兩年影視行業的一大趨勢,縱觀2021年的待播劇片單,鏡頭對準了大陸家庭的方方面面。繼留學和聯考等話題之后,幼升小、小升初等話題也相繼被搬上熒屏,此外,代際矛盾、養老問題、階級差異等也成為家庭劇中的重點討論對象。


時至今日,大陸家庭還有哪些故事可說?

娛樂資本論選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五部劇:《小舍得》《學區房》《八零九零》《心居》和《喬家的兒女》進行探討:它們的看點是什么?呈現出哪些共性?與過去的同類型劇集相比,如今的家庭劇發生了哪些變化?

為此,我們也采訪了其中幾部的編劇、制片人,試圖通過他們的創作過程,了解當下大陸家庭故事的創作方法論以及這類劇集的未來趨勢,


主題:聚焦教育、養老、階層問題,緊抓社會痛點

在此之前,大陸家庭劇的主題曾經歷多次革新。從年輕人戀愛結婚、他們成為新手爸媽的轉變,到夫妻關系、婆媳矛盾,再到近幾年的子女教育,其關注點始終跟隨著社會情緒的變化而變化。
從主題來看,這批家庭劇又出現了新的變化。

首先,教育題材仍是家庭劇細分題材的主流之一。《小舍得》的編劇周藝飛認為,“孩子的教育是最能牽動牽動一個家庭幾代人的”,這部由檸萌影業出品、張曉波執導的劇集已于近日開播,故事圍繞三個孩子正處于小升初階段的家庭展開。

由中匯影視出品、汪俊執導的《學區房》于本周釋出先導片,它同樣將鏡頭對準教育,講述80后年輕夫婦為了即將“幼升小”的兒子提前購置學區房的故事,


但相比之前的《小別離》《小歡喜》,教育的比重在這兩部劇中有所下降。

周藝飛告訴小娛,“我們會聚焦教育行業,寫不同的教育主張,但這只是其中一條腿,另一條腿是家庭,幾代人之間的一些事情。”在《小舍得》中,南儷和田雨嵐不僅是兩個小家庭的媽媽,還屬于重組家庭的“半路姐妹”,這層身份形成了天然矛盾,所以,她們的家庭關系也是劇集重點刻畫的內容,

與之類似,《學區房》的故事始于男主想給孩子買學區房。盡管出發點是教育,但此舉直接影響的是成年人,比如如何籌錢、買房與事業和生活之間的潛在沖突等,同時,這部劇中共有五組家庭,三組為主、兩組為輔,其人物背景、家庭矛盾各不相同,這就涉及了職場、閨蜜情、異地夫妻等元素,該劇出品人、總制片人孫莉莉表示,“每集都有對應的社會話題點”,

其次,代際關系和養老問題成為家庭劇的探討對象,

在《小舍得》中,張國立飾演的南建龍要同時面對親生女兒南儷和在生死關頭有恩于自己的繼女田雨嵐。而外孫、外孫女升學路上的每一步都會牽扯到兩個家庭,從而關聯到他,

《學區房》里,何嘉如(趙薇飾)和葉逸凡夫婦購買學區房需要雙方父母的經濟支持,與他們同住的葉父見證并參與了他們的一系列折騰。因此“父母養老”也會在《學區房》中提及,從幼到老,劇集反映和討論的都是當下觀眾關注的內容。

還有由華策影視出品、徐紀周擔任總導演的《八零九零》,這部劇講述90后年輕人與老年人之間的故事,吳倩飾演的葉小妹接手經營阿么創辦的養老院,白敬亭和倪大紅在其中飾演一對祖孫,


在這些作品中,老年人不是家庭成員中的功能性角色,他們的生活圖景同樣得到展現。有些人繼續為兒女子孫傾注時間和金錢,但與自身養老之間存在沖突;還有些人在養老院這樣的集體中度過晚年,脫離了家人,他們也是有故事的獨立個體。

最后,階層問題在這批家庭劇中受到了更多關注,

此前就有觀眾提出,家庭劇主角似乎以中產為主,這一點正在發生變化,《小舍得》中的米桃一家來自農村,爸爸經營小店、媽媽做保潔、米桃成績優異,展示了另一種教育理念和生活境況;《學區房》中的多個家庭存在經濟基礎的差距,王鷗和李解飾演角色的家庭相對富裕,也起到對照組的作用,

此外,由騰訊影業出品、滕華濤執導的《心居》剛剛開機,根據原著小說來看,這部劇以一對姑嫂為主角,童瑤飾演的顧清俞是上海本地人,同時是精英人士,海清飾演的馮曉琴則是嫁來上海的外地媳婦,丈夫去世前一直是家庭主婦。她們之間的階層差異也是導致姑嫂矛盾的重要因素。

綜合來看,這些作品針對教育、養老和階層問題展開討論表明,家庭劇的主題依然保持與社會痛點緊密相連。


創作:溫暖落地成主流,販賣焦慮是雷區

談及家庭劇的創作理念和項目定位,幾位采訪對象都提到了一個關鍵詞:溫暖。盡管每部劇都存在各種各樣的矛盾沖突,但在整體的風格調性上都呈現出溫暖的質感。

在創作《小舍得》的過程中,周藝飛和其他主創達成的共識是,“立足現實、不要懸浮,然后盡量地溫暖一點,剛開始有點大型修羅場的感覺,后面會有一些明亮的場景,穿插一些柔軟的片段,人間煙火是想要保留的,”

以溫暖為底色的同時,《學區房》和《八零九零》走的都是輕喜劇路線。

前者的導演是執導過《小別離》《小歡喜》的汪俊,《學區房》延續了汪俊一貫的風格,劇中充斥著大量生動幽默的生活細節,《學區房》出品人、總制片人孫莉莉透露,拍攝過程中,導演會把關每一集的劇本,編劇張啟敏和四個責編在現場進行修改,演員表演也為故事增色不少,比如秦昊把東北話運用到臺詞中,看起來更喜感,

《八零九零》總制片人張灼將《八零九零》定位為溫暖現實主義劇集,“希望能夠從偏現實的都市題材中提取全年齡層俱能接受的題材和元素,在立意上包括了一個廣泛的社會議題核心,而表達方式并不會因此變得沉重或傳統,相反內容和制作在針對年輕觀眾的觀劇口味上下了很大功夫,”


此外,由同名小說改編、正午陽光出品、張開宙執導的《喬家的兒女》,其時間跨度長達三十年,講述喬家五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相互扶持、彼此依靠的故事。雖然生活充滿考驗,但在親情主線之下,有著光明和溫情向的落點,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調性的形成也是基于市場反饋,

相比真實到窒息的劇情,在現實生活中被社會焦慮情緒所浸染的觀眾,更傾向于尋求輕松治愈的觀劇體驗、看到更多積極向上的故事,比如去年的熱播劇《小歡喜》,最先出圈靠的就是沙溢飾演的父親那句“英子,開門,爹地”,爆笑名場面極大地推高了劇集熱度。

除了風格調性,家庭劇在人物塑造方面也呈現出相應變化。

以往教育題材家庭劇中的夫妻多為“虎媽貓爸”,繼續沿用下去會陷入臉譜化,創作者也意識到了這一點,試圖在人設和組合方式上做出新意。

比如《小舍得》的南儷家,更早一步開啟急切關注孩子學習模式的是爸爸夏君山,田雨嵐的老公顏鵬則被設置成了“甩手掌柜”,富二代出身、每天在家玩游戲,卻能在關鍵時刻在田雨嵐與各個家庭關系間起到潤滑劑的作用。


另一方面,家庭劇的創作存在不少難點,

首先,現實主義題材劇集非常考驗編劇的創作能力,既要取材社會話題,又要兼顧劇情的可看性,在本文例舉的五部劇中,《小舍得》改編自魯引弓的同名小說,《學區房》最初的劇本提綱來自桂榮華,原文本中,二者分別聚焦小升初和購買學區房的過程,提供了大量具有科普性質的資訊,在此基礎之上,再由編劇結合實地走訪和調研展開更為豐富的表達,

周藝飛告訴小娛,劇本的文本創作歷時一年半左右,在正式落筆前和創作過程中,主創和學校的老師、管理層以及不同年齡層家長、孩子,以座談會或一對一采訪的形式進行了深入持續的溝通。

《學區房》出品人、總制片人孫莉莉表示,編劇張啟敏也做了不少類似功課,還曾“混跡”家長群。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態度和經歷,揉進人物和故事中,不同人身上的特征會體現在同一角色的各個階段,

同樣的,《八零九零》團隊也進行了三年實地走訪,接觸了1000多位居住在養老院的老人,并對其中100多位做了重點采訪,該劇的每個單元人物基本都有原型,

其次,貼近現實的取材會帶來新的難題,比如把握展現社會焦慮的尺度、平衡故事的戲劇性與真實性,對于前者,輕喜劇的表現形式是有效的調和劑,更重要的是立足人物,只要人物的行為邏輯合理,觀眾便可以接受其淡定或焦慮的表現,

對于后者,難點在于讓人物產生勾連,讓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大量合理的交集,戲劇允許一定程度的巧合,《小舍得》的破題關鍵是,將南儷和田雨嵐的關系從同事兼好友改為繼姐妹,而《學區房》以葉逸凡夫婦為圓心,從他們各自的同事、閨蜜和上司等社會關系中,延伸出另外的四組家庭,


制作:教育題材易過時,老人、女性視角有發展空間


社會話題、市場導向對家庭劇的影響只是一方面,其制作方還需考慮外部環境,

比如溫暖治愈的風格調性,同時也是政策收緊下的產物。對于教育題材,劇集可以結合現實的前提是避免引發焦慮情緒的蔓延,大部分觀眾都能看出《小舍得》的故事發生在上海,但編劇將背景虛化為江州,《學區房》將背景切實設置為北京,海淀、朝陽等地名可以讓觀眾更有代入感,但具體的小區名字需要模糊處理,虛實結合,在尊重現實的前提下,保證戲劇創作的發揮空間。

另一方面,相關政策的變化對劇情也有影響。目前為止,學區房“五年一戶”的新政與劇情設定還沒有出現沖突,但接下來的政策走向是未知的,教育題材的時效性成為制作者需要面對的問題,這也是這類劇集將教育從主題變成話題、不再以此為核心的原因之一。

從制作團隊來看,家庭劇的出品方多為經驗豐富的影視公司,而從部分劇集的細分類型、風格調性也能看出每個公司所擅長的方向。

其中,《小舍得》是檸萌影業“小”系列的第三部,該公司董事長蘇曉曾擔任SMG東方衛視副總監,公司創始團隊大多出自東方衛視系,在都市劇制作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正午陽光團隊出身山影,曾推出過爆款家庭劇《都挺好》,早在近十年前就推出過《父母愛情》《溫州一家人》等優秀家庭劇,擅長通過描繪大家庭的故事反映社會變遷。

當然,自制劇以頭部IP改編劇和戀愛甜寵題材居多的平臺也在入局現實主義題材,企鵝影視去年參與出品了《安家》,優酷參與出品了《學區房》,愛奇藝則參與出品了《小舍得》,

此外,現實主義題材對導演和編劇的依賴度極高,各出品方在選擇主創班底時較為謹慎。其主創要么是深度綁定的合作者,要么積累了豐富的家庭劇創作經驗,比如,《小舍得》的導演張曉波與檸萌影業合作過《三十而已》,《學區房》的導演汪俊一直深耕家庭劇、編劇張啟敏寫過《搭錯車》,《心居》的導演滕華濤曾執導過《蝸居》,


觀察這些作品的演員陣容,可以看到以往家庭劇中較為熟悉的面孔,比如蔣欣、佟大為、李佳航、海清等,但不乏給觀眾帶來新鮮感的選角,比如《學區房》中的秦昊和《心居》里張頌文。張灼透露,《八零九零》在選角初期制定了一線明星搭配老戲骨的思路,白敬亭和倪大紅將在劇中上演幽默詼諧的代際溝通。

最后,現實主義題材回潮之下,制作者將目光聚焦大陸家庭,其布局思路也反映出家庭劇的發展趨勢,

未來,家庭劇仍將與社會現實緊密相連,老年人的故事可能成為家庭劇的下一個素材庫,大陸人民銀行的論文《關于大陸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顯示,大陸于將于2022年從老齡化社會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值得重點關注,這也是《八零九零》項目的緣起。

此外,中匯影視的項目儲備中包含家庭系列,其中有一部《老漂族》,故事主角就是從老家來到大城市、為子女帶孩子的老年人。

另一個家庭劇的發展趨勢是女性視角的運用,這兩年,“她題材”在影視劇和綜藝節目中形成大勢,這同樣影響到家庭劇的視角,比如,海清和童瑤在《心居》中飾演一對姑嫂,除了家庭關系,兩個女性如何面對和克服各自的生活困境也是看點之一。由鄭曉龍執導、改編自《秋菊傳奇》的《幸福到萬家》同樣聚焦女性成長,故事始于女主何幸福嫁人,講述其面對家庭、事業等多重考驗的故事,

總體說來,盡管歷經十余年的發展,大陸家庭仍然是現實主義題材劇集的強大素材庫。根據這五部家庭劇來看,其主題跟隨社會話題和時代背景的變化而變化,在整體風格上存在溫暖現實主義的共性,與過去的家庭劇呈現出明顯區隔。

隨著時代的發展,未來觀眾還將從家庭劇中看到更多先進的教育理念、新鮮的社會話題和新型的家庭關系。這些新理念將與時代生活同屏共振,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開啟家庭劇的“新風尚”,為影視劇創新創優提供新的借鑒,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