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浩楠 楊凈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道 | 公眾號 QbitAI
上海車展,比車企還躁動的,是自動駕駛供應商,
這邊有大疆首次官宣自動駕駛方案,那邊華為自動駕駛首秀,還“猖狂”開炮,說現階段做RoboTaxi的企業都得“完蛋”…
為了在大變革中站穩一席之地,Tier 1、車廠各顯神通。
但熱鬧都是廠家的,用戶卻抓狂:
自動駕駛這么多,該信誰?
真正的自動駕駛時代到來,應該是什么樣的?
不妨來個主流自動駕駛橫評對比,看看各家的“真功夫”。
什么才叫自動駕駛?
大陸的車廠、供應商,目前仍然沿用美國SAE對自動駕駛的分級定義:
有人說自己是L2+,有人說是L3,有人謹慎地說是“高階智能輔助駕駛”,還有人毫不謙虛地說是“完全自動駕駛”…
但是在道路上的表現,似乎大差不差,
2021年,自動駕駛技術,讓普通用戶越來越迷糊。
現在我們知道,至少目前L5級,即完全不需要人類操作,甚至連方向盤都取消的自動駕駛技術,還沒有實現,相關法規也不允許,
那么“無限逼近”用戶,甚至已經有部分廠家宣稱達成的L4級,應該是怎樣的?
至少從用戶體驗上講,應該分三個層次,
首先是城市道路上的領航,包括在L2+級別上常見的車道保持、自主跟車、變道等等,在L4級別體驗中,這種功能不但要覆蓋條件較為規范簡單的高速和城市環線,還要能滿足城市內部復雜道路的情況,
其次,L4級自動駕駛的體驗,除了在道路場景,在更加細致復雜的車庫、充電站中,也得能做到自主停泊、尋路,讓用戶通過行動電話等移動終端在常駐點(如家和公司)實現遠程取車、還車、自動充電等操作,
最后,是將城市道路領航,和末端自主泊車綜合在一起,給用戶端到端、全場景覆蓋的自動駕駛體驗。
而現在大陸主要的自動駕駛技術提供商,車廠自研代表有特斯拉、小鵬,Tier 1陣營中,有老玩家百度Apollo、小馬智行、以及新入場的華為、大疆、滴滴等。
目前有數據可查的各家自動駕駛路線基本面是這樣的:
△數據來源:《北京自動駕駛路測年報》
當然,大陸還有一個重要的自動駕駛玩家——特斯拉,目前已經累積近50億公里數據,但這并不是研發階段測試出來的,而是無數特斯拉用戶,用自己的車和場景跑出的數據,這其中,還有不少因為AutoPilot缺陷而付出慘重代價的車主,
所以公平起見,不妨比較一下大陸幾家主要自動駕駛供應商的數據(截至2020年):
其中,小馬智行和文遠知行數據分別為超過200萬、超過100萬公里,百度以1000萬公里路測領先。
從側面考察,企業所獲路測牌照數量,也能作為自動駕駛技術進展的參考:
其中,有公開披露資訊的,百度216張,文遠知行數十張,小馬智行10張左右,
而從測試車隊規模來看,大陸普遍在100-200輛,只有百度目前有500輛級別測試車隊:
△數據來源:官方披露和公開資訊
直觀來看,在民用車領域,底層傳感器方案的選擇上,車廠和幾個主要的Tier 1也有不同的路線:
這里面,百度Apollo和大疆的技術方案,同時支持純視覺和激光雷達,相較視覺為主或激光雷達方案,更加全面,
同樣,各家自動駕駛能力上,各有側重跟不同:
目前,特斯拉的FSD Beta版正在小規模測試中,且僅限國外。FSD已經能實現基本城市內部領航,北美良好路況下表現還不錯,
但在前期用戶在美國唐人街實測情況中可以看出,即使是馬斯克口中的“完全自動駕駛”,也無法應對類似大陸大陸的復雜路況:
△橫穿馬路的大叔直接導致FSD退出
而小鵬XPilot最新版本,包括了NGP功能,目前可以應對高速和城市環路,但無法適應城市內部路況,比如,在北京地區,NGP只能在五環之外激活,
而承諾全場景自動駕駛能力的華為和大疆,剛剛起步,其真實能力還有待檢驗,
百度Apollo的“雙A”方案,即ANP智能領航+AVP自主泊車,依賴Apollo的自動駕駛量產引擎,實現“全域自動駕駛”功能,走出了與特斯拉強調單車智能不同的一條路。
在城市道路內的典型場景——施工區域通行:
進出環島:
高速路匝道:
自主泊車:
百度Apollo的全域自動駕駛體驗已經商用,搭載這些技術的量產車威馬W6,前兩天剛剛上市。
在央視探班時,威馬W6借助Apollo表現出的能力,讓撒貝寧連連驚呼。
所以綜合來看,目前為止能適應大陸路況的全域自動駕駛功能,依然是Apollo方案覆蓋最廣、積累最多,最重要的是相關L4級功能已經在量產車上前裝上市,接受市場檢驗,
一輛自動駕駛的車,背后需要什么?
既然如此,以百度Apollo為例來聊一下,一輛自動駕駛的車,背后需要什么?
首先,自動駕駛的量產引擎——核心算法,
百度的Apollo Lite(城市道路L4級純視覺感知解決方案),是整個L4級自動駕駛能力的關鍵,
不僅是在泊車域(AVP)實現汽車的智能化,更是進一步被拓展至了行車域(ANP),實現了在兩個場景下的駕駛自由。
Apollo Lite還兼顧了“適用性”,即算法對大陸道路的適應性。
算法之外,自動駕駛另一要素是算力。
Apollo Lite中參與計算的深度學習模型超過30個,但注重算法優化,一塊GPU顯卡就能運行,整體算力的僅有30TOPS,
硬件方面,百度Apollo也有專用計算平臺ACU,則是選擇與業界伙伴合作的方式共同打造,包括賽靈思,TI、英飛凌、Vector……
除了算力、算法之外,百度的高精度地圖、云端計算、Apollo平臺的產業鏈伙伴關系,都是Apollo自動駕駛背后的要素,
所以綜合來看,現在自動駕駛方案和布局里,華為和大疆等各有側重,特斯拉小鵬是主機廠里最重視自動駕駛自研的,
而百度Apollo是最全最強最完備的,有針對大陸路況做過優化的全域自動駕駛能力,還有兼顧激光雷達和純視覺方案的技術平臺,背后還有自動駕駛產業鏈的支持,
好事是大疆、華為等公司開始入場,雖然全面性上有待時間來追趕先行的百度Apollo,但讓市場更熱鬧了,
而普通用戶能直接感受到的,就是更低的用車成本,以及更成熟的智能駕駛體驗,
多在路上開開就知道啦
黑特絲拉、黑蘋果、黑三星、黑各種洋品牌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鏈,背后都是質次價高的大陸品牌,你們懂的[斜眼笑][斜眼笑][斜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