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滅亡后,滅亡她的日耳曼蠻族卻成了“精神羅馬人”……

超越歷史故事表面,從宏觀的社會視野來討論事件發生的深層原因

————————————————

“376年,一支西哥特人為了逃離匈奴人,在皇帝瓦倫斯的首肯下,攜家帶口越過多瑙河,進入羅馬帝國境內,瓦倫斯本來希望用這些西哥特人充實軍隊,不料這批蠻族卻向羅馬帝國發起進攻。在西哥特人第一次越過多瑙河后,越來越多的日耳曼人進入羅馬,并控制了羅馬的軍隊,最終,大量的蠻族遷徙造成了西羅馬的滅亡,”


410年西哥特首領阿拉里克洗劫羅馬

這敘事是一段我們習以為常的敘事,在這段敘事中,西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被歸結于日耳曼蠻族的遷徙,包括西哥特在內的日耳曼人進入羅馬,破壞了原有的帝國體制,最終導致帝國的消亡。


西哥特歷史上的著名首領:阿拉里克

然而,這種敘事太過武斷,因為日耳曼蠻族的破壞性被嚴重高估了。如果我們將目光從這種宏大敘事之上移開,去觀察歷史的細節之處,會發現一件與這種敘事截然相反的事實:日耳曼蠻族對羅馬帝國有著很強烈的認同,他們自認是羅馬帝國的一員,即使在西羅馬于476年滅亡之后,這種認同也沒有消失;甚至可以說,西羅馬帝國的各種體制,在日耳曼人對帝國的認同中,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延續下來了,

羅馬帝國治下有一句話:“門第和種族不應阻礙人們獲得按其才能所得的任何位置”,帝國的政治活動忠實踐行了這句話。對于那些帝國治下以及周邊的部落長,如果他們愿意臣服,帝國會授予他們羅馬職位與頭銜。例如日耳曼首領埃利奧維斯特斯曾被授予“羅馬人之友”的稱呼;黑魯爾人的酋長曾被授予執政官的勛章;萊茵河附近的部落會為羅馬服兵役,來獲取屬于羅馬行省的土地,


日耳曼人遷徙路徑

在日耳曼人進入羅馬后,羅馬軍隊的組成發生了重要轉變:其主力由羅馬公民兵變為蠻族軍隊,這個行為雖然使日耳曼人掌握了軍隊,但也加強了日耳曼人對于羅馬的認同,他們越來越覺得自己是羅馬帝國的一員,而且,當他們在羅馬獲得官職后,日耳曼人就接受了羅馬制度的影響,感受到了他們的鄰人與同事所遵循的文化。

因此,當他們進入羅馬并在軍中任職后,就已經不再是蠻族了,而是羅馬化的日耳曼人。

西元1世紀日耳曼首領阿瓦伊利斯一直希望以羅馬將軍的身份來統治人民,曾攻陷羅馬的阿拉里克接受了羅馬的授職,成為伊里利卡地區軍隊的統領。阿拉里克的繼承人阿陶爾夫選擇扶持羅馬皇帝,他宣稱:“我選擇用哥特人的力量以繼續并維持羅馬盛名的光榮,并愿作為我所無法更換的羅馬強權的恢復者而傳名后世。”


西哥特人

哥特人領袖阿撒納里克長期與羅馬作戰,后在匈奴的遷徙下,不得不臣服于羅馬。當他進入君士坦丁堡,看到雄偉的建筑、繁華的市場、精密的儀式之后,他感慨道:“皇帝無疑是地上之主,攻擊他者乃本族罪人。”

即使西羅馬帝國滅亡,日耳曼人仍然存在著西羅馬的認同,他們試圖證明自己是羅馬的繼承人,是被現存唯一的皇帝——東羅馬皇帝所承認的執政者,并會臣服于東羅馬,對他們來說,得到帝國皇帝的承認,是使他們的統治獲得合法性的最好方式,在日耳曼人這些試圖保存帝國的行為之下,羅馬帝國在人們的觀念中得以續存,政府體制也沒有因西羅馬皇帝的退位而崩潰。

日耳曼雇傭兵首領奧多亞克是日耳曼歷史中的重要人物,他做過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逼迫皇帝羅慕路斯退位,從此,西羅馬帝國的帝位消失,因此奧多亞克成為了滅亡西羅馬帝國的人。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狠角色,在滅亡西羅馬后,馬上向東羅馬帝國皇帝芝諾表示臣服,請求芝諾賜予自己“執政官”之稱,


西羅馬滅亡者奧多亞克

被東羅馬授予伯爵之位的勃艮第國王西吉斯孟向東羅馬宣誓:“我的人民即你的人民,統治他們不如為你服務更使我愉快”。法蘭克王國墨洛溫王朝的建立者克洛維接受了執政官的職位,其孫子將查士丁尼大帝稱為“父親”,位于西班牙的西哥特王國允許地中海諸城繼續與東羅馬保持關系,向君士坦丁堡納貢。

日耳曼各族建立的王國中,日耳曼人常常將自己的習俗帶入到法律之中,例如鼎鼎大名的《撒利克法典》,就是將日耳曼人將蠻族公社時期的繼承法變為成文法的成果,這部法典在中世紀影響很大。但是,在民法方面,則是按照基督教會所保持的羅馬法來進行,除此之外,基督教會也幫助保存了部分行政機制,

通過這些方式,在西羅馬帝國覆滅后,其觀念與體制卻通過日耳曼人的認同留存了下來。

(責任編輯:郭寧_NBJS1165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