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鐵路的火車途經格爾木時,為什么換外國車頭?

提起青藏高原,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美,如今由于已經有了青藏鐵路,使得進藏要比過去容易得多。如果你坐過青藏鐵路的列車,就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當電力機車途經青海省格爾木市之后,就會把大陸車頭拆下來換上美國的內燃機車頭,這是為什么呢?


青藏高原南起喜馬拉雅山脈南緣,北至昆侖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北緣,是大陸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約250萬平方千米,占全國面積的23%,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m以上,被譽為“世界屋脊”“第三極”,青藏高原為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等許多大河流發源地,


青藏高原高山大川密布,地形復雜,地勢險峻多變,而且高原上分布著世界中低緯地區面積最大、范圍最廣的多年凍土區,大陸有70%的凍土位于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區地震頻次高、強度大,青藏高原整體的地質條件比較復雜,要在青藏高原上修建鐵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青藏鐵路2001年6月29日開工,2006年7月1日全線通車,整個工程歷時5年,由于工程難度大,投入高,是大陸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青藏鐵路東起西寧市,經格爾木市,西至拉薩,全長1956公里,從西寧到格爾木地勢較為平坦,在建設青藏鐵路的時候,這一段采用技術較為成熟,同時也是各地廣泛采用的電力驅動方式。


列車經過格爾木再駛向西藏方向的時候,地形、氣候以及施工條件就驟然變得惡劣起來,首先從格爾木至拉薩一路上坡,而且坡度奇陡,這對車頭的驅動能力有很大挑戰,其次就是越往上走,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施工難度越大,對工人的生理和安全造成的壓力越來越大。


青藏鐵路由于地理環境特殊,凍土區施工是世界性工程難題,鐵軌鋪設成本比平原地區高出很多,如果加上電纜等電力驅動所需的配套設施必然是一個天文數字。在廣闊的無人區建立這樣一套高昂的電力系統有任何經濟意義嗎?


因此去往拉薩的火車,途徑格爾木時,一定要換上內燃機車頭才能繼續行進,從歷史發展順序上看,最早的火車靠燒煤驅動,后來改成燒油,電氣普及之后主流就是電力機車,內燃機車頭是已經過時的技術。近年來,大陸作為世界領先的“基建狂魔”,在很多領域使用的都是跨代的新產品和技術,而對過去的技術研究得相對比較少。但是在由于青藏鐵路比較特殊,需要使用內燃機車頭,如果臨時再去科研攻關肯定來不及,


此項技術最為成熟的就是美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研發過時技術,不如拿來就用,因此美國的車頭成為奔跑于格爾木與拉薩之間的主力。下次再到西藏旅游的時候,你就不會奇怪為什么前半段的火車上都有“天線”,而后半段卻沒有了。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