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梁小丑百濟,面對蘇定方的10萬唐羅聯軍,為何還能抵抗數月?

644年10月,唐太宗下詔討伐高句麗,645年正式東征,然太宗此行并沒有達到平定高句麗的目的,遼東一役太宗固然沒有實現預期的目標,但應該看到,唐太宗此次親征也取得了重大成果,唐軍撤離時己占領高句麗十城,斬敵達四萬,遷入境內的高句麗人口達七萬,可見這場戰爭給高句麗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此戰之后,唐太宗逐漸改變了對高句麗的輕敵思想,在647年2月再議征伐高句麗時,唐太宗一改以往欲速平高句麗的戰略,轉而采取打持久戰,經過兩年對高句麗的侵擾作戰后,唐決定再次發動大規模的東征,但因太宗的去世而作罷。


唐高宗即位以后,繼承了太宗的遺志,高句麗問題又被提到日程上來。唐朝在對百濟失去信心的同時,為了適應對高句麗戰爭的需要,決定首先滅亡百濟,并在百濟故地建立北進高句麗的基地,南北夾擊高句麗的戰略構想開始浮出水面。660年百濟為唐羅聯軍所滅,但唐對百濟的占領并不完全,唐軍主力一撤,百濟遺臣隨即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復國運動。

唐高宗即位后,一方面繼承唐太宗時期對高句麗打持久戰的傳統,另一方面鑒于局勢的發展,開始試圖采取遷回戰術,先平百濟開辟南方戰線,進而一舉滅亡高句麗,隨著局勢的發展,唐朝逐漸開始把百濟列為打擊的目標,平定百濟遂成為唐滅高句麗的重要步驟,唐朝對高句麗的持續用兵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這樣的侵擾戰術遠不能達到制服高句麗的目的,相反開始使敵人質疑唐朝的決心和實力,


而欲徹底平定高句麗就必須派大規模軍隊深入遼東作戰,但這樣孤軍深入、戰線過長不利于后援和糧草的接濟,很可能會重蹈太宗親征時的覆轍。所以得到盟國新羅的支援就顯得尤為重要,可歷來只要唐朝一興兵伐麗,百濟便以高句麗為盾牌,開始肆無忌憚的侵掠新羅,新羅自顧不暇,故不可能予以充分的配合,

同時,百濟的態度又進一步助長了唐平百濟的決心,唐為了爭取百濟,對其攻打新羅的行動一直采取息事寧人的調和政策,但百濟不僅對唐陽奉陰違,而且勾結高句麗、日本,肆意侵凌新羅,并一度中止對唐的朝貢,百濟悍然站到唐的對立面,必然使唐朝深感不滿,


660年3月,唐高宗以左武衛大將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帥左曉衛將軍劉伯英等水路十萬以伐百濟,在兩軍的夾擊下,百濟朝不保夕,7月10日唐羅軍隊以包圍百濟都城泅批。義慈王勉強督軍守城三天,于13日趁夜幕遁往熊津城,18日義慈王見大勢已去,諸城皆降,百濟遂亡,蘇定方平百濟之后,唐在熊津等地置五都督府,以郎將劉仁愿守都城,左衛郎將王文度為熊津都督。

唐雖在數月之內蕩平百濟,但對百濟的控制并不完全,唐軍主力一撤,百濟大陸的反唐斗爭開始活躍起來。不久,百濟遺民的反唐斗爭迅速發展成為以武王從子鬼室福信和僧道深為領導的武裝復興運動。福信與道深占據周留城舉起復國大旗,各地百濟遺民紛紛響應,百濟復興運動聲勢空前浩大,


661年,百濟復國軍圍劉仁愿于泅批城,此時唐軍主力早已撤回大陸,而唐朝任命的熊津都督王文度又在來百濟的途中濟海而卒。在此危急形勢下,唐朝啟用劉仁軌,統王文度之兵聯合新羅共趨百濟。唐羅聯軍與福信之眾大戰于熊津江口,“仁軌與新羅兵,四面夾擊之,賊退走入柵,阻水橋狹,墮水及戰死萬余人,道深等乃釋仁愿之圍”,

劉仁軌、劉仁愿兵合一處,新羅軍兵因糧草已盡而還,福信等失利之后暫時引兵退據泅批城以北之任存城大興,廣招軍士,不久其勢又起,劉仁軌軍的到來雖然解了劉仁愿之圍,暫時穩定了百濟局勢,但其兵力仍然有限,不得不退守熊津上表求援,唐高宗詔令新羅出兵救之,“羅王春秋奉詔,遣其將軍金欽將兵救仁軌等,至古泅,福信邀擊敗之,欽自葛嶺還,新羅不敢復出”,


自此唐軍在百濟的處境更加危急,以至于高宗甚至有了放棄百濟的想法。百濟復國軍一面在大陸同唐、新羅作戰,一面開始積極對外乞援。百濟的滅亡自然與高句麗的半島利益不符,所以對于百濟的復國運動,高句麗及時予以配合,抓緊進攻新羅,以求通過對新羅的打擊來牽制唐羅聯軍的配合,緩解百濟的壓力。

然而此時的高句麗,局勢依然緊張,與唐朝戰火正燃,唐平百濟之后,即于翌年遣契芬何力、蘇定方舉兵三十五萬征討高句麗。高句麗此時北方戰線的軍事壓力可想而知,然高句麗之所以毅然分出兵力進攻新羅以配合百濟,是因為高句麗深知,一旦百濟徹底滅亡,則半島南部之領土就會全部為唐朝和新羅所占,自己將陷于孤立,


此時日本懸居海外,即使日軍長途跋涉出兵半島實現與自己的聯合,也未必能是強大的唐羅聯軍的對手。所以百濟的滅亡會使高句麗完全陷入唐與新羅的包圍之中,尤其是唐可以南、北兩線協同作戰,自己必將腹背受敵,城破國亡指日可待,

在這樣的情況下,迫使高句麗不得不積極配合百濟復國,以圖暫時穩定半島的局勢。百濟在獲得高句麗支援的同時,更頻頻向日本遣使乞援。日本權衡各方面利弊得失之后,最終決定對百濟予以支援,一場東北亞大戰隨即展開。


如果說日本對百濟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尚且是出于兩國友好的歷史和悠久的淵源的話,那么日本對高句麗的交好,甚至出兵救援,則完全體現了日本對北韓半島的野心。從根本上講,日本和高句麗不存在任何共同的利益,但是一旦唐朝和新羅得以完全控制北韓半島,日本就不可能實現其掌控北韓半島的野心,甚至在半島南部的既得利益也將損失殆盡,這當然是日本所不愿見到的。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