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象被偷獵,僅僅是因為象牙嗎?被神化的象肉帶來更多利益


上至高空飛禽,下至深海海鮮,幾乎沒有大陸人不吃的。

清朝時期的宮廷盛宴滿漢全席,就是大陸人精通美食最好的見證。

不僅匯聚了蒸、炸、炒、燒等多種烹飪手法,琳瑯滿目的食材也是讓人“活久見”,尤其是那些,在現在看來是違禁的食材,例如熊掌、猴腦、鹿尾和犴鼻等等,

在滿漢全席中,還有一道名菜象拔,很多人認為,象拔是指大象鼻子,但事實上是指象鼻魚。


那人類會吃大象的肉嗎?顯然也是會的,

在大陸,食用象肉的歷史悠久,在《本草綱目拾遺》中,象肉還是一味中藥。

象肉主要是指亞洲象的肉,主要成分是蛋白質,除此之外,還含有脂肪、有機酸等物質,維生素也比一般的動物要豐富,脂肪中的三甘油酯含棕櫚酸含量也很高。

據記載,象肉的主要功效是治療禿頭和瘡,弄成灰或者油涂之,


大象的肉是什么味道?好吃嗎?

至于味道怎么樣,那就不得而知了。

在古代,象肉作為珍貴食材,一般的人是吃不到的。在眾多食用記錄中,象鼻的出現頻率比較高,

象鼻子作為大象全身活躍度比較高的部位,以我們一貫挑選食材的準則,象鼻子應該是大象全身比較美味的部位了。

既然沒吃過,就只能參考過去的記錄描述了,

《本草綱目》:味咸酸,

《開寶本草》:味淡。

《鋼目》:甘淡,平,無毒,


在國外,比較早的書面記錄是在1456年,威尼斯探險家阿爾維斯·卡達莫斯托在沿著岡比亞河航行的時候,品嘗了象肉,當時他采用先烤后煮的方式,結果發現肉很難吃,吃下去令人不快,

1790年,弗朗索瓦·勒·瓦蘭特在探索非洲的一個部落時,被當地人款待了大象腿早餐,他在日記中寫到:象腿散發出一種可口的氣味,很美味,我無法想象,像大象這樣笨重的動物能提供如此精致的食物。

1864年,著名探險家大衛·利文斯通博士如此描述象肉:

第二天早上,我們就這樣把腳做了早飯,覺得很好吃。它呈白色,微膠狀,甘甜,像骨髓。大象的鼻子和舌頭也很好吃,經過長時間的煨燉,很像水牛的舌頭和肉。而大象其他部位的肉都是硬的,味道很特別,也只有非常饑餓的人才能吃得下去,


可見,對于象肉的評價,見仁見智。

但總的來說,大象的壽命比較長,體型也很大,一般來說,體型大的動物,肉質會粗糙一些,因此,僅從這些就可以判定,在眾多肉中,象肉肉質并不出色,肯定會比我們常吃的肉粗糙很多,

無論好吃不好吃,都不要對大象有任何非分之想,一旦付出行動,是需要付出法律代價的。


被神化的非洲“神肉”

雖然很早,人們就已經把大象列為保護動物,但在非洲,大象的偷獵行為還是非常普遍,

很多人認為,偷獵者主要是為了象牙,但事實上,象肉也是偷獵者非常看重的物品,

根據大象肉貿易的調查顯示,在中部的四個非洲國家,對肉的需求明顯高于供應。

在城市中,象肉是極負盛名的。一方面認為象肉具有某種神奇功效,另一方面因為稀缺激發了人們的虛榮心,導致象肉價格高漲。

而一些不法商人更是利用這種供求關系,為當地人提供了支持(資金、設備等),來狩獵大象,商人的主要目的就是象牙,


狩獵人的主要目的是獲利,

在2007年,象牙的價格大約是180美元左右,而大象肉在市場上的售價是每磅5.45美元(07年豬肉價格是15元/千克左右),一頭普通的非洲象體重平均7800磅左右,一名偷獵者賣出一頭大象的肉可獲利至少6000美元。這個收益在當時當地是非常誘人的,當時剛果盆地的非洲人每天平均收入只有1美元,

在非洲,大象也不一定是被獵殺才會被吃,當一些大象意外死亡后,當地人民為了不浪費大象的身體,也會將大象的肉通過烤或者風干保存,以便日后食用,


最后

大象的肉能吃,我們也有吃象肉的歷史,但為什么我們沒有大規模養殖大象產肉呢?

首先大象的肉其實并不好吃,和豬肉羊肉牛肉比起來,差遠了;其次大象體型太大,生長周期長,也不能快速繁殖,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

也正是由于這些原因,人類一旦因為某些自私的原因獵殺大象,大象是很難恢復的,

如今大象的數量岌岌可危,我們實在不應該再去傷害大象,更不用說吃它了,像大象如此溫柔的巨人,它屬于地球,但不屬于我們人類。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