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大陸
文丨螞蟻蟲
一周前,我寫了篇關于江西彩禮為什么高的文章,將江西高價彩禮產生的客觀原因,歸納為適婚男女比例嚴重失調、人口外流、集中式相親、獨特環境、傳統農業社會等方面。
在整理資料和分析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高價彩禮這個經濟現象的背后,絕不僅僅是男女比例失調等客觀因素這么簡單,而是有著更深層的經濟學原因,因為資訊量巨大,只好分成兩篇寫,本文就是續篇。
本文從經濟學角度來剖析高價彩禮現象,試圖回答以下問題:高價彩禮的本質是什么,它在婚姻市場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是否如外界所批評的那樣全是危害,應不應該打擊高價彩禮行為,以及如何才能科學地消滅高價彩禮等等。
先行聲明:本文中的交易、市場、供需等均為經濟學名詞,無道德或價值觀屬性,沒有物化女性和婚姻之意,請勿展開聯想,
本文較長,約1萬字。如無時間或沒耐心看完,可先收藏直接看要點:
1、通過無差異曲線和供需曲線原理,可推導出彩禮行情是市場作用的結果; 2、高價彩禮并非全是弊端,也有提高相親效率、減少女青年外流、降低離婚率等積極作用; 3、高價彩禮本質是成本轉移的厚嫁,根源在于多數女性經濟不獨立、對婚姻的依附性強; 4、高價彩禮不是原因而是結果,直接打擊只會適得其反;消滅高價彩禮的方法——幫助女性提高經濟地位、夯實社會保障體系, 5、對于多數剩男來說,他們并不是被高價彩禮淘汰,而是自身競爭力不足出局。
01、從經濟學角度重新認識高價彩禮的形成
在與同為自媒體作者的好友范子龍討論高價彩禮時,他提出了一個近都市圈效應的觀點。這個觀點源于身邊感知,范子龍留意到西安、合肥等周邊市縣的彩禮非常特別,明顯高出城區和離大城市更遠的其他市縣,他稱之為近都市圈效應。
回頭來看江西省:由于地理位置和上層戰略等原因,江西既沒有融入到以上海為首的長三角城市群,也沒有融入到廣州深圳為首的珠三角城市群,但卻和兩大城市群相接相望,其狀態與臨近都市圈的市縣相近,而彩禮也正好幾乎是周邊省分中最高的(只有講究傳統習俗的福建是例外),完美契合近都市圈效應的模型,
我在小調查也觀察到了類似的情況,南昌市、鷹潭市的郊縣和農村彩禮,價格就高于市區,而在各平臺網友的評價回復中,發現它們在江西省內并非特例,九江、景德鎮、贛州、上饒、新余、萍鄉等很多城市也是如此。
至于導致近都市圈效應的原因,范子龍從心理學角度進行分析,認為人最怕的是(某種東西)看得到卻得不到,更為渴望得到,近都市圈的人們往往比遠離都市圈的人,更向往大都市的高品質生活,因此越靠近都市圈,象征生活品質的彩禮就越高。
其實,高價彩禮作為經濟現象,還可以用經濟學理論來進行解釋,而且至少有兩種。
一種是預算約束下的無差異曲線理論,
在彩禮地區的相親市場上,如果將一夫一妻制視為女性婚姻的預算約束,那么可以把男方所在地的居民福利和他的彩禮看成是兩個商品組合,適齡未婚女性將在預算約束下對城市居民福利和彩禮進行選擇,
在選擇高彩禮的同時,意味著她可以忍受當地較低的居民福利,如A點;而選擇高質量居民福利的城市時,她能接受低彩禮如C點;或者選擇中等金額彩禮和中等居民福利的B點。無論A、B、C點,還是在這條曲線的其他不同組合,在她看來其滿足程度都是相同的,這也是無差異曲線名字的由來,在有多個選擇的情況下,作為理性人,未婚女性優先選擇無差異曲線和曲線外的點,以實現利益最大化。
一般而言,城市的經濟越發達,它提供的就業、醫療、教育、文化、體育等生活服務就越豐富和優質,居民從中獲得的福利價值越大,足以替代一部分彩禮金額。當C點無限向右下移動時,彩禮金額便趨近于零,網友留言中也人說,身邊有一些江西女性外嫁到他們那,反而沒有要彩禮;北京、上海等城市里的男青年,有時無需個人能力和家庭條件,憑借著戶口身份就可以贏得外地女青年的青睞,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在現實中適齡女性也是這么選擇的,某個城市的婚戀市場如果基本一體化,那么以城市為中心,從城區到郊區再到農村彩禮價格依次上升,甚至在一個縣內都可能存在著三種行情:縣城、近郊鄉鎮、偏遠鄉村。彩禮價格依次遞增,縣城和近郊鄉鎮相差較小,而偏遠鄉村增幅較大。網友的最新反饋資訊顯示,橫峰縣和弋陽縣交界的偏遠山村,彩禮價格已經飆升到50萬元,幾乎相當于橫峰縣城的兩倍。
另一個就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供需曲線理論,
適齡男女的婚戀市場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充分競爭市場,在傳統婚姻觀念下,適齡男青年是需求方,而適齡女青年則是供給方。由于需求方和供給方都是個人,因此不會形成市場勢力。彩禮可視為婚戀行為的價格,隨著供給和需求曲線的移動而變化,
由于不同市縣、不同鄉鎮的經濟水平、男女比例、風俗文化等情況不同,每一個市縣、每一個鄉鎮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子市場。為了便于直觀理解,我們將子市場簡化為城市和農村兩個(分成兩個獨立市場推導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結論),并假設一開始城市和農村兩個子市場完全相同,均處于均衡狀態的A點,彩禮價格為P1。
后來,由于農村相對落后,一部分向往美好生活的農村女青年離開農村來到城市,于是,對農村子市場來說,供給量減少了,導致供給曲線左移;而男青年面臨著家庭關系、就業、搬家成本等因素,無法跟隨女青年同步遷移到城市,因此需求曲線不動。農村供給曲線移動形成了新的均衡點B,導致彩禮價格從P1提高到P2,而婚配數量從Q1下降到時Q2。新的農村剩男就這么產生了,數量就是用Q1減去Q2的值,
同理,農村女青年的流入讓城市的供給量增加,于是供給曲線右移,均衡點從A點變為C點,彩禮價格從P1降為P3,而婚配數量則為Q1增長至Q3,城里小伙找對象更容易了,而此時,農村的彩禮價格已上升到P2,就高出城市P3一大截。
現在讓我們回到上篇為什么江西彩禮這么貴的討論上來,
江西省作為全國適齡男女比例最大的省份,在周邊區域中經濟水平相對落后,當地婚姻觀念又比較傳統(絕大部分人視婚姻為必需品),將江西省適齡男性視為整體,分別植入以上兩種理論的模型中,得到下面兩個圖,
在無差異曲線理論中,由于經濟較周邊省份落后,江西居民福利水平整體不如它們,因此橫坐標的位子處于周邊省份的左側,如果想讓自己站在無差異曲線上被適齡女性選中,江西適齡男性就必須拿出更高的彩禮。而在供需曲線理論下,江西省的適齡女青年外流周邊省份,導致己方的供給下降而周邊省份的供給增加了,最終彩禮價格上升而婚配數量下降,
具體推導過程與近都市圈模型時一樣,在此略過。在不考慮偏好因素的前提下,二者都能推導出江西彩禮高于周邊省份的結論,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把自己家附近兩個彩禮不同的地方(比如本縣和鄰縣、市區和郊區)代入曲線模型,結合居民福利水平和人口流動方向進行推導,看看出來的結果是不是與事實相符,
02、不全是壞處,高價彩禮也有積極作用
很多人對高價彩禮持猛烈批評態度,認為敗壞了風俗,危害了社會。不可否認,高價彩禮現象確實會帶來一些壞處,比如男性結婚成本大幅提高、助長了攀比風,并可能因此引發因婚致貧、利益糾紛等其他社會問題。
其中最多的是擔心高價彩禮會引發攀比風,導致彩禮價格失序。這種擔心不無道理,但實際不太可能發生,婚戀是個充分競爭市場,彩禮價格上漲會受到需求的反制約,主流行情難以超過當地經濟水平,即便偶有突破也會迅速回調,否則很多想結婚的姑娘嫁不出去。
關注高彩禮現象始于九江銀行彩禮貸熱點,因此小調查時增加了因為結婚負債情況一項,原本我以為連銀行都想從中分一杯羹,那么彩禮應該是很多家庭的沉重負擔。
結果有些出乎意外,多數受訪者一方面認為彩禮金額偏高,同時也承認當地多數正常家庭還能負擔得起。因結婚而負債的情況時有存在,但多數家庭的金額通常不是很高,在10-15萬元左右,畢竟結婚是大事,大部分男方家庭會提前數年就開始準備,借款多以親友互助為主,一般不用支付利息,正常打工人家庭,這筆債務一般兩三年就能還清,這樣看來,彩禮考驗不只是家庭資產實力,更多的是看它的流動性能力是否強大,
彩禮開支在多數家庭有壓力但能承受的范圍之內,表明江西的彩禮行情并不比適齡男女性別比失調的情況嚴重,市場整體上并沒有失控,
目前的高價彩禮現象,是婚戀市場各種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其存在有著合理的一面。它并非一無是處,相反有著一些常常被大家所忽略的積極作用。
首先,彩禮提高了相親效率,促進了婚姻資源配置。
江西省多數市縣婚姻以相親為主,而且往往是集中式相親(在河南、河北、四川、湖南等勞務輸出大省的很多市縣也是如此),相親最大的痛點是,雙方存在著嚴重的資訊不透明和不對等,光聽媒人和對方的介紹(他們常常會過濾不利資訊、虛增優點、夸大能力,以增加相親成功率),很難獲得對方的準確資訊,
性格、三觀、興趣等雖然需一定時間才能全面了解,但見面交流也能提供一定參考,所以相親時女方更側重于考察對方的收入、資產、家庭經濟狀況等硬實力,但這些要核實起來難度很大,而且費力費時,并不現實。
彩禮為雙方提供了一個簡單有效的可量化工具,女方根據自身條件和個人意愿,結合當地行情提出一個彩禮金額,男方能夠接受,表明他具備較強的經濟能力并認可這樁婚姻的價值。反之,則要么家庭條件或個人能力無法達到要求,要么其誠意不足,女方可以很快從眾多男青年中篩選出心儀的候選者,有時候女方還會以彩禮作為武器,開出高價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抗議家里安排的相親、嚇退不喜歡的男子等。
同樣,男方可以通過彩禮金額來判斷自己和女方是否匹配,并迅速作出決策,或接受彩禮要求向女方表明誠意,或放棄改尋條件更匹配的女性,這樣一來大大提高了相親效率,實現了有限資源的快速合理配置,
其次,減少女性外流,有利于緩解本地男女失調問題,
在討論江西高價彩禮時,我們常常看到省外網友在網上氣憤地說,“我干嘛非要和江西姑娘在一起,娶個別省姑娘不香嗎?”這種反應非常正常,高彩禮地區意味著結婚成本較高,在有選擇的情況下,男青年會優先考慮其他成本較低地區的姑娘。
對于跨省戀的江西姑娘來說,這話聽了很是傷心,如果下調不了彩禮金額,就不得不和戀人分開。但對于本地小伙子來說,卻是一大利好,因為姑娘們就能多留在本地,如果江西彩禮低于或與周邊省份持平,那么江西女青年外嫁的比例會比現在還要高,
在男青年抱怨高價彩禮的種種危害時,它卻在暗中阻擊省外男青年,有效減少了本地女青年外流,變相幫助他們提高成功率,
再者,客觀上改變重男輕女思想,提高了女性地位,
高彩禮地區由于經濟落后,往往傳統習俗保持較多,而講究傳統習俗的地方,往往存在著重男輕女思想,女性地位相對較低。但實際上,如今高彩禮地區,女性的家庭地位和社會地位明顯提高,甚至高得有些出奇,小調查時發現,不止是江西,分布在河北、河南、陜西的多個受訪對象提到,當地公公婆婆對待兒媳婦的態度非常好,宛如親生女兒,
婆媳關系和睦、出嫁女性地位提高,自然與娶親成本高相關。婆媳關系歷來難處,沒想到這個千年難題卻被高彩禮給輕松破解了,這在一定程度上又反過來影響了自由戀愛的彩禮行情,不少人表示女兒自由戀愛也要收彩禮,因為不收彩禮的話擔心女兒婚后被男方輕視。自由戀愛和相親一樣的彩禮行情,我覺得父母的這種擔心才是主因,超過了攀比心理的作用,
過去有些地方特別是農村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女孩獲得的成長資源遠小于男孩,特別是受教育方面,如今這種思想漸漸淡化、基本消亡了。促使改變有很多原因,比如收入水平提高、公共服務完善、少子女化等,其中也有彩禮帶來的利益驅動。
有意思的是,高價彩禮還降低了當地的離婚率,
201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江西的離婚率為2.4%,在全國屬于較低水平,僅略高于云南、山東、上海、浙江等少數省市。高價彩禮提高了結婚成本,夫妻雙方對待婚姻的態度更為嚴肅、謹慎,客觀上起到了很好的穩定作用。甚至還有可能,雙方因為結婚成本高而更加寬容對方,提高了婚姻幸福指數。嗯,這與新婚姻法設置離婚冷靜期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通過提高成本來實現降低離婚率,
站在家庭條件較差或個人能力欠佳的男方角度,高價彩禮無疑是非常殘酷的。但從女方的立場而言,她們找到心儀的對象,獲得了更好的婚姻物質基礎;同樣,娶親成功的男青年在競爭中勝出,他們付出彩禮等一系列成本,但從婚姻中獲得的收益更大。從整個社會角度來說,實現了資源有效配置和福利最大化。
03、高彩禮本質是成本轉移的厚嫁,源于女性經濟不獨立
在上篇江西高彩禮文章里,我提到了江西大部分市縣的彩禮是會返還給小兩口的。只是返還比例因地因人而異,通常在多半或全部,超額返還的現象日漸增多,那么問題來了,很多人好奇,既然收了之后又返還,那為什么不直接少收或不收呢?
不妨先看看女方家長是如何返還彩禮的,
以前女方出嫁時多以現金壓箱底,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改用女兒名字開戶的存折或銀行卡。不少女方家長在結婚時并不告知存折或銀行卡的密碼,而是等到小兩口婚姻關系穩定或生了孩子才告知,有時甚至拖到兩三年后。
還有的父母寧可背負著“賣女兒”的罵名,也要采取將存折或銀行卡悄悄塞給女兒的隱秘方式,不讓男方知曉,一個南昌朋友一直認為他岳父把彩禮全部扣下,直到孩子生下來后他老婆告訴他:其實岳父一分錢都沒留,而是全部存在銀行卡給了他老婆,一些娶江西姑娘的省外男青年,抱怨老丈人沒有返還彩禮,有可能也是類似情形。不要著急,等到婚后生活穩定了,或許哪天妻子突然給你一個驚喜。
凡此種種操作手法,讓婚后女方在這筆錢的使用上獲得了絕對的支配權,男方想動用這筆錢,必須經過妻子的同意。從江西的情況來看,“伏弟魔”、“賣女兒”等彩禮扶貧現象雖然仍然部分存在,但隨著經濟發展其比例越來越少,不止是城市也包括農村,大部分女方家庭的返還比例在不斷提高,男方的高價彩禮,最后大部分轉化成為了女方的嫁妝。
錢收進來然后又返回去,似乎是繁文縟節的儀式流程,純屬多此一舉,雖說肉爛在鍋里,但從彩禮到嫁妝,一來一往之間這筆錢的性質悄悄發生了變化,
就彩禮和嫁妝的法律性質,我咨詢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法學博士朋友,他表示,在法律上,彩禮視為男方基于聯姻目的而對女方的贈與,除雙方后來未結婚、女方存在騙婚行為等少數情形外,通常不支持退回。在司法實踐中,除非有相反證據,嫁妝往往被認為是女方的婚前財產,屬于女方個人,而婚前財產則明確受到了民法典的保護,
嫁妝作為女方個人財產受到保護,至少早在宋朝便有了。宋朝可能是大陸歷史上最講究厚嫁的朝代。一方面是其經濟發達,民間財富積累較多具備厚嫁的實力;另一方面其文明程度最接近于現代社會,較少重男輕女的思想,宋朝人將嫁妝稱為奩產,意思是已婚女性的私人財產,如果離婚或改嫁可以帶走。很明顯,宋朝人厚嫁不是面子工程,而是為女兒婚后生活提供的切實保障,
同理,現在的女方父母如此費盡心思,無非也是讓女兒婚后生活獲得更多的保障,2020年江西省人均可支配收入2.8萬元,以彩禮平均行情20萬元計,大體相當于7年的可支配收入,正好與婚姻的七年之癢暗合,這當然是個巧合。有了這一大筆錢傍身,媽媽再也不擔心女兒未來婚姻風險,哪怕是嫁給一個不太熟悉的相親對象。
正如無論向誰收稅最終多數稅負成本落到話語權較弱一方那樣,在江西適婚男女比例高居不下的情況下,女方嫁妝的大部分成本實際由男方以彩禮形式買單,類似江西省這樣的高價彩禮現象,其實是成本轉移支付的厚嫁,本質上是對女性未來婚姻生活的保障機制。
在趣的是,雖然各地彩禮行情比較堅挺,但并不是鐵板一塊,如果男方條件出色,比如是公務員、教師、醫生、大型國企員工等,很多女方家長也愿意主動下調彩禮金額,以促成婚事,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準女婿工作穩定、收入高,能帶給女兒高質量的生活;而且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婚姻風險相對較小,而他的身份背書,已起到類似彩禮的保障作用,
山西的彩禮相對江西較低,但父母同樣有著類似的婚姻保障思路。一個山西朋友說,他們當地相親市場的核心指標不是對方現在能賺多少工資,而是看他(她)是否有退休工資、職級有多高,最搶手的是在機關、事業單位、鐵路、大國企等系統內擁有鐵飯碗的人。在經歷過煤炭輝煌期的山西人看來,一時高工資遠不如一個穩定的鐵飯碗來得更有安全感,
在古代,由于傳統男權思想主導社會和經濟,女性很難脫離婚姻而生存,所以父母盡可能厚嫁保障女兒的婚后生活。那么問題來了,新大陸成立以來大陸女性的權利和地位都在逐步提高,為什么現在江西的家長仍如此執著于為女兒提供高金額保障呢?
沒能找到江西女性薪資的統計報告,我進行了小范圍訪問調查,了解到的情況是:江西各市縣六七成以上(實際比例可能高至8成,因為國家統計局官網公開的《大陸統計年鑒2018》抽樣調查結果顯示,2017年江西省大學部學歷人口占比僅8.6%)職業女性為普通學歷,就業方向比較狹窄,主要在超市、商店、酒店、幼稚園、工廠等私營單位上班,從事財會、行政、文員、服務員、幼師等崗位。通常月工資在兩三千元左右,較2019年江西省私營單位就業人員46341元的平均年薪低出近3成以上。
同樣是低學歷,男性即便從事快遞員、外賣員等低技術性職業,工資要高于女性一兩倍甚至更多,出于成本和管理等方面考慮,江西很多(或者說大多數)小微企業不為員工交納社保,員工只能自己去申請交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資微薄而花錢的地方很多,相當部分普通學歷女性選擇不交納養老保險。
前幾年便有報告指出,大陸一線城市的男女薪酬差異最小,從三四線城市差異開始拉大,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職業女性開始獨立并享受高質量的個人生活時,多數江西職業女性靠兩三千元工資想過上體面生活簡單是天方夜譚。她們若想改變自己的生活,就不得不依賴于婚姻。
設身處地設想一下,一個月入3千元左右沒有社保的年輕女性,面對著相當于六年工資收入的20萬元彩禮,會不會心動?當女方家長將彩禮以自己名字存折或銀行卡的形式返還時,多數普通學歷女性都難以抵擋住誘惑;反倒是有不少高學歷職業女性主動將彩禮調到低標準,
有些人指責江西女青年在彩禮問題上沒有主見,一味聽從父母的意見和安排。實際上,大多數女性收入微薄,根本沒有足夠的底氣來反駁父母,那些和外省小伙因為彩禮而分手的江西姑娘,她們并非不渴望愛情不愛對方,而是難敵現實的殘酷(外省小伙如果一開始就對彩禮持堅決反對態度的話,姑娘往往會因此對小伙是否真心愛自己產生動搖,甚至主動先放棄)。
因此,男女比例失調只是彩禮價格上漲的導火索,彩禮現象的根源不在于男女比例失調,而是大多數女性經濟不獨立,使得她們不得不將婚姻作為未來生活的保障。而相親的資訊不對稱和資訊不透明,讓她們只能依賴彩禮這個可量化指標來判斷對方的能力和誠意,
04、直接打擊適得其反,如何科學消滅高價彩禮?
江西省這種與經濟水平不太成正比的高價彩禮,招致不少人的激烈批評。在網上搜索相關文章,基本上也多是“高價彩禮之風不可助長”、“苦高價彩禮之風久矣”的言論,一些激進者甚至提出了應該嚴厲打擊高價彩禮的要求,甚至恨不得將高價彩禮入刑。
且不討論嚴厲打擊高價彩禮的合法性,不妨先從理論上推導一下打擊對市場的影響,假設某地制定彩禮上限價格,超過標準一經發現將對女方罰款10萬元。由于政策本身沒有改變供需關系,只是提高了女方的風險成本,相當于實際彩禮金額為收到彩禮減去10萬元,那么供給曲線將向左移動,均衡點從A移動到B,出現了彩禮價格上升、婚配數量減少的情況,
P2減P1的值在10萬元左右,甚至可能更高(風險成本包括但不僅于10萬元罰款),也就是說,對女方的10萬元罰款實際大多數轉嫁給了男方,這樣一來,男方的彩禮成本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增加了。Q1減Q2則是適齡女青年的減少數,有人可能會好奇,她們去哪了?回到前面的無差異曲線,當居民福利較低城市的彩禮被限制時,她們中的一部分就會選擇嫁到福利較高的外地城市。
打擊高價彩禮看似在保護男方利益,最終卻造成了彩禮上漲、加大了女性外流。非但達不到預想效果,反而適得其反,情況變得更為糟糕,和最近某份報告認為文科生多導致中等收入陷阱一樣,原因在于搞反了因果關系,不是高價彩禮導致了男性結婚難,而男性結婚難推動著彩禮上漲,實際上,近年江西省有幾個區縣出臺過紅頭文件,要求轄內居民彩禮不得超過10萬元,都只在推出時熱鬧了一陣子,最后無疾而終,
相比嚴厲打擊,一些基層的務實做法更值得借鑒。據橫峰縣關田村總支書兼村主任陳根春表示,他們一方面反對鋪張浪費,利用疫情契機打擊大操大辦,幫助村民降低了少則兩三萬元、多則六七萬元的成本支出;另一方面對彩禮行為采取柔性引導,通過村干部、鄉賢等帶頭樹立榜樣,將行情控制在較合理水平范圍內,而且基本上實現了彩禮全額返還,
當然,這是基層組織應對高價彩禮的管理方式,只能治標不能治本,畢竟男女比例失調是短期內無法解決的問題。那么,在此前提下,如何才能科學地消滅高價彩禮現象呢?
回到一開始的無差異曲線和供需曲線模型上來,其實它們是有漏洞的,其中隱藏了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默認所有未婚女性都認可彩禮的價值,但對于高收入女性和與男性收入相近的女性來說,收入效應使得她們對主流彩禮不感興趣,她們不是彩禮相親市場上的供給方,更不屑于在無差異曲線上進行選擇,因為她們擁有一定的物質條件基礎,更在意精神層面的追求,比如男方的形象素質、三觀、生活方式、興趣愛好等,這也是為什么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彩禮基本消失的根本原因,
同理,如果江西等省份的多數女性也具備獨立的經濟地位,將擺脫對婚姻的依賴性,那么高彩禮現象就會自然消失。因此,在高彩禮地區,努力提高女性經濟地位才是科學消滅高價彩禮的唯一正確方式。
要提高江西等省份的女性經濟地位,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1、教育是提高人力資本的最好投資,增加對女性學歷教育、職業培訓等方面的扶持。
BOSS直聘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大陸職場女性的教育回報系數為0.051,女性每增加一年教育年限,平均薪酬可提高5.1%,這一比例較男性高出0.5%。江西等高彩禮省份的女性薪資水平低,主要原因就是受教育程度低所致。對此,90后女青年小雪深有體會,她外出求職時發現,同為科班幼師專業,人家本科學歷可以拿到5000元工資,而自己大專文憑只有3000元。
就女性受教育程度問題,我采訪了上饒和鷹潭、宜春的幾位中學老師。得到的反饋基本一致:9年義務教育、國家貧困生助學金和婦聯春蕾女童計劃等一系列政策的推行,女孩因為家庭貧困讀不起書的現象已經杜絕。在某高中老師的記憶中,從八九年前左右,班上女生的比例開始逐步提高,他表示,絕大多數家長都支持子女接受更高教育,不會因為性別不同而區別對待女兒,
真正卡住江西女性教育程度提高的瓶頸,既不是觀念落后也不是初等教育設施不足,而是省內高校資源的嚴重短缺,江西、河南、河北等高彩禮省份,除了河北靠近京津的地緣優勢承接的高校較多外,其他省份高學歷人口占比都偏低,2017年江西省大學部學歷人口占比僅8.6%,河南為8.7%,與北京上海相去甚遠不說,也不敵周邊的湖北、湖南、安徽,甚至還不如西北的甘肅、寧夏,因此,只有通過省外高校擴大在江西招生名額、江西加大本省高校建設,才能真正解決女性受教育不足的問題,
2、繼續推動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覆蓋更多人群、提高全民保障力度,
無論是返還給女兒作嫁妝還是留為自用,江西女方家長收取高額彩禮意愿強烈的一個因素是缺乏安全感,對比江西等高彩禮省份和北京上海等發達省市的社保保障數據,就不難發現,高彩禮省份不但整體覆蓋率不如發達省市,而且保障質量遠不及它們,
發達省市以保障力度較高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為主,而高彩禮省份以只能滿足基本生活開支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為主,我父母都已退休,正好一個是職工社保一個是居民社保,他們的退休工資之比在2.5:1左右,差距明顯。
原始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或各省市統計局,螞蟻蟲整理統計計算,其中:浙江省為2019年數據(職工社保人數中包含了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人數),因為其2020年公報中沒有分項說明,參保人數4355萬較2019年增加了124萬;河南省的居民社保人數為2018年的最新數據,
在省內,也能找到彩禮金額高低和社會保障高低呈負相關的實例。比如新余市和贛州市,無論是社保覆蓋率和保障力度,都是前者高于后者,而后者的彩禮金額高出前者一截,
近年來江西省在社會保障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績,從2010至2020年的10年時間,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增長近1倍達到1168.2萬,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幾乎從零增長到2078.0萬,看到成績的同時也應該承認,多數江西人處于低保障的狀態,還需要繼續努力。
3、無論是教育行業還是社會保障,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這些很大程度上又取決于當地經濟水平;同時經濟活躍也將為女性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所以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 、提高經濟水平才是王道,
今年大陸已經實現了全面脫貧,正走向共同致富的大道上,但小康顯然不是社會主義建設的終點,而是一個全新的起點。未來隨著國家的政策優惠和資源分配向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傾斜,江西、河南等中部省份也將迎來發展機遇。都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一個人如此,一個省市、一個國家何嘗也不是如此呢,畢竟GDP才是體現國民生活水平的最重要指標。
05、高價彩禮消失是必然,但有人會懷念它的好
從了解的情況看,江西女性在高中教育上實現了平等,大學部教育程度比例開始上升,事實上,在南昌、九江、上饒、鷹潭等江西省內很多城市,已經開始出現“三高”剩女現象。雖然現在比例較小,但卻是江西職業女性經濟地位走向獨立的信號。
大膽預計,隨著適齡大學部學歷女性陸續進入婚戀市場,江西省的高彩禮現象在5-10年內得到緩解,其中經濟發達一些的贛北地區會先于相對落后的贛南地區。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后,父母對女兒未來生活的擔憂也將逐漸減輕,最終解除,相親大概率還會一直持續下去,但男方不再視為女方的長期飯票,而是真正的人生伴侶,高價彩禮走向消失是必然的,彩禮即使保留也將進化為象征意義的形式,就像廣東人的拜年利是一樣。
其實,對于大部分的剩男來說,他們在婚姻市場并不是被高價彩禮淘汰,而是自身競爭力的不足導致出局。即使沒有高價彩禮,他們被淘汰的概率仍然最大。
最后忍不住吐槽幾句,雖然現在不少高價彩禮地方的男青年,在痛批它的種種壞處,但當未來姑娘們經濟獨立、不在意彩禮時,你們就十有八九會回過頭來懷念它的好了,畢竟,當年拿得出彩禮就能大概率地把姑娘娶回家,而今后你們或許就真的再也配不上她們了,
分析到位,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