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偷之名的竊蛋龍,原來是個“男媽媽”


上世紀20年代,美國自然博物館的安德魯斯(Roy Chapman Andrews)一行人前往蒙古戈壁沙漠進行調查,原先他們的目標是找到人類起源之地,結果人類的祖先沒有找到,卻意外發現了許多恐龍化石以及人類發現的第一枚恐龍蛋

他們發現成窩的恐龍蛋周圍有著原角龍的化石,他們當即認為這些恐龍蛋屬于這種溫馴的原始角龍類,而在恐龍蛋周圍,他們發現了一個破碎的頭骨,來自一種小型獸腳類恐龍,這種恐龍有著大大的眼睛和尖銳的喙,看起來就不像善類,在將化石帶回美國經過研究后,他們認為這個破碎的頭骨,生前是在偷竊原角龍的蛋,并被盛怒的原角龍媽媽踩爆了頭骨


1923年發表的竊蛋龍化石圖 | Wikipedia

基于上述幾點特征,這種恐龍被取名為“嗜角竊蛋龍(Oviraptor philoceratops)”,亦即喜愛角龍的偷蛋竊賊,但這種恐龍其實是被誤會了,而解開這個誤會的契機則在70年后發現的另一件標本,

洗刷不清的污名

上世紀90年代,隨著蘇聯解體,國際局勢漸趨緩和,美國的考察團終于能有機會再次回到蒙古戈壁沙漠考察。而這次發現的一個竊蛋龍類標本,洗刷了竊蛋龍70多年的冤屈,

在這個新發現的標本中,可以看到竊蛋龍近親的葬火龍(Citipati)正趴在一窩蛋上,宛如現代鳥類孵蛋的姿態,此外,更直接的證據也出現了——在這窩蛋里發現了胚胎的化石,證明這些蛋根本不是來自原角龍,而是竊蛋龍類的寶寶。


1993年發表的葬火龍化石證明竊蛋龍類會孵蛋的習性 | Dinoguy2 / Wikimedia Commons

但由于國際命名法規的規定,一旦被命名的生物就不能再修改,因此竊蛋龍至今仍頂著“竊蛋龍”這個污名,

雖然污名在外,但竊蛋龍類孵蛋的化石,為我們提供了恐龍演化為鳥類的行為學證據,證明鳥類現今的孵蛋行為可能源自于恐龍祖先,并至少在竊蛋龍類的時代,就演化出現了,此外,竊蛋龍類孵蛋,也間接證明這種恐龍和鳥類一樣,具有一定體溫和羽毛,如果像蜥蜴或鱷魚一樣,體溫跟外界相同的話,孵蛋的恐龍也就無法維持溫度,而沒有羽毛的話,它們的身軀則可能無法完整覆蓋蛋窩。


胚胎化石的發現證明了這些蛋真正的父母是誰 | Jordi Payà f / Wikimedia Commons

下蛋筑巢的講究

隨著越來越深入的研究,科學家們也開始從蛋窩的模式中,發現竊蛋龍體內的秘密,首先是竊蛋龍類的蛋窩很有特色,許多兩兩成對的蛋圍成一圈,然后最多會堆棧到三層,

這種模式的蛋巢可以告訴我們什么呢?首先是兩兩成對的蛋,可能代表這些蛋是兩顆兩顆被下出來的,也就是竊蛋龍和鱷魚等爬行動物一樣,有著雙側都具有功能的輸卵管,而這個構造在化石中也得到了證實,一件發掘于廣州,現藏于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竊蛋龍化石,就在骨盆上有兩顆蛋,證明了這類恐龍確實有著兩側都能下蛋的輸卵管,


來自廣州南雄組的竊蛋龍類蛋窩,蛋兩兩成對圍成一圈,最多堆到三層 | Tzu-Ruei Yang et al. /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2019)

竊蛋龍的這種下蛋模式正好介于鱷魚和鳥類之間,現代的鱷魚雖然和竊蛋龍一樣有雙側的輸卵管,但一次產下一大窩,產卵量比竊蛋龍多;鳥類則只剩下一邊的輸卵管有功用,但每次都是產下比較少量的蛋。這個生理結構也證明了,恐龍的身體處在向鳥類演化的過渡階段。

而近來,科學家更用化學分析方法確認了,有些竊蛋龍類的蛋是藍綠色的。過去科學家們總是認為恐龍的蛋應該更接近鱷魚等爬行動物,是白色的,這個發現又進一步拉近了恐龍與鳥類的親緣關系,許多鳥類帶有豐富色彩或紋飾的蛋,可能在恐龍祖先這里就出現了,


美洲旅鶇的藍色蛋 | Dima Sergiyenko / Wikimedia Commons

是好媽媽?還是好爸爸?

人類常常會將周遭的動物甚至自然現象“擬人化”,把人類世界的規則套用到自然之中,例如孵蛋的那只葬火龍化石,就有個綽號叫“大媽媽(Big Mama)”,在取這個綽號時,并沒有任何可以證明這是一只恐龍媽媽的證據,其實,在后續相關的研究中,有更多的間接證據表明,在孵蛋的其實是爸爸而不是媽媽,

支持孵蛋是爸爸的證據主要有三個,它們分別來自分類關系、骨組織學以及蛋的大小比例,

分類關系的證據發現,最原始的鳥類如鴕鳥、鴯鹋等,都有父親照顧蛋窩的行為,因此和它們關系接近的恐龍類群也可能是父親在孵蛋。


鴕鳥雌性和雄性都會孵蛋,鴯鹋則是由雄性單獨孵蛋 | Pixabay

第二點則是竊蛋龍的蛋和體型相比算是比較大的,而且數量也多,根據統計分析發現蛋窩以及蛋的大小比例,和父親照顧或母親照顧有一定的關系,又大又多的蛋,比較可能是爸爸孵,竊蛋龍的蛋窩模式,最接近父親負責孵蛋的鳥類類群,

最后則是來自骨組織學的證據,蛋殼的成分有鈣,因此在許多鳥類母親為了產生蛋,都會從骨骼中就地取材提取鈣,導致骨頭中心出現海綿狀的“髓質骨”結構。這種結構除了在鳥類外,在比竊蛋龍更原始的暴龍類中也有所發現,下過蛋的竊蛋龍類也應該會有此結構,


霸王龍腿上發現髓質骨結構(MB),代表這塊骨頭來自產生過蛋殼的恐龍媽媽 | Schweitze et al. /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但是科學家們將孵蛋竊蛋龍類的化石進行切片后,卻沒有發現髓質骨的結構,也就代表這些在孵蛋的化石可能并不是懷孕過的媽媽,因此就更可能是父親在照料了。

從偷蛋的竊賊到孵蛋的好家長,從刻板印象中的好媽媽到更可能是好爸爸,竊蛋龍的形象隨著更完整的科學證據有著極大的改變,科學本身就是在不斷證偽的過程,隨著更多化石證據的發現以及科技的進步,我們對恐龍的認識也在不斷改變,通過科學家們不懈的努力,我們也將離真相越來越近,


下大蛋的鳥

鴕鳥才不會埋沙子

乾隆為食火雞做了詩

機槍還打不過鴯鹋

本文來自物種日歷,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系[email protected]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哈哈、好搞笑

  2. 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