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陸,西瓜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一到夏天,幾乎家家戶戶每個人都會吃西瓜,物美價廉的西瓜,實在是消暑止渴的好東西。
但是一出國門,情況就變得不一樣了,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像大陸人這樣吃西瓜了。要知道,國人以一己之力,每年夏天就能消耗掉全球60%的西瓜!在國外,西瓜可是個稀罕水果 。
日本的水果店,西瓜是要按牙賣的,一整個西瓜切成八牙,一牙都能賣到折合人民幣三四十塊錢!妥妥的奢侈品了!
不過在美國,情況就有點特殊了,西瓜雖然沒有日本那么貴,如果你在不熟悉的情況下,請黑人吃西瓜,輕則割袍斷義,重則大打出手,遭受皮肉之苦了。
2017年9月份,41歲的消防員羅伯特在完成消防員訓練,成為消防隊的一名新人。按照慣例,新人入職需要給隊里的其他消防員送一份禮物,一般大家會送一些家里做的甜甜圈或是小餅干,但是羅伯特隨手挑了一個碩大的西瓜,還做了簡單的包裝帶到了隊里,而他也因為這個禮物丟掉了工作。羅伯特任職的55消防中隊有90%以上的非洲裔美國人,送完西瓜的第二天他就收到了隊友的投訴并立刻被消防中隊開除了。
為什么羅伯特會因為送了一個西瓜就被開除了呢?因為這樣的行為在美國黑人的眼中,就是赤裸裸的種族歧視!可能聽到這里你會感覺很奇怪,一個西瓜也能扯到種族歧視?這是不是也有點太上綱上線了? 還真不是!在美國,有三樣東西可以讓美國的種族主義者高潮:
西瓜,炸雞,大瓶葡萄汽水或麥芽酒
他們把這當成是黑人的專屬食物,只要你在黑人的餐桌上,擺上了這些食物,那么請不要在他的身邊放任何尖銳物品,以避免自己來不及和這個世界說再見!
美國黑人的西瓜禁忌來由
19世紀,當時的美國分為南北兩方,美國的南部存在著大量的非洲黑奴,美國是聯邦制國家,州的權利往往比國會還大,美國之所以叫做合眾國,其本意便是結合眾州的意思,美國各個州府不僅高度自治,保有自己的政府決策權,甚至連法律都自行頒布。這樣的政治形態直至今日都沒有太大的改變!
當時在南部美國廣袤的土地上,奴隸制度是寫進法律,合情合法的!正是因為這種律法的不一致性,使得南北方不僅文化隔閡很大,甚至兩方長時間都處于相互敵視的狀態。
相比于重工業,商業發達的北部,美國南部的經濟相對而言是十分落后的!南方的美國當時主要以農業為主,其中遍布著大量的農場主!當時生活在美國南部的黑人奴隸命運十分悲慘,他們被大量的農場主購買后便在南方從事勞累的農業勞作!而在當時,美國的南方最為主要的兩個農業產出便是棉花與西瓜!
當時大量的黑人從事繁重的農業生產,但是他們卻根本無法得到報酬,當時的白人奴隸主褒獎黑奴的獎品可不是加班費,美元,正是田間他們用自己雙手種出來的西瓜!
而后,1861到 1865年美國爆發了那場著名的“南北戰爭”,這場戰爭本來是一場維護美國統一的戰爭,但之后卻被賦予了別的含義,最終逐漸演變為一場消滅奴隸制的革命戰爭。戰爭結束之后,北方的美利堅合眾國最終戰勝了南方的美利堅聯盟國,自此南方的黑奴雖然在法律與名義上得到了解放,但最底層的社會地位以及被歧視的命運卻并未改變,這些黑人通常都沒有受到過什么系統的教育,在社會上難以生存,唯一能夠賴以生存的技能便是曾作為黑奴時學會的”種植西瓜“于是乎,大量的黑人在美國便依舊干著老本行,依靠種植西瓜為生!
法律雖然被修改,但歧視卻從來都沒有消除!這段時間的美國南方爆發了激烈的種族沖突, 在美國南北戰爭結束之后,一些南方黑人獲得解放,并開始自己建設莊園,建立農莊,過上了經濟獨立的生活。
看到曾經的奴隸現在和自己享有類似的地位和身份,美國南方奴隸主們感到十分驚恐。在南北戰爭前,南方的重要農作物就是棉花和西瓜。在獨立后,一些美國黑人開始自己以販賣西瓜為生。看到這個情況,于是美國南方白人就將西瓜和黑人聯系在一起,在1869年的富蘭克林萊斯利畫報中,就出現了第一張以黑人和西瓜為主題的版畫。在版畫中,黑人被描繪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容易滿足,而且懶惰的形象。而南方的白人奴隸主則將種植西瓜,視為自己對于黑人的恩賜,于是在這一過程中,南方黑人就被定格為一種刻板印象:不喜歡工作,喜歡歌舞,還有特別喜歡吃西瓜。
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黑人喜歡吃西瓜的形象就開始在影視作品,文藝作品中流傳,比如1900年的一張明信片,上面就有一個黑人男孩在吃西瓜,下面還有一首帶有調侃性質的打油詩。
黑人的黑臉秀偶爾也會用西瓜自黑,比如“西瓜之歌”,“哦,那個大西瓜”等;而在1893年的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上,會展舉辦方居然在有色人種展覽日,用免費的西瓜和美國黑人歌舞吸引黑人觀眾,結果這一行為直接導致了芝加哥黑人社區的大規模抗議,一些應邀的美國黑人歌舞表演者也拒絕到場表演。后來晚一點的時候,在一些電影和諷刺畫中,美國黑人也被與步態舞,吃西瓜,偷雞聯系起來,在這些場景中,黑人們在狼吞虎咽地吃西瓜,甚至貪婪的連西瓜子都不吐出來。比如在1900年的一首打油詩中,白人這樣寫道:
喬治華盛頓和哥倫布布朗
我是比煤塊還黑的小黑孩
跟我比吃瓜
豬都會遜色不如
西瓜簡直就是我的中間名
而且黑人喜歡吃西瓜,還有影射黑人精力旺盛,喜歡像貪吃西瓜那樣猛烈追求的特點。漸漸地西瓜成為了少數可以讓美國黑人瞬間憤怒的東西。這樣的丑化也真的得到了效果。他們讓白人認為,黑人侵吞了屬于他們的土地,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種族矛盾。
在這期間,隨著沖突的加劇,西瓜這個梗也就漸漸的變成了種族歧視的一枚標簽!黑人愛吃西瓜成為了南方的白人群體嘲諷黑人的口頭禪,負面的印象,最終都包含在了這一句:
“黑人愛吃西瓜”的俚語之中!
這句話即嘲諷了黑人曾經不堪的地位,也諷刺了他們現在不堪的地位,可謂一語雙關,深深刺痛著美國黑人的自尊!
而如今,轉眼百年過去了,這句話的威力卻依舊沒有消散!即便放在如今的美國,倘若你無意間觸犯了這其中的禁忌,仍舊會讓黑人們感覺自己被深深的冒犯,并難以原諒!
了解了這么多后,大家應該明白西瓜對于黑人而言究竟意味著什么了吧!
類似于西瓜,炸雞,蝦,大瓶葡萄汽水或麥芽酒這些都和黑人的刻板印象掛鉤。
事實上首個炸雞菜,其實是由來自美國上流社會:
1828年,弗吉尼亞州的弗吉尼亞州的白人富家小姐瑪麗-蘭多夫在她的食譜《弗吉尼亞家庭主婦》中,提到了第一個炸雞食譜。而當時的奴隸主,則會要求黑人家廚按食譜書做菜,而家廚也善用自己的烹飪技巧,令炸雞更加美味,于是炸雞俘虜了白人的胃。
由于害怕黑人會透過售賣牲口獲得財富作贖身之用,因此法律規定黑人不可飼養大部分牲口,包括豬、牛、馬等,但雞在當時的經濟價值有限,所以不在此限。此外大部分黑人奴隸都來自西非,而飼養雞只在他們的家鄉相當普遍,因此很多奴隸們開始經營雞只買賣生意。加上由于奴隸在農場工地工作時,需要消耗大量熱量,因此油炸食物經常在黑人餐桌上出現,而炸雞也順理成章成為他們的日常飲食之一。
即使奴隸制崩潰了,炸雞還是被視為黑人文化的一部分;也是通過流行文化,炸雞和黑人掛鉤,比如在《一個國家的誕生》中,一個黑人大吃炸雞,就被與黑人的野蠻,不開化聯系起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美國黑人在電影《綠皮書》中,謝利博士才會對炸雞矜持再三,這是因為喚醒了他非常敏感的點:作為黑人的身份。在政治正確的現代西方,想要做到“不”種族歧視幾乎是不可能的,前方有無數的雷要無數的坑,等著你一腳踩爆。
西瓜連接了土地和黑人,成了橫亙在種族之間的鴻溝,也成了黑人侮辱性的符號。
在歐巴馬當選總統的時候,都有人把這三樣食物p在了他面前,代表自己對于黑人當選美國總統的不滿,甚至把白宮門前的草地p成了西瓜田。
而西瓜這樣的食物象征,像是給黑人們挖的一個大坑,一個多世紀了也很難爬出來。 也很難說是他們玻璃心。因為確實有很多種族主義者,看到黑人吃炸雞和西瓜,就會露出玩味的笑。想象一下一些油膩的男人,看到姑娘買黃瓜和茄子時候的笑容,其實我們都很難控制住自己,不會一巴掌呼上去。
西瓜本身并不帶有任何特點,但是只要和黑人放在一起,就成了懶惰和骯臟的代名詞。一個解渴的食物,就這么被強行變成了一個文化符號。在黑人獲得解放的初期,種植西瓜幾乎是黑人唯一的生存途徑,那時西瓜是自由的代名詞,而奴隸主就用同樣的符號來抹黑他們,讓他們把自由和自卑聯系在一起,讓他們依舊認為,膚色是自己的原罪。
白人至上!這就是白人的理念,有色人種不如白人![發怒]
KFC在美國算賣炸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