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減負,寒門真難出貴子嗎?張桂梅:對孩子不好,卻是唯一出路

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大陸就已經明確提出要轉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重整因應試教育導致的一系列不良后果:高分低能、只重視智育不重視德育發展、學生身體素質下降等等,但是“素質教育”的口號喊了許多年,各個學校也很難落實,原因何在?


作為一名中學教師,我認為,主要是因為素質教育對當下教育水平要求較高:素質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全體學生獲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同時,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還要能夠關注學生的個性,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

而且在教育過程中,不僅要教學生知識,更要教學生學習的方法;不僅要重視教育的結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考試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不僅要關注學科知識本身,更要關注學生個人的成長,把學生當作一個完人來看待,而不是把學生當作學習的機器,而要關注學生在學習時的情緒和態度,

著名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教育者的榜樣作用對兒童的成長起著重要的示范作用,那也就可以說,教育者的德智體美勞水平。對學生的學習起著示范作用,也就是我們當下所說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那么,我們在要求學生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之前,就需要教育者先達到這樣的水平,試問:當下教育者千萬個,能達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能有幾個?能全面掌握學科學習方法的又有幾人呢?因此,許多學校難以落實素質教育,只好一鼓作氣應試下去了。

由于素質教育落實的困難,國家近幾年又頒布了關于給大陸小生減負的文件,明文規定國小上午8點之前不能上學,下午5點之后不許上課,減少大陸小的作業量,

國家這樣做的目的,其實是用硬性的規定,讓學校和教師不能過多地給學生增加學業壓力,讓學生有更多時間可以自我成長,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發展自己的品德、身體素質、勞動能力、審美能力,其最終目的也是要讓素質教育更好地落實。

但是,這樣的規定,其實治標不治本,還是難以真正讓素質教育的口號落地,甚至會讓學校教育走向歧途,讓許多學生得不到該有的成長,錯失了增長知識的機會,為什么這樣說呢?


仔細想想,學校減負、縮短授課時間、減少作業量,第一個受到影響的會是誰?是那些家境優渥,天賦異稟的孩子嗎?當然不是,而是那些家境不是很好的學生,

那些家境優渥的孩子有豐厚的教育資源:學校減少授課時間后,他們的父母可以選擇自己輔導他們,這些父母既然能給孩子創造出優于同齡人的生活環境,說明其本身就是成年人中的佼佼者。

這樣的人,大概率受過非常優質的教育,那么,他們自己,也會給自己的孩子帶來優質的教育;如果家長沒有時間,這些家境優渥的孩子在放學之后,會被送到收入不菲并且質量領先的輔導班或者興趣班內,

他們在學校放學后,仍能被專業的教師用心教育,或者能得到學業上進一步的提高,或者能夠將一個特長學到極致,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興趣和能力。

因此,家境優渥的孩子基本是不會被減負所影響的,甚至一些家里條件好的孩子,還會因為學校減負留出的自由時間獲得更好的發展,達到國家減負的初衷,


但是,反觀那些家境不是特別好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沒有能力讓他們上高價的補課班,有些家長常年在外工作,別說輔導孩子寫作業,就連經常給孩子打電話都做不到,

這些孩子如果比較自律的話,回到家可以寫完作業,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但是寫完作業之后,通常會因為孩子愛玩的通病開始放肆玩耍,雖然,玩耍也可以發展學生的各項能力,但是,他們獲得的成長會比那些在各種精英式的訓練班的孩子獲得的多嗎?

而且當下很多孩子寫完作業就開始玩行動電話、看電視,這樣不僅學不到太多知識,還會傷害孩子的身體。能完成作業的孩子尚且如此,更別說那些不能按時完成作業的孩子了,學校減負留出來的時間,只會被白白浪費,無法得到充分利用。

長此以往,兩種學生的差距會越來越大,等到畢業的時候,就會發現很多學生已經掌握了各種各樣的技能,拿了各種各樣的證書,而另一些學生卻學無所成,玩無所得,成了基礎教育的失敗者,


因此,學校盲目減負,只會讓那些家境不好的孩子被別人落得越來越遠,讓他們成為錯誤的教育措施的犧牲品,

既然國家提出了減負的要求,就說明現在確實有給學生減負的必要。但是這種減負不是盲目地減少授課時間,減少作業量,而應該是一種理性的減負。

既能讓原本阻礙學生正常發展的、過多的學業負擔減量,為學生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讓路,又能讓所有學生獲得其需要的教育,不讓一個孩子無故掉隊。據此,我認為學校在減負的時候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很多學校為響應國家政策,直接一刀切地將學生的作業減半,一些教師為了省事,原本留四遍的抄寫,直接改為兩遍,認為這樣就叫做給學生減負了。殊不知,這樣的減負,不僅不能達到國家制定減負政策的目的,還會打亂原有的教學計劃,導致不能保質保量完成教學目標。


國家提出的“減負”,這個“負”指的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課業負擔,是指有一些學生原本不需要做,但是,教師為了加大學部生的作業量或者懲罰學生而布置的作業,這樣的作業對學生掌握知識沒有任何益處,只能白白浪費學生的課余時間。

比如,一些教師為了讓學生提高做題速度,給學生布置許多張相似的卷子,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必須全部寫完,實際上,這些卷子中有很多題目是非常相似的,甚至有一些題目是重復的,學生完全沒有必要再重新寫一遍,這樣的作業不僅繁重而且會損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的課業負擔就要減掉,

而有些作業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這樣的作業就是必要的,是不能減掉的,如果不給學生布置,或者布置的數量不夠,學生就不能得到必要的鍛煉,能力就得不到提升,也就難以達到教學目標,


比如,剛剛提到的抄寫很多人認為,抄寫是浪費學生的時間,實則不然,在語文學習中,抄寫生字詞能讓學生很好地掌握一個字的寫法,許多名師都會通過“抄寫”,讓學生學習生字詞的寫法,

因此,教育者減負的時候要根據教學目標減負,那些能夠幫助學生學會知識,提升能力的作業不能平白無故被減掉,那些徒增學生負擔、增加學生壓力的作業要刪去。與此同時,教育者更不能以一種慣性思維去看待作業的類型,不能認為做題就是有意義的作業、抄寫就是無意義的作業,要根據教學目標有選擇地確定作業類型,理性減負,

學校減負,要根據本校學生整體的實際情況酌情減負,有時甚至可以不去減負,雖說實現素質教育很重要,但是有些時候,成為“小鎮做題家”或許是一些孩子走出現有環境、改變命運唯一的辦法,


近期,一位反對學生當家庭主婦的女教師火遍全網她叫張桂梅,是麗江華坪女子高中的校長,她在麗江的一座貧困的大山中,建立了大陸第一所女子公立高中,

每天早上5點,張桂梅都要親自叫醒所有女孩,孩子們在張桂梅和學校老師的監督下,每天活得像在打仗,吃飯要在十分鐘內解決,不能有任何多余的活動,每天都要不停地刷題。從早上5點睜眼到晚上12點睡覺,神經要一直高度緊張。

這樣的狀態,她們要持續三年,直到考上大學部。張桂梅自己也反思道:“我們知道這樣對孩子們其他方面的發展可能不好,但這是唯一的辦法,我們只能這樣做,這是她們能走出大山、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有時候,當學校里的一雙雙眼睛連山外的世界都沒見過,當那些孩子只能依靠學習、依靠聯考拼出自己人生的血路,學校再談減負或許會顯得有心無力。


每個學校都有不同的學生群體,學校的意義是讓學生能在學校中變成更好的人,因此,重要的不是進行減負還是增負,重要的是學校能真正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提供學生真正需要的教育,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人生。

很多學校縮短上學時間之后,學生家長因為工作原因,沒有辦法及時來接孩子,會造成學生放學后無處可去的情況,一些家長會選擇將學生送入附近的一些托管班,但是這些托管班質量參差不齊,很容易錯誤地指導學生,給學生的學習帶來阻礙,

針對這種情況,很多學校開始實行“蓓蕾計劃”,讓那些家長沒時間帶或者來不及接的孩子放學之后留在學校,由學校的老師帶領完成作業或者做一些活動,這樣的調整不僅可以解決減負帶來的問題,也讓有需要的學生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機會,一舉兩得。


實際上,任何教育措施都不能保證讓所有人滿意,學校必須站在學生的角度發現學生的需求,盡量做出合理的調整來滿足學生的需求。只有這樣,教育才能順利進行下去,教育改革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學校是學生在家庭之后的第二個主要學習場所,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滿足學生各方面的需要,是每個學校應盡的責任。

在國家提倡減負的大背景下,每個學校都應該保持自己理性的頭腦,根據本校的具體情況,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考慮,制定合理的減負制度,否則,學校失去的不僅是那些家境不好的孩子求學的心,更是教育者從教的初心。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