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甲午戰爭,你可能不知道的五個事實真相

如果評選對大陸歷史影響最大的戰爭,相信甲午戰爭絕對能夠排進前十。按梁啟超先生的話講:“吾國四千年大夢之喚醒,實自甲午戰敗割臺灣、償二百兆始,”可以說正是甲午一役,徹底擊碎了大陸的“天朝美夢”,這個古老帝國終于開始步履蹣跚地走上了近代化之路。或許正因如此,關于這場戰爭,人們一直充滿爭論,并由此產生了許多“根深蒂固”的謠言,今天我們不妨來盤點一下,這些謠言中有哪些曾讓人信之不疑(文中若無特別說明,所有數據均來源于上海人民出版社《大陸近代史資料叢刊·甲午戰爭》),


01

北洋水師實力強于日本海軍

這恐怕是最被大家所認同的一則謠言了。確實,1888年北洋水師成軍之時,擁有大小艦艇34艘,噸位達到33500噸,一度排到了世界前十、亞洲第一。其中被視為絕對主力的定遠、鎮遠兩艘鐵甲艦,單艦排水量達7335噸,不僅在亞洲,在世界上都是數得著的王牌巨艦(要知道直到2012年,大陸自研的052D驅逐艦,單艦排水量才達到這個水平),而當時日本海軍只有2艘老式鐵甲艦、3艘岸防艦和幾艘無防護巡洋艦,加上若干小艇,實力僅有北洋水師的1/6,

然而,自打北洋水師訪問日本橫濱后,受到巨大刺激的日本開始以瘋狂的速度擴建海軍。經過八次海軍擴張案,到1893年,日本海軍通過外購或自研,已經擁有了13艘主力艦,外加魚雷艇及各式輔助艦艇32艘,總噸位達到了61373噸。盡管和同期大陸海軍69843噸的水平相比尚有差距,但其后來參與黃海大戰的12艘戰艦總噸位已達37200噸。而可憐的北洋水師自成軍之時,到1894年戰爭爆發,僅僅接收了由南洋水師調撥過來的平遠號,其余不僅未添一艦,甚至未添一彈,其參加黃海大戰的12艘戰艦,總噸位為32396噸,可見此時,再說日本海軍實力不如北洋,已經不是事實了,

也許有人會說,噸位只是反映海軍強弱實力的一個指標而已,不是決定性因素。那么,我們不妨再來看看其他因素。眾所周知,海軍是極為燒錢的軍種,但與日本全國上下勒緊褲腰帶支持海軍建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北洋水師卻始終得不到充足的軍費保證。由于當時清廷財權掌握在李鴻章等洋務派的政敵、以翁同龢為首的清流派官員手中,北洋水師每年僅能從戶部得到120萬兩白銀的撥款,但其每年所需銀兩卻在170萬兩以上,根本入不敷出。加之成軍后清廷自認為可高枕無憂,對水師建設再也不上心,致使北洋水師除了錢,在人和物的保障上也得不到落實。

北洋水師停滯不前的這幾年,正是世界軍事技術飛速發展的時期。速射式管退炮、高壓鍋爐等技術裝備令艦艇的作戰效能大大提升,日本海軍便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迅速發展起來。到黃海大戰時,兩軍參戰艦艇裝備的大口徑火炮(150mm以上)數之比為42:43,日軍占優;速射炮數為之比0:97,日軍占壓倒性優勢,清軍戰艦平均航速也比日軍慢1.5節左右,僅在裝甲防護上占優。可以說,除去噸位外,在各項技術指標上,日軍已經全面超越北洋水師,雙方尚未開打,勝負其實早已注定!


02

北洋水師弄虛作假、貪腐成風,竟往炮彈里填沙子

提起甲午一役清廷戰敗之源,很多人都會將矛頭指向北洋水師,斥責他們弄虛作假、貪腐成風,“炮彈里填沙子”便是一則響當當的例證,

然而,如果你了解當時的軍事技術史的話,就會清楚地明白,填沙子的炮彈實質上源自特殊的背景。當時海軍火炮主要的炮彈是兩種,一為穿甲彈,一為高爆彈,穿甲彈是依靠自身動能擊穿敵艦裝甲的炮彈。而為了增強毀傷效果,穿甲彈內部往往還裝有炸藥,以便穿透裝甲后起爆,給敵艦造成“傷筋動骨”的打擊,但19世紀80年代克虜伯滲碳鋼裝甲問世后,其堅固程度足以使穿甲彈在命中瞬間因巨大的應力沖擊致使炸藥提前爆炸。為此,人們便將穿甲彈中的炸藥卸去,以防提前起爆致彈體解體,但這樣一來,卻導致彈體質量減少、動能降低,于是,人們在卸去炸藥后,便代之以同等重量的砂石作為填充物,以維持彈體的動能,

甲午戰爭時,中日兩軍其實都標配有這種填著砂石的穿甲彈,北洋海軍稱為“實心彈”,日本海軍則稱為“填砂彈”,這是當時各國海軍的通行做法。然而隨著甲午戰敗,為了找到替罪羊,那些不懂軍事的洋務派的宿敵們便抓住“炮彈里填沙子”大做文章,抨擊北洋水師弄虛作假、武備廢弛,流傳至今以致我們仍認為此言不虛,其實,當時弄虛作假是有,武備廢弛也有,但絕對不應該從這一保守派及清流官員們炮制出的謠言體現出來,


03

日本靠全國性捐款打贏了戰爭

甲午戰爭前,日本由天皇帶頭,所有臣民均拿出自己的私房錢來擴軍備戰。日本全國各地都出現了捐款熱潮,吉野號巡洋艦便是用捐款買來的,在這種氛圍下,甚至出現了“每月只掙20元錢的勞動者捐贈10元用來籌集軍費”、“妓女也把自己積攢多年的錢財捐了出去”等等流言,似乎日本是靠全國捐款打贏了戰爭,事實真的如此嗎?

從甲午開戰到馬關議和,日本在戰爭中共消耗軍費1.17億日元,折合約7500萬兩白銀,而這里面由包括天皇在內的國民捐助款只占到1.3%,顯然不是大頭。馬關議和前,日本籌措軍費中的79%是靠發行國債得來的收入,可以說天皇以及大臣們的捐款行為,更大意義上是對國債出售的營銷行為,畢竟天皇都要餓肚子了,那讓百姓盡量多買些有實際收益的國債還是不過分的。得益于明治維新的全盤西化,日本引進了西方健全的金融體系,建立了中央銀行、發行信用貨幣,輔之以合理的稅收制度,使國民完全有能力購買短期國債。

而且這個債務是短期的,就是為應對當前戰爭。等打完仗政府就向中央銀行還錢,所以不會造成惡性通脹,可以說,能夠運用西方成熟的金融融資系統,是日本比大清高明的地方。當然這種做法風險很大,一旦戰爭沒打贏,政府獲取不了戰爭收益,無法償還債務,整個國家就會立即陷入動蕩。所以這就是賭國運,壓上全國的未來,去和實力幾倍于己的強敵對抗,對大清來說,不幸的就是日本賭贏了。

04

大清其余水師見死不救,坐等北洋覆滅

除去北洋外,大清在當時確實還有南洋、福建、廣東三支水師,但這些水師中,也就北洋能稱得上海軍,其余只能算水軍。其中,福建水師實力最弱,自1884年中法戰爭遭團滅后就一直未能恢復元氣,到1894年時僅剩1艘福靖號巡洋艦,排水量1030噸,加上幾艘小艇,基本上名存實亡,廣東水師擁有2艘巡洋艦、1艘老式巡洋艦,12艘炮艇和11艘魚雷艇,總計8000噸,北洋水師僅定遠一艦就差不多能達到這個噸位,實力也是相當不濟,唯一稍好一點的南洋水師,雖有6艘無防護巡洋艦和5艘炮艦,外加21艘小艇和輔助艦只,可由于受海口設防的任務規劃所限,沒有一艘能夠遠洋航行。

由此可見,除去北洋外,大陸其余三支水師完全無法與敵艦隊進行海上對決,他們并不是不想去救援北洋,而是根本沒這個能力,故只能坐視北洋覆滅。以其可憐的實力而論,即便能夠投入戰場,無非也就是送人頭而已。


05

日本把馬關賠款大多用在了教育上

甲午一役,日本從大陸勒索了總計2.315億兩白銀,約合3.05億日元,這是當時大清不吃不喝四年才給得起的巨款,相當于當時日本政府年收入的五倍,發了橫財后,日本專門成立了新的部門來對這筆錢進行有效管理和使用,據日方資料(大谷正《日清戰爭》、防衛省《近代日本戰爭史概說》)統計,賠款中的85%都被用來擴軍,其中日本陸軍將其常備兵力,由6個師團增加至12個師團;海軍則開啟了新一輪擴充狂潮,組建了更為現代化的“六六艦隊”,這些舉措不僅直接給日本軍隊的近代化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更為其打贏日俄戰爭奠定了基礎,5.5%的賠款,是日本皇室的“分紅”,畢竟天皇都餓肚子、皇后都捐首飾,現在拿賠款的一部分給他們改善一下生活,是不為過的。

此外,臺灣作為日本的新領土,得到了3.3%的賠款用于鎮壓和建設,為了預防地震及火山噴發,2.8%的賠款被用來應對自然災害。剩下的可憐的部分,才被用到教育上來——總計1000萬日元作為教育基金,用來推行全面義務制教育,只相當于日本皇室分紅的一半不到,

翻遍五千年的大陸史,恐怕再找不出一場戰爭,會如甲午戰爭一樣,被國人那樣竭力地丑化歪曲,不厘清這些謠言,我們如何正視歷史?所謂的“以史為鑒”,我們依然在路上!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只信謠言,不信事實,習慣了。

  2. 我都知道,依然改變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