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述根本
從倒奶“打投”到虛假做票,飯圈粉絲們的瘋狂行為終于把飯圈送出了圈,近日,選秀綜藝《青春有你3》受到熱議。一是涉及熱門選手余景天的背景爭議,二是網路上“粉絲為打投雇人倒奶”,影響之惡劣甚至使得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三大央媒均對“倒牛奶”事件發表評論,批評此行為。
5月4日晚,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在微信公眾號上發文,責令愛奇藝暫停《青春有你》第三季后續節目錄制。要求平臺完善節目管理制度,認真核查并整改存在的問題,對此,“愛奇藝青春有你”官方微博5日凌晨回應稱會誠懇接受,堅決服從。
盡管當前節目已經停錄,但飯圈粉絲的瘋狂給公眾帶來的震撼后勁卻仍在持續。粉圈生態為何畸形至此?又該如何遏制這樣畸形的狂歡?
當飯圈走向瘋狂
飯圈粉絲們的瘋狂孵化和野蠻生長并非一蹴而就的結果,飯圈的誕生在大陸至少有著幾十年的成長史,在大陸港臺地區以及海外華人文化圈中則有著更長遠的過去。
上世紀八十年代,大陸人的文化偶像中的“頂流”就已經誕生,比如以費翔、齊秦、小虎隊為代表的海外、港臺明星,本土以崔健為代表的搖滾明星,以及以唐國強、周里京、龔雪等為代表的影視明星。而“追星族”作為一個專有名詞,也就是今天的“粉絲”,則誕生于1993年,彼時,大陸開始全面轉向市場經濟,那也是“四大天王”崛起的時代。
偶像文化全面興盛在內地則有更明確的節點,即90年代末火遍亞洲的《還珠格格》以及世紀初的《流星花園》。粉絲經濟以及偶像文化成型的節點,則源于2005年那場如火如荼的全民選秀。2005年的《超級女聲》雖然只是一場選秀,但因為其無門檻的草根性以及全民關注性風靡全國,直接造就了一大批粉絲的產生。
從李宇春的“玉米”到周筆暢的“筆親”,每一個粉絲群體的人數都非常龐大,調動的社會資源不容小覷。這個時候粉絲也不再像“港星”的粉絲們只是單純地喜歡,很多的粉絲會積極地去做各種有組織的、大規模的應援來為自己偶像爭取更多的關注和曝光度,“飯圈”現象和“飯圈”文化開始形成。
可以說,2005年不僅是“追星元年”,也是“飯圈元年”,而飯圈文化的發展卻與互聯網緊密相關。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使我們的交流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有的學校,公司的人際關系被逐漸轉移到互聯網上。人們通過社交媒體來進行交流,通過各種群來形成團體。互聯網改變了以往粉絲之間的松散聯盟,飯圈的組織化、規模化、效率化得以建立。
2018年上半年,隨著《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兩檔節目崛起,大陸偶像市場熱度走向高峰。花錢集資送偶像出道、為偶像刷榜沖人氣等,成為了年輕人中常見的行為。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偶像藝人的后援會引導粉絲通過花錢來證明愛意,用數據說明人氣,用打投體現支持,追星行為日漸變成了一場金錢與流量的賽跑。
比如,因為當日沒有達到集資11萬的目標,某偶像藝人的后援會通過微博公開表示對于粉絲的懲罰條例,粉絲在可選擇的任意五項中,除了增評打榜外,還有一項是向特定賬戶打款2.22元。
再比如,為了給自家愛豆撐“排面”,在愛豆開演唱會之前,粉絲們提前幾天包下演唱會所在城市的大屏和廣告牌,以壯聲勢,更夸張的甚至會包下直升機,拉空中橫幅應援。此外,演唱會現場的各種道具,如花籃、大棚、燈牌、注水旗等所需的費用,也大部分都是由粉絲們集資而來。
粉絲內部也會根據出資的額度形成一條“鄙視鏈”,出資額靠前的,就有機會和愛豆本人見面,邏輯頗似直播間土豪給主播打榜,除此之外,明星代言了某品牌后,后援會往往也會號召粉絲大量購買其代言的產品,以求相關產品銷量上升,讓商家滿意,為愛豆日后爭得更好的資源,
于是,在監管的缺位下,飯圈粉絲就這樣走向了瘋狂。
起底飯圈亂象
走向瘋狂的飯圈,正給社會生活生產的各個方面帶來不良影響。線上,污化網路輿論環境以及占用公共資源;線下,插足文娛行業健康發展加上擾亂公共安全秩序。這些都是飯圈文化在不同場景的縮影,而飯圈的集資則更是對市場的健康發展造成了打擊。
2015年,經紀約歸屬歡瑞的李易峰因主演《盜墓筆記》和同劇演員楊洋產生番位之爭,粉絲怒經紀人不爭。兩年內,五次手撕經紀團隊,
2017年,楊洋粉絲因正主主演網劇《全職高手》跟二次元動漫粉開撕,飯圈混戰打破次元壁,其主演的電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粉絲又為了沖票房采取鎖場操作,與影院矛盾白熱化。
2018年,吳亦凡的“skr”梗被群嘲,引爆3000萬粉絲大戰4500萬虎撲行人徒步區直男,這場娛樂圈與體育圈的激烈碰撞再次印證了粉絲撕出圈引發的山洪海嘯,
并且,飯圈文化正大舉侵略公眾的生活場景。站姐和代拍在機場接送機,發生擁堵踩踏事件,干擾公共安全秩序。即便民航局出臺政策管束,可收效甚微。教師粉絲讓學生給藝人應援,更是映射出飯圈陋習對教育界洗腦式的荒唐,
而堪稱飯圈“毒瘤”的私生飯更是屢屢突破安全與道德底線,車上裝追蹤器、酒店裝監視器,恨不能將偶像每分每秒控制在視野內的偏激行徑實則游走在危險邊緣,
對于飯圈“集資”來說,“集資”即“籌錢”,粉絲集資的用途也不過三種:一是應援,包括生日應援、進組應援、活動應援、廣告應援等等,粉絲通常會選擇在重要的時刻進行一些應援活動,表示對愛豆的支持,常見形式有巴士應援、捷運廣告牌應援、LED屏應援等。
二是“打投”,即為喜歡的愛豆投票打榜,像新浪的明星勢力榜,或者愛豆出專輯時進行榜單的打榜等。除此之外,隨著偶像節目的興起,打榜形式更加多樣也更瘋狂,《創造營4》和《青春有你3》的“集資”內卷,就一度在短短5小時總共“集資”600多萬,
三是支持銷量,倘若愛豆登上時尚雜志或者發了新專輯,除了一些粉絲個人去購買支持,還會有一些后援會一次性大量購買,以保證銷量,
然而,飯圈“集資”牽扯著多方利益,將對明星的支持與集資數額相綁定的劣質圈層共識,使粉絲經濟無限膨脹,也很難說清這是真的花錢買了快樂還是為資本做了嫁衣,
此次的“倒牛奶”事件就是一個赤裸裸的例子,飲品商家與選秀節目合作的出發點是靠“粉絲經濟”賣飲品,借此提高品牌和選秀節目的影響力,粉絲也可以借“買牛奶”獲得投票權,相當于飲品廠家與選秀節目合作為粉絲“買牛奶”的行為披了一層“皮”,
在選秀節目后期,選手們爭奪出道位的關鍵時刻,一些粉絲為了支持自己喜歡的選手,讓其順利出道,為了得到額外的投票權別無選擇,只能購買該品牌的“牛奶”得到具有投票權的二維碼,牛奶成為不必要的產品,和“買票打投”早已本末倒置。
并且,現有的飯圈“集資”并沒有相關機制進行保護,沒有得到法律的監管,從而導致亂象頻出,粉絲個人基于信任關系,將資金匯集到后援會或“粉頭”手中,由他們來“運籌帷幄”,而這其中就隱藏著諸多缺乏監管的灰色地帶,
這些應援“集資”的名目到底有多少,究竟總共集了多少資,用在了哪些地方,具體賬目是什么?即使賬目公開透明成為“行規”,但管理漏洞依然存在,背后可操作空間還是很大,是否盡最大努力發揮了每筆款項用處,這些都有待考究,全憑發起者的自覺,
畸形的狂歡需要社會的治理
面對粉絲群體亂象愈演愈烈,社會至少可以從粉絲教育、平臺管理、法律規制三個層面去尋求治理之策,
從粉絲教育來看,提升粉絲群體的媒介素養,是從源頭上預防粉絲群體亂象,在許多西方國家,媒介素養教育已經被納入了學校教育體系,將提升全民的媒介素養作為治理各種媒介問題的根本之策,
從英國的媒介素養課程設置來看,其針對兒童階段、國中階段、高中階段學生的差異性,設置重點及難度不一樣的課程內容,從課程設置來看,大陸也可以參照這樣的區分,在充分考慮學生差異性的基礎上,開設層次化、針對性的課程,培養他們對資訊的辨別、理解以及傳播能力,
如果說資本是流量藝人上游產生的來源,那么“飯圈”就是流量誕生的溫床,飯圈的嚴密組織結構和號召力在實際意義上為資本收割提供了有利條件,至此,一個完美的資本閉環形成了,通過選秀創造藝人,通過飯圈控制粉絲,通過影視擴大流量,最后完成收割。而只有粉絲們能夠接受良好的媒介教育,才不至于在資本的游戲中被無意識地操控和收割,
從平臺管理來看,盡管選秀綜藝能給平臺帶來良好的收益,選秀頭部綜藝的總冠名費在2億左右,價格不菲。偶像選秀節目受到冠名商追捧,是因為不僅能提升品牌在年輕人中間的影響力,還能通過粉絲打投促進銷量變現,實現品牌和銷量的雙重價值,但平臺依舊需要平衡與品牌方的關系。
出現集資、倒牛奶的情況,是因為大家發現方式投票最便捷。也就是說,平臺需要把投票比例把握好,比如設置規則,讓粉絲不花錢可以給偶像投很多票,平臺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
從完善法律監管制度來看,則應明確界定平臺以及品牌方在這類事件中所應承擔的責任,對一些缺乏社會責任感、擾亂社會秩序的平臺進行法律或者行政處罰,督促其進行整改,發揮平臺在資訊流通過程中的監管作用,
同時,要對惡性的網路沖突事件進行及時的事后追責,明確事件的責任主體并對其進行法律制裁,以防粉絲群體在“法不責眾”心理的影響下沖動行事。此外,還要對一些負面影響較大的虛假資訊或不良消息進行追查,追溯其源頭,對故意制造、散播這些內容的人進行相應的處罰,
當前,粉絲群體亂象頻發,不僅危害到群體自身的良性發展,打擊著市場的健康運行,還嚴重污染了網路空間,如何對亂象叢生的粉絲群體進行理性引導成為亟待關注和思考的問題,畸形的狂歡也早該停止。(本文首發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