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蛋醬,東北“愛豆”——大豆的終極形態。 攝影/咸蛋黃兒
-風物君語-
一粒大豆中的
白山 黑水
大豆,是東北人的“里子”,
相比于自帶著“主角光環”的鍋包又、分量大到“質疑人生”的鐵鍋燉、肩負著“振興東三省”使命的燒烤、橫掃全國小吃攤的烤冷面……黑土地上的大豆(黃豆),以及各種豆制品,顯得低調、隱忍,默默構建著東北的飲食風味。
▲ 只知道鍋包肉的,肯定不懂東北菜,攝影/魔影游俠, 圖/圖蟲·創意
東北人的大豆,永遠都是餐桌上的黃金配角兒。
炒菜,要用村頭壓榨的“毛油”(大豆油),自己的地,自己的豆,榨出來的油滋味醇厚,炒菜沒它不亮,拌餃子餡兒沒它不香;燉菜,要放自家“下”的大醬,蔥姜爆鍋,一勺大醬,豆香鮮味滋滋就往上冒……
▲ 一碗豆腐白菜湯,兩位東北“愛豆”——馬大帥和范德彪吃得賊香, 圖/《馬大帥》
大早上去打碗豆腐腦,從熱水瓶里倒出鹵子澆于其上,一碗下肚冬天里暖心暖胃;哪怕喝酒擼串,夏夜里的一盤毛豆也是爽口的下酒神菜,“青島沒它要倒,雪花沒它不飄”;還有各式各樣的干豆腐、凍豆腐、豆漿、腐乳……
▲ 猜猜一桌東北菜里,有多少種大豆制品?攝影/榴蓮小公主, 圖/圖蟲·創意
東北人是大豆的粉絲,大豆就是東北人的“愛豆”,
每一個東北人都有天生的“愛豆自覺”,這是吃出來的,
長期沉浸在“優質豆”的氛圍中,東北人對于大豆的挑剔,就像義大利人對于咖啡豆的挑剔,沒有一家星巴克能在義大利開設分店,就像沒有一家外省連鎖店能在東北賣出豆漿,
▲ 以前東北的豆漿,往往就是拿個塑膠袋裝上,插著吸管喝,攝影/visitr 圖/圖蟲·創意
很多東北人走進了山海關,想著豪邁地闖出一片新天地,卻對著外地火鍋店里的“豆制品拼盤”犯了難——
夾著厚度、韌度與老家的干豆腐完全不同的“百頁”、“千張”,吃著一咬成渣、毫不吸湯的凍豆腐,看著略硬的腐竹,想著吃口涼菜壓壓火,只能靠一口豆腥味十足的小蔥拌豆腐,來澆滅自己對豆制品的最后一絲熱忱,
▲ 豆皮和腐竹是不一樣的!干豆腐和豆皮更不是一種東西!干豆腐要薄很多。上圖:手藝人在晾曬豆皮,圖/阮衛明;下圖:豆皮。攝影/fkruger,圖/圖蟲·創意
事實上,不是東北人太挑剔,是東北大豆在大陸外都真的好到“出圈”。
大陸是大豆的故鄉,而且在傳播大豆這件事上,東北應記首功——世界上其他國家種植的大豆,大都是直接或間接從大陸傳入的,東北大豆也曾與絲綢、茶葉并稱大宗產品,美國的“植物獵人”看到后還廣覓佳種來實驗種植。
▲ 大豆(或者稱黃豆),不僅是一種食材,更是戰略物資。 圖/視覺大陸
而在種植大豆這件事上,東北可謂占盡了地利人和,充分實現了“土地、大豆、人類”的強強組合——
東北黑土地自然是肥得流油,當地人稱之“插雙筷子也發芽”絕非夸大其詞,這里有一眼望不到頭的沃野平原、水網交織纏繞的“東北水鄉”,尤其是黑龍江,一省承包了大陸4成以上的大豆產量,而且豆子油量高、風味足、質地細膩,
▲ 黑龍江大豆做出來的豆腐腦,縱享絲滑! 圖/《早餐大陸3》
大豆則無私地回饋土地,東北農人常說:“這地不肥了,明年種點黃豆補一補”,大豆這個物種很特別,其他農作物吃肥,它產肥——
大豆根部上大大小小的根瘤,可以用來吸收空氣中的氮,把他們留在土壤里,起到“固氮”的效果,有人說一個小小的根瘤就像一個微型化肥廠,也有人說,大豆就是開荒時的先鋒隊。
▲ 黑龍江黑河市,地處約北緯50°,收割機正在收割大豆, 圖/視覺大陸
東北人對于大豆的鉆研精神,更是讓人肅然起敬,為了研究大豆,東北專門設有國家大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依托在東北農業大學部。
由“大豆之父”王金陵教授培育而成的東農36號,將大陸大豆產區的邊界向北推進了100多公里,直抵北緯53°的冰河之畔;號稱“豆漿專用豆”的東農252號,蛋白含量高達42%,打出來的豆漿幾乎無渣,縱享絲滑……
在東北,三才不是“天、地、人”,而是“人、地、豆”,
▲ 雞蛋醬構成的飯包,東北美食之光!攝影/littlepainful, 圖/圖蟲·創意
而作為食材,大豆和東北人的關系更親密,是從早到晚、一日三餐的起點和歸宿。做成大醬,它是燉菜的靈魂伴侶;制成豆腐,它是餐桌的最佳配角;鹽炒生豆子是下酒神品,豆面卷是甜品之光……大豆與東北人的組合,是黑土地上最粗放也最細膩,最實在也最甜美的CP。
東北人從一粒大豆里,看見白山黑水,走過三餐四季,
豆醬,是東北使用率最高、名氣卻最低的風味密碼。我們熟悉的東北鐵鍋燉、蘸醬菜,離了豆醬就失去了靈魂,
▲ 東北大醬, 攝影/李瑤
東北的豆醬一般分為三種:黃醬,也就是大醬;黃金醬,也叫盤醬;還有一例燜醬,其中大醬在東北最為流行,幾乎是家家必備。
“先于冬季將黃豆入鍋煮爛,磨、剁為泥,制成醬塊存放。翌年農歷四月、五月間取出洗凈,粉碎后置缸、壇中加水、鹽發酵,常以木質醬耙搗之,經一個月即可制好。”
看似步驟極簡,但一千個東北家庭就有一千種大醬風味,不僅別家無法復刻,連同一家每年出產的大醬,由于光照、溫度、濕度、水質、發酵時間等因素的變化,風味也不盡相同——就像艾雷島的威士忌、勃艮第的葡萄酒,醬缸之間也藏著“風土”的秘密,
▲ 東北人的醬缸,東北的大醬和北京的黃醬區別就在于,東北人的醬是純豆發酵,不加一點面粉。攝影/榴蓮小公主, 圖/圖蟲·創意
東北人下醬,粗中有細,曬醬,要挑個吉日在大太陽底下暴曬,曬到油脂滲出;搗醬,要用木質醬耙,避免鐵具影響風味,
大醬還是東北人的信仰。孩子玩耍時磕破腦袋,不用藥,南瓜葉上鋪好大醬裹在痛處,自然結痂治愈;連搬家,也要醬缸先進門,意味著“兵馬未動大將(醬)先行”。
▲ “大概就這個姿勢——把菜葉換成南瓜葉、上面鋪一層大醬,就是處理傷口的土方(沒有科學依據,不建議日常參考)。攝影/littlepainful, 圖/圖蟲·創意
夏天吃不下飯,就吃蘸醬菜,地里的黃瓜、蘿卜、辣椒、生菜……無物不可蘸之,但最絕的還是小蔥豆腐蘸大醬,《呼蘭河傳》中,蕭紅就有一段東北味加上翻譯腔的混搭描述:
“晚飯時節,吃了小蔥蘸大醬就已經很可口了,若外加上一塊豆腐,那真是錦上添花,一定要多浪費兩碗苞米大蕓豆粥的。豆腐加上點辣椒油,再拌上點大醬,那是多么可口的東西……”
▲ 大蔥小蔥干豆腐,黃瓜生菜心里美(蘿卜),是東北蘸醬菜的常用菜,攝影/榴蓮小公主, 圖/圖蟲·創意
鐵鍋燉,東北燉菜的味型基礎就在大醬——蔥、姜、辣椒炒香,一勺大醬滋啦下鍋,炸裂式的香氣猛然躥了上來,條條分明,絲絲入扣,香味仿佛有了實體,一鍋之內,翻滾流動的大醬把黑土地上的食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還有北韓族的大醬湯,聞著臭,吃著香,直接上頭。最普遍的家常吃法,就著一碗鮮濃醇厚的大醬湯,能造兩碗大米+小米的“兩摻”白飯。
▲ 在吉林延邊喝到的大醬湯, 攝影/李瑤
但最能統一東三省的,其實是雞蛋醬。
東北人把“香”這個終極定義給了炸雞蛋醬——熱鍋冷油,雞蛋咕嘟冒泡;蔥白爆香,大醬滋啦作響。新鮮的優質動物蛋白,與發酵后的優質植物蛋白,在高溫中互相成就,雞蛋的質感裹上大醬的風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碗雞蛋醬,可以蘸,可以包,可以拌,
蘸菜蘸盡天下,從常備的黃瓜白菜,到各路時令野菜,每種清甜時蔬,都能活色生香;
▲ 在東北,蘸醬菜的醬,大多時候都是豆醬制成的雞蛋醬。 攝影/王天山
飯包包裹四方,白菜為衣、白飯為體、馬鈴薯茄子泥為血肉、大醬為風骨,香氣直抵天靈;
▲ 看似寡淡,實則誠意滿滿的東北大飯包,雞蛋醬是內部各種食材的粘合劑。 攝影/咸蛋黃兒
拌面一生相伴,掛面或涼或溫,筷子一攪一提,醬汁浸潤,蛋絮交纏,最撫轆轆饑腸,
▲ 雞蛋醬掛面, 攝影/咸蛋黃兒
豆腐,是先民飲食智慧的結晶;東北豆腐,是結晶中的最溫潤的羊脂美玉。
一般來說,東北豆腐分三種:水豆腐(鮮豆腐)、干豆腐和凍豆腐,
▲ 鹵水豆腐, 攝影/Lee Heong-ro,圖/圖蟲·創意
東北的水豆腐,必須是以黑土地的優質大豆為料,取松花江的甘冽江水泡發,再經過打碎過濾,點鹵成豆腐,新鮮的水豆腐絕難保存,豆子離開了故鄉的水土,也復刻不出同樣的滋味,因此東北人在異鄉,鍋包肉易得,水豆腐難求。
▲ 東北的壓鍋豆腐,又叫醬燉豆腐, 攝影/大唐飲食,圖/圖蟲·創意
東北人擅長吃豆腐,家常的做法是“壓鍋豆腐”,用大醬來燉,形成兩種層次的豆香;富貴點的,可以做開江魚燉豆腐——
東北魚類資源豐富,尤其在開春之后,冰皮始解,大江破封而出,這時候的魚肉最為精瘦緊致。“三花、五羅、十八子”,隨便選一條開江魚與豆腐同燉,魚肉之鮮注入豆腐之嫩,豆腐竟然比魚還好吃,這是東北人“不愿為外人道”的私藏美味。
▲ 東北的鐵鍋魚燉豆腐, 攝影/makingultimate,圖/圖蟲·創意
為了便于儲存,在水豆腐的基礎上,東北人發明了凍豆腐、干豆腐以及一眾豆腐制品,
凍豆腐的制作是一道“物理題”——豆腐內的水分結冰膨脹,冰棱刺穿形成“蜂窩狀”,讓原本細嫩的豆腐變得松軟吸水,最適合與湯同煲,東北人吃凍豆腐得天獨厚,根本不需要冰柜,室外一擱,渾然天成,
▲ 上圖:凍豆腐。攝影/藍太陽TNT,圖/圖蟲·創意;下圖白菜燉豆腐,攝影/老山貨,圖/圖蟲·創意
干豆腐,在南方有些地區叫“百頁”、“千張”,東北人對這個說法不免嗤笑——如果你們叫“千張”,我們的干豆腐不得叫“萬張”啊,東北的干豆腐薄如宣紙,卻柔韌筋道,可炒可燉可烤,千烹萬滾不變形色;用來卷小蔥蘸大醬,極有嚼頭,滿口余香,
除此之外,還有素腸、南味腸、素雞、油豆腐、金絲、元雞等一系列豆制品,有的炸,有的燜,有的熏,有的煮,做出來的口感各有不同,有的焦嫩酥脆,有的油潤多汁,有的飄逸熏香,有的清單細嫩,一個豆腐的衍生品,堪稱一支軍隊,
▲ 上圖:這是豆腐皮,攝影/風之谷,圖/圖蟲·創意;下圖:東北的干豆腐,肉眼可見更薄,攝影/李瑤
大豆無私地回饋著黑土地和東北人,總是默默奉獻、一聲不吭,扎根白山黑水之間;而成為極富想象力的豆制品后,又魅力四射、風味十足,最擅長渲染氣氛,這是大豆的精神,也是東北人的精神。
東北大豆七十二變
哪一款才是你的“愛豆”?
– END –
文丨李瑤、九月
編輯 | 九月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