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關對北京意味著什么?

1368年,即明朝開國的洪武元年,此時的大明國都,尚在南京,但北方一線的長城加固修繕工作,已然有條不紊地展開,而主持此項事業者,便是明朝開國大將軍徐達。


徐達為了修筑長城,就地取材用的是附近山上盛產的灰白石料,切割成條石后壘墻,在崇山峻嶺間筑就氣勢宏偉的長城,這段長城質量精湛,直到今天游客爬到此間,還能望見附近山上的層狀石頭,那便是明朝筑城工藝精湛的證據。


居庸關的長城,就是這樣的優秀范例。居庸關是北京西北的重要屏障,它的最初起源,則一直要追溯到戰國時期。當時扼控此口的燕國,就在此修筑要塞,有人說這要塞名字就叫居庸塞,為燕長城的重要門戶,只不過當時的游牧民族尚不足以形成嚴重的危害,所以燕國日常在此并沒有常駐軍隊,只有戰事發生,才會派兵進駐,但綜合各種因素,其實居庸塞這個名詞,當時還不存在。一直要到秦滅六國、天下一統,始皇帝來到此間,將大批囚犯、士卒和強征來的民夫徙居于此,強迫他們修筑長城,才從“徙居庸徒”這四個字里,提煉出居庸二字,成為關名。而到西漢初年,又設立了居庸縣,縣城就是后來的延慶縣城(當然現在已經由縣變區了),當時屬于上谷郡。


為什么秦漢兩代,都會看中居庸這個地界呢?曾有古人好事者探訪此處,譬如明末清初著名的軍事地理學者顧祖禹,他說,這個地方是兩山夾峙,下面有一條水量巨大的澗,從下望去,那就是懸崖峭壁,稱為絕險,能同行的,僅僅是很狹小的側道,道路寬度僅有兩個車輪間的距離,加上密林深遠、絕谷壘石、崇墉峻壁,實在是險之又險。

這樣的地理,在歷史之上,就是說書先生最喜歡說道的八個字,叫做:“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東漢末年,鮮卑屢次南侵,都被阻擋在居庸關下。當時的幽州牧劉虞,派屬下田疇帶著奏章上京。他就選了二十名精壯騎兵,從居庸關出發,沿著長城走朔方,也就是山西北部到內蒙古一線,最后循間道至長安致命。而隨后劉虞與公孫瓚的最后一戰,也就發生在居庸關,結果三日城陷,劉虞成了俘虜并最后遇害。


東晉十六國時期,當時的后趙石虎與燕國慕容皝的一場大戰,也發生在這里。擅長用兵的慕容皝,出其不意,取道居庸關,直取后趙不設防備、兵力空虛的薊城、高陽等地,打了石虎一個措手不及,再往后,當慕容垂恢復燕國大業,也是派一路兵馬,出居庸關,直取鮮卑大本營龍城,奠定自己的根基。十余年后風云大變,燕國由盛轉衰,北魏拓跋大舉東進,一樣是走居庸這條道,奪取幽州地區,

北宋宣和年間,女真迅速崛起,風云直下燕云,當時的遼國也是拼死守居庸。結果仗打到一半,居庸關的一處山崖突然崩塌,將遼國最后的忠義之士壓死大半,于是遼軍崩潰,金國迅速拿下燕京。到了蒙古打金國的時候,守居庸的就成了金兵。在草原上稱雄的蒼狼蒙古人同樣被攔在此處,一直要等到另一路蒙古兵繞道紫荊關,打下涿、易二州,再回轉從南邊攻打居庸關,首尾夾擊之下,才把這座雄關拿下。


從漢到元代以前,居庸關這里一共打了十六次比較重大的仗,攻擊一方的獲勝比例僅有十分之三,可見居庸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絕非虛語。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大明的朱棣,一旦把都城遷到北京,他就把視線投向了居庸,他說:“居庸關路窄而險,北平之禁喉也。百人守之,萬夫莫窺,必據此乃可無北顧。”這話是千真萬確的,明朝還有一句話,叫做:“居庸一傾。則自關以南,皆戰場矣。”也就是只要居庸關一破,北方的敵人就能毫無顧慮,長驅直入中原,

既然如此重要,大明朝又是如何設置這道“天下第一雄關”的呢?


首先是分南北兩道關口,關城就設在南口北邊的峽谷中。城門也只有南北兩道,甕城在南邊,兩旁高山聳立,一條咽喉通道,在重因疊蟑、林木蔥郁間,直通天塹。因為險,這里便是軍事第一要地,也因為險,在太平時節,這里后來又成為所謂燕京八景之一,稱為“居庸疊翠”,據說在女真金國,已經這么玩了,而這里的景色,自然是因為山勢雄奇、翠峰重疊,以及清流縈繞、山鳥爭鳴了,地勢險要,百姓在此搭屋居住當然是不可能,成為生態勝地便是自然之事。

當然大明更要在這天然險要地形之上,更加一份安全鎖定,那就是在景泰年間,將關城擴大加固,設水陸兩道門,如今的居庸關南北關城券門上,還有匾額,說是明景泰十年修建之際留下的真跡,必須說,明朝真是用心了,從居庸外線的岔道城、八達嶺開始,到上關城、中關城,最后是南口,足足五道防線,南邊的甕城是一座馬蹄形的堡壘,向上有重檐歇山城樓一座,弧形甕城城臺上設有炮臺,外墻有垛口,內側墻低矮無垛口,用意就在作戰時將敵人誘入甕城,主城關閉阻其入城,再放甕城閘門,敵人就被困在甕城里,只能束手就擒,所謂甕中捉鱉,于是便叫做甕城,而為了保證勝利,甕城之中還造了一座關王廟,大概是希望武圣人關云長能庇佑大明。


而那個時代最重要的戰馬,也在此獲得獨特的地位,即所謂馬神廟,從隋、唐、宋、遼,歷代都有。居庸關這邊當然也不會少,初建于明朝弘治年間,到了大清國的乾隆年間又大規模重修。

明朝那會,時代已經不同了,據守在此的軍隊,前所未有地除刀槍弓箭和盔甲之外,增設大量火器。始建于明正統十四年的神機庫,便是因為貯放銃、炮等各式火器,故得此名。史冊上所謂佛郎機、紅夷大炮,都在這里有過大顯神威的時刻。最牛逼的一門紅夷大炮,重三千斤,發之聲震數十里,射程據說超過五百米,

這一點絕非虛語,后人在修復居庸關北關城時,就發掘出了23枚土石炮彈和6枚鐵炮彈,最大直徑達到了15厘米,


明清更替之后,尤其是到了清朝中后期,北方游牧民族已不再是中原的威脅,居庸關的軍事意義也就逐級下降,前文所講“居庸疊翠”四字,其實就是乾隆皇帝寫的,至今尚有御筆碑存在,某種程度上也就決定了居庸關從軍事要塞向風景勝地的過渡。而到清末民國,逐漸荒廢的居庸關,更是如此。1987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將此處列入世界人類文化遺產。如今的居庸關,顯然與刀兵無緣,完全是個旅游景點了。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