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錯配的考研領域,考蟲正在下一盤大棋

“如果說職業教育領域還有什么特別值得關注的低調公司,我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考蟲”。一位教育創業者近日和36氪的交流中這樣評價。

考蟲確實有些特立獨行——一方面,它在短短幾年時間里,變成最大的大學部生在線教育品牌之一,并且深受用戶喜愛:“好玩,專業,有調性”;另一方面,行業端卻異常低調,除了三年前高瓴領投的D輪融資消息,找不到任何新聞,也極少對外發聲,

2020年,考蟲考研課程用戶突破120萬人,每3個考研的大學部生里就有1個在使用考蟲,考研的正價課訂單量也躍居行業第一。百萬級別的考研學員數不僅意味著考蟲躋身主流互聯網教育公司,也為開啟下一個增長曲線打下良好基礎,


那么,低調的考蟲在考研業務上做對了什么?未來有哪些戰略布局?它會是下一個職教巨頭嗎?36氪和考蟲創始人李好宇進行了一次深度交流,力爭還原一個真實的考蟲。

供需錯配下的結構性紅利

投資界一直流傳一句話:“好的投資機會是罕見的,贏面比較大的時候,就應該下重注。”

識別大的投資機會方面,媒體出身的創業者往往具備天然的優勢,李好宇先后就職于老牌IT媒體《電腦報》、YouMeLive門戶科技頻道,2013年創辦首個教育媒體多知網。資深媒體人的他在2015年,發現了第一個結構性的行業機會——直播大班課。

“當時職業教育萬元左右的面授是主流形態。用戶如果想選擇相對輕度的學習方案,主流的供給只有圖書和錄播課,買書自學,每個人理解能力不一樣,解析能不能看的懂?看了解析能不能舉一反三?很難。錄播課缺乏交互,也很難堅持。所以需求挺旺盛,沒有真正好的解決方案,”李好宇對36氪回憶道。

五年前,兩百多萬人考研,全國面授大概服務十多萬名學員,90%以上同學的需求根本無人關注,這樣的趨勢下,誰能提供更有效率、更符合輕度學習需求的備考產品,誰就有機會爆炸式增長,

顯然,直播大班課+圖書(系統班)的產品模式很好的解決了需求——對比圖書有成體系的課程講解,對比錄播課又有很好的交互體驗和互動氛圍,對于老一代的供給,系統班的體驗是碾壓式的,在那個場景下,很好的實現了供需匹配,也就帶來了爆發式的增長——在考蟲上線的前幾年,沒有一個銷售人員,課程全部需要定鬧鐘搶購,最高紀錄是30秒搶購了5000單課程,“考蟲宕機”也經常被推上微博熱搜。

“這是當時的大趨勢,能看到供需錯配產生的大的時代機會,本身也是一種幸運。”李好宇說,

為什么會出現供需錯配?簡單的原因是需求一直在變,供給(產品/服務)更新和變化的速度慢了,量變積累導致質變,在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上,可能就會有新的結構性機會出現——這也意味著,無論有多輝煌的歷史,誰都不能躺在功勞簿上,因為行業永遠都可能有新的供需錯配的機會。“我一直都在尋找這樣新的機會”,李好宇說。

考蟲的底層價值

教育是個非標服務行業,用戶在選擇時往往會比較在意品牌,“這個品牌,一方面是專業性積累帶來的結果保證,另一方面就是你展現的產品觀和價值觀。”

“如果拉長到五年十年這個維度,一家公司的勝利最終一定是價值觀的勝利。”在李好宇看來,公司價值觀會外化為產品觀,產品和用戶直接打交道,構建公司的核心價值,

考蟲把用戶放在第一位,也寫進了公司價值觀的第一句“和用戶做朋友”,并且從中獲益——今天,百萬級別的正價課付費學員中,四六級學員90%來自于口碑轉介紹,考研60%以上來自于口碑轉介紹,也就是說,大部分用戶對產品滿意,并且推薦給了身邊的人,

“用戶至上”的底層思維,第一步是圍繞用戶需求做產品設計。“產品的誠意是最大的誠意”,所以考蟲內部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課程產品設計毛利不超過60%,背后的核心邏輯在于:A企業100元售價賣20元成本的產品,毛利80%;B企業100元售價賣40元成本的產品,毛利60%,交付成本差一倍,用戶體驗差距也是一倍。A公司為了勸說用戶放棄同等售價但體驗更好的B產品,需要多花出可能20元以上的營銷費用。結構上來講,擁有更高毛利的A公司未必擁有更高的運營利潤率,用戶體驗提升可以降低營銷費用,因為用戶永遠是最聰明的,20元和40元成本的產品,會傾向于更扎實的40元成本產品,這也是考蟲在產品上能夠轉化效率遠高于同行的真正原因,

更重要的原因是,毛利可以設計和控制,營銷費用的定價權掌握在別人手里,與其將錢花在廣告渠道上,不如讓利給用戶,也就是設計合理毛利產品,增加轉介紹的比例。“我希望這個生意,是能五年十年之后持續賺錢的,而不是今年投放有渠道紅利,就賺一筆快錢,明年后年就不知道怎么活下去了”。李好宇對36氪如此解釋堅持合理毛利的原因,這也是他一直堅持的長期主義,

正是因為堅持以用戶為中心,考蟲在后端做了大量的投入,比如職業教育公司,教研工作很多由老師兼職負責,考蟲不僅很早配備了獨立的教研團隊,人數上甚至和教學團隊相當;技術方面,從產品上線第二年,公司只有十幾個人的時候就開始研發自己的直播系統,今天流量消耗能做到主流方案的五分之一以下,一小時視訊僅需25兆,大大降低了學生在校園聽課的門檻,“我們不是技術上最好的直播系統,但一定是最適合大學部環境里使用的直播系統”,李好宇說,

和商業模式匹配,并且長期能夠從中獲益的價值觀,才是好的價值觀,考蟲把用戶放在前面,不僅獲得了品類超過60%以上的轉介紹率,還收獲了大量用戶的信任,在職業教育普遍頭疼渠道費用貴,LTV短的今天,依賴高性價比的產品和用戶的信任,考蟲順利實現了擴科,除了四六級和考研,今天業務線也拓展到教師、公考、財經、留學等領域。

考蟲長出“新觸角”

產品是在線的大班課程,打法是基于用戶的互聯網思維。過去幾年,考蟲可以算是非常典型的在線教育公司。實際上隨著業務的發展,為了更好服務用戶,考蟲也正在長出新的觸角——今年三月開始,布局線下業務。

為什么布局線下,跟考蟲的節奏有關。李好宇在內部提出“深度場景+重連接”的方向,深度場景指產品更加多元化,能夠解決更多復雜的需求,提供更深層次的用戶價值,比如在線產品,探索期的雙師班,今年增長200%;再比如學習規劃、擇校、定向專業課等場景;重連接是指能夠有更多方式,積極主動地影響用戶,產生更好的備考效果,

在這樣的方向里,線下顯然是必選項——即更深也更重。

考蟲的第一款線下考研產品,是今年3月份開售的考蟲Space業務,集學習和生活于一體的考研線下空間,第一批Space校區分布在鄭州、濟南、西安和武漢,


“它更像是針對考研尤其二戰用戶的自如友家,給大家一個舒適的備考環境,配合我們的在線課程使用”,李好宇解釋道,

除了Space業務,線下課程式列也在籌備中,據了解,短短兩個月,考蟲已經開設8個省級分校,年內計劃10-12個,明年完成15個以上分校的布局。高校渠道方面,全國共有1200所本科院校,目前考蟲已經覆蓋了30多所高校,未來希望三年時間,深度覆蓋超過600所高校。


“做線下對我們挑戰很大,機會更大,也是我非常看好的結構性機會。目前線下需求旺盛,供給都是低質高價,很多機構都在割韭菜。我們希望從用戶本位去設計產品,堅持高性價比的打法,給這個行業帶來一些改變,這也符合我們一貫的理念”,李好宇說,

客觀來講,線上擁有高滲透率和良好口碑的考蟲,做線下確實有獨到優勢,加之去年疫情導致一些機構元氣大傷,考研行業或許真的到了變革前夜。

在公司內部,李好宇提出了三年時間做到考研線下正價課學員數第一的目標。線上考研做到訂單量第一,從18年學科布局完成開始算整整用了兩年時間,而線下標準化程度更低,各省/校之間情況也更復雜,三年時間,這個目標確實有難度。

當然誘惑也足夠大——考研輔導超過150億的市場規模中,接近百億是線下面授,“先行者”考蟲能否在考研業務上攪動風云,值得拭目以待。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