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日報:我們的好奇心從何而來?

1,Nat Commun | 劉威/潘玉峰合作揭示腸道微生物調控果蠅攻擊行為的機制

來源:BioArt

動物行為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機體活動,不但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也深受腸道的共生微生物的影響。研究模式動物的攻擊行為有助于理解這一高級社會行為產生以及調控的機理。近日,山西醫科大學部汾陽學院劉威課題組與東南大學部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潘玉峰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合作發表研究論文,報道了共生微生物調控果蠅攻擊行為的機制。

該研究發現,在果蠅飼養食物中補充特定的細菌,可以有效地挽回經過經過無菌處理的果蠅的攻擊行為,研究結果揭示了發育早期的營養信號以及共生微生物協同促進了成年果蠅的攻擊行為,

2,Science重要成果:我們的好奇心從何而來?

來源:生物通


好奇心是探索和調查未知事物,并從而獲得新發現的動力,它與饑餓一樣,對于生存至關重要。但是一直以來,我們對于好奇,以及尋求新奇行為的大腦機制還并不清楚,近日,荷蘭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大腦回路,這一神經回路是好奇心和尋求新奇行為的基礎,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Science雜志上,

通過對實驗小鼠中一系列新的和熟悉的物體以及社交互動進行檢查,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好奇心和尋求新奇行為的特定于細胞類型的大腦回路,使用幾種創新技術,研究人員發現了多個大腦區域的完整路徑,能將好奇心轉化為小鼠的動作。通過增加特定大腦區域——功能不明的腦區(Zona Incerta)的大腦活動,相比于熟悉的物體和食物,與特定物體和新穎物體的相互作用增加了。

3,記憶的保真度,大腦比人們預期中更好用 | 回憶現實事件的準確性

來源:環球心理資訊


研究者對記憶準確性預期

以往研究證明,記憶具有短暫性(大多數的資訊很快就會丟失)和重構性(記憶是重建的,有時會扭曲或增強過去的現實),并非是完全準確的,日前發表在Psychological Science 上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可控可驗證的真實經歷編碼范式與自由回憶相結合,探究人們對現實世界經歷的記憶準確性,以及隨年齡和時間間隔的延長產生的記憶效果變化。

研究結果表明,科學家普遍對記憶準確性持悲觀態度,而且普遍認為一次性事件的記憶是不可信的。但人的記憶力衰退并不是記憶的全面喪失。該研究結果顯示,記憶衰退只是記憶量的不斷減少,記憶的準確性并不會下降,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參與者能回憶出的內容準確率均高達94%。

4,大陸高分研究:通過心理治療對精神病進行超早期干預 | 研究速遞

來源:醫脈通精神科

在以精神分裂癥為代表的重性精神疾病領域,一系列針對臨床高危人群進行早期干預的研究在近二十年陸續開展,這些研究討論了不同的干預方式對高危人群的效果,其中主要包括心理干預、營養素及抗精神病藥物。然而,迄今為止,對于這些干預方式的療效并無定論。近日來自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王繼軍教授課題組等人于近日在精神分裂癥領域旗艦期刊Schizophrenia Bulletin 發表了一篇新的研究論文,

該綜述納入了10篇RCT研究,在系統比較的基礎上,肯定了認知行為治療在預防風險人群癥狀進展中臨床療效,結果表明:CBTp能在中長期階段顯著降低疾病發生率,并且可以有效減弱精神病性癥狀的嚴重程度,從而為心理治療在精神分裂癥等重性精神病性障礙早期預防中的應用提供了充分的臨床證據。

5,腦細胞“微調術”:無需開刀,輕松緩解焦慮

來源:科技工作者

大約30%的焦慮和情緒障礙患者并未從現有治療方法中得到緩解,許多患者生活在嚴重的慢性焦慮和抑郁癥狀中,隨時面臨自殺風險。近日,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部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在《分子治療》雜志上發表論文稱,通過調整焦慮猴子的腦細胞功能,可成功降低它們對潛在威脅的過度活躍反應。這一研究成果將來也許能幫助患有嚴重焦慮癥和其他難治性精神疾病的人群。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侵入性較低的新療法,可以改變與焦慮相關的大腦回路中特定細胞的功能。這種化學遺傳技術被稱為“設計藥物激活的設計受體(Designer Receptors Exclusively Activated by Designer Drugs,DREADD)”,它依賴于基因治療技術對神經元中的基因進行微調,從而在細胞膜上產生受體,與其他受體不同,DREADD只對一種非自然存在的化學物質(也就是設計藥物)有反應,這是一種可以注射甚至口服的藥物,當其與DREADD相互作用時,可以‘微調’表達這種受體的神經元的功能,

6,酒壯慫人膽!PNAS:喝酒會拉近陌生人身體的距離

來源:醫諾維


計算參與者身體位置距離

有句俗語叫“與人打交道,握十幾次手,不如喝頓酒”。很多時候握手是兩個人見面要用到的禮儀,但是僅僅握手是無法拉近彼此間的距離的。近日,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部的研究人員在頂級期刊 PNAS 上在線發表了一篇題研究。

該研究表明,一起喝酒的陌生人最初可能會保持距離,但當他們喝醉時,身體的距離會拉近,研究小組還發現,那些和陌生人一起喝非酒精飲料的人在實驗中并沒有明顯地拉近彼此的距離。

7,《自然通訊》:昔日“保命”的受體,今天減肥的“關鍵”!

來源:大陸生物技術網


肥胖已是世界范圍內慢性病和致殘的主要原因,雖然改變生活方式對減肥至關重要,但對于那些“管不住嘴”的人來說,藥物也同樣是一種重要的輔助治療選擇,近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的一項最新研究中,來自雪梨圣文森特醫院加文醫學研究所和華中科技大學部武漢協和醫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當食物匱乏時,一種有助于保存能量的受體或是治療飲食誘導肥胖的關鍵,而且它還很安全,

在這項使用動物模型和肥胖者脂肪組織活檢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阻斷神經肽Y分子的一個特定受體,可以增加脂肪代謝并防止體重增加,神經肽Y(NPY)是飲食攝入和能量穩態調節的最強大“控制者”之一,Y1受體還充當了身體產熱的“制動器’。因此,阻斷脂肪組織中Y1受體可以將脂肪的“儲存能量”模式轉換為“燃燒能量”,從而開啟身體產熱并減少體重增加,

8,對AI語音助手中的性別偏見說不!

來源:SelfMindnSocialBrian

我們看重人工智能的高效率、低成本和擴展性。但現實卻殘酷,AI竟然學會了人類性別歧視的那一套。在人工智能應用最廣泛的圖片識別領域,女性就和做家務、待在廚房等場景聯系在一起,常常有男性因此被AI認成女性;AI翻譯時,醫生被默認是男性;谷歌給男性推送年薪20萬美元職位的招聘廣告的概率是女性的6倍。

當前的人工智能沒有思考能力,它能做的,是尋找那些重復出現的模式。所謂的“偏見”,就是機器從數據中拾取的規律,它只是誠實地反映了社會中真實存在的偏見。它會積極“迎合”人類的性騷擾,是因為人類希望它迎合,它之所以會“歧視”,是因為人類把它訓練成了這樣,

腦科學日報:揭秘大腦靠“旋轉”區分過去和現在

腦科學日報:舊東西總是舍不得扔?你可能得了這種病……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