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們與校服的愛恨情仇


文 余音

再也不能穿那么“丑”的校服了,想想就難過,

有人說,統一校服是為了避免學生之間形成攀比的心理,也是為了學校進行統一管理。

既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需要,當然沒問題,但是誰能解釋一下,我們的校服為什么這樣丑?

先看看其他國家的校服,找尋一下差異點(怒氣點)。

美國校服:


英國校服:


泰國校服:


日本校服,出了名的“卡哇伊”:


在清末年代,大陸還沒有校服概念,學生普遍穿日常衣服上課,男生穿的大多就是以清朝旗服為基礎的長衫馬褂,

后來華人學校數目逐漸增加,制服的概念就開始萌發,

到民國初年,“上穿素色衣襖,下著不帶繡文”的黑長裙成為當時的女裝校服,總體風格仍然以淡雅為風尚,


到了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大陸的校服以藍白為主色,樣式豐富了起來,即便放到現在來看,依舊不過時,


結果,后來校服的畫風就一路跑偏了。猶記當年領到兩個“麻袋校服”的心情:絕望。


版型松垮,合身都費勁,更別談什么修身作用;

顏色鮮亮,搭配幼齡。當你還在嘲笑隔壁學校都是綠黃瓜時,發現自己已然變成了紫茄子;

材質粗略,不是屁股磨起球,就是拉鏈反向開叉。關鍵還特別吸味,分分鐘能聞出同桌中午吃了什么。不過,吸味也是能讓老師在人群中瞬間揪出抽煙同學的“神器”。

國中是個性化審美急劇增長的階段。在荷爾蒙的催促下,我們也曾在這樣的“千篇一律”中找著自己的“校服搭配圣經”。雖然穿上整套校服后,可供操作的空間并不大,

連帽衛衣是學生的冬日首選,在校服后面背上五顏六色的帽子,是學生時代最后的倔強,


那時買衛衣必須先看帽子,動物型帽衫是女生們的最愛,粉色豬鼻子、白色兔耳朵、黃色小鴨嘴……站在教室后面看,活像進了動物園。

男生的帽衫通常比較低調,黑白灰三種顏色占了大多數,卻是班級整體搭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格子襯衣是寶藏搭配,經典的紅黑格、學院風的綠黑格,甚至還有Burberry仿真格紋,

如果還能搭配一件V領海軍風毛衣開衫,那你穿在“麻袋校服”下的,就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校服樣式,


校褲沒得說,已經是走在時尚前沿的“闊腿褲”了。但是依然有不少同學喜歡拿到裁縫店去,改成一個小腿部分稍微收緊的“蘿卜褲”,

Oversized校服上衣+“蘿卜褲”,這樣的搭配讓學生們稍微能夠接受了。

哦對了,千萬別忘記靈魂板鞋,鞋邊必須刷得雪白,鞋帶還要系得松散。

配飾方面建議放棄花里胡哨,一根黑頭繩,一塊運動手表,足矣。想起當年掛著“大狗鏈子”滿校園逛的同學,真是不忍直視,


其實我們對校服的審美評價都在悄悄發生變化,

比如周末上補習班時,一些平日隱藏在校服下的搭配殺手就出現了,

冬天常見“米其林”羽絨服、打著蝴蝶結的花棉襖,夏天還有各種印花T-shirt、“洗剪吹”小哥標配的牛仔褲……

這樣看下來,校服都變得高級多了。

這幾天,杭州市一些家長們建起了“共享校服群”,讓閑置的校服能夠循環利用,受到各方的點贊與好評,

雖然我舉雙手贊成這個創意,但也不免有些遺憾,對于不少學生來說,這件校服曾是與他們日夜相伴的“戰衣”,上面留存著他們專屬的青春印記。


對于校服,我們曾抗拒過、嫌棄過、吐槽過,后來卻無一例外地愛上了它。

嗯,校服真的丑,但穿著校服的我們,真美,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