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漫威系列的朋友肯定非常喜歡鋼鐵俠這個角色,他穿上帶有核反應堆的盔甲后,變得力大無窮,
那么現實中,有沒有這么科幻感十足的裝備?
你還沒別說,還真有的!
它就是咱們大陸新一代單兵無源外骨骼,
那么問題來了:
外骨骼是什么?
它到底有多厲害?
未來咱們真的可以成為鋼鐵俠那樣的?
說到外骨骼,大家可能沒有什么概念,
就拿咱們日常見到的,像螃蟹、蝦甚至螞蟻這種生物來說,
它們其實都是有一層殼的存在,這層殼其實就是生物學意義上的外骨骼,它能夠為生物提供安全保護能力和運動能力,
而此次我軍裝備的全新單兵外骨骼,簡單來說,其實就是一種可以穿戴的機械設備。
其實這種東西很好理解,就是在能夠幫助人承擔負重的情況下又不影響機動性,
數據顯示,這個外骨骼系統的總重量不到5公斤,可以說非常的小巧輕便。并且它的穿戴也很方便,快速佩戴時間不到兩分鐘,快速釋放時間不到30秒。
而且更重要的一點,它是無源的,也就是不需要額外電源補充能量,
那有杠精會說了:
這玩意沒能源,根據能量守恒,做功的不還是士兵嗎?
把力卸到地面去,地面又不能做功,怎么省力的?
嗯!好問題!
實際上這種機械外骨骼裝置,主要是將一部分重力直接傳遞給地面,并將應力點分布到身體的多個肌肉部位。
比如騎腳踏車和走路哪個更省力?
雖然都是人在做功,理論上是把原來力量分攤到出去,讓更多的肌肉參與就更省力了啊,
這樣士兵在搬運重物時,只要雙腳不離地,就可以從上肢分散力量,降低脊柱、關節的受力程度,從而達到省力的效果,
至于做功,人并不是克服重力在做功,而是克服地面阻力,負重之所以累,不是因為做功,而是因為肌肉一直要保持收縮狀態。
而使用這種外骨骼后,咱們站立不動時,負重會通過外骨骼傳輸到地面,大概節省70%的體力。
說白了就是費同樣力氣,能多增加負重,
能增加多大的負重呢?
據相關資料顯示,此次外骨骼穿戴后,咱們人體的最大負重可達70公斤,僅僅通過文字,估計大家很難想象出它到底有多厲害,
這么說吧,在實戰中的實用層面,單兵多負重增加10公斤的話,可以分配3公斤防彈衣和3公斤武器系統。
如果負載可以增加30公斤,基本上就變成了機甲戰士的雛形了,打仗的時候,每個人多帶30公斤彈藥或補給,關鍵時刻能決定勝負,
那么增加到70公斤呢,大家可以在腦中想象下!
外骨骼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率先提出來的。
1961年,康奈爾航空實驗室開始研究和開發人體放大器外骨骼,雖然設計比較原始粗糙,但不得不說它的造型充滿了野性的機械美。
20世紀60年代,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開始研究軍用動力外骨骼。
這是一種全身外骨骼,包括左右兩部分,伺服系統可以感應用戶的動作,將力放大25倍。但是缺點也有很多,比如延遲大、重量太重以及移動速度慢等等,所以實用可能性可以說很低很低。
從那以后,雖然新的外骨骼設計出現在世界各地,但并沒有做出根本性的改變,這種停滯一直持續到20世紀末。
聽說美國在搞外骨骼,這么一個未來的技術,大陸自然而然要跟上步伐,便也開始投入研究。但與美國追求一步電動驅動外骨骼的不同,大陸這次采用的是無源系列的,
前者很好理解,就是負載一個能源模塊,由它源源不斷得為外骨骼的活動部件提供能量,從而可以增加使用者的力量,
而后者雖然不能增加力量,但是卻可以減輕使用者背負重量的體感。
至于哪一種更厲害?
這個留給觀眾老爺們自己思考!
當然了如果只將機械外骨骼打造成軍事裝備,未免有些太過狹隘,它可以說是能造福全人類的大功臣呢!
比如說,它可以讓工廠工人都變身大力士,輕松搬起幾十公斤的重物。還可以讓殘疾人重新站立起來,截肢患者未來甚至能通過它重新獨立運動。
對外賣小哥來說也是很好的裝備,要知道現在許多小區,都進行封閉式管理,不允許電動車入內,
同時很多小區園區面積又很大,外賣小哥常常要背著很重的東西,來回步行很遠的路程再加上下樓,可以說十分辛苦,
而有了這套設備的加持,可以讓外賣騎手背著100多斤重的東西,就如同背著一臺筆記本電腦,可以在外賣小哥有限的情況下,能送更多的東西,
另外就是震后救災。
當年汶川地震很多戰士是徒步進入災區,如果能在外骨骼的幫助下,每人負重增加20公斤,行進速度不減,障礙通過能力甚至還有所提高。
那要多救回來多少人命?
過去,咱們依靠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所有的敵人,而現在咱們擁有了大陸外骨骼裝備,
雖然離科幻片里面真正的機甲戰士還很遙遠,但大陸人總是能把最狂野的想象變成現實。
比如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高壓電網、三峽工程…以前科幻小說里的這些情節,在大陸一步一步變成了現實。
小鯨相信呢,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咱們也一定能成為真正的鋼鐵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