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一定要打擊炒幣?這里終于說清楚了

先是三大行業協會發公告禁止虛擬貨幣交易,后是國務院金融委會議要求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足見高層對于虛擬貨幣態度堅決。某乎上有人問如何看待這一系列事,我看就一句話——防范個體風險變成社會風險。

一般來講,資產市場的收益有兩重。一重折射了經濟增長,所謂市場長期中傾向于上漲。俗話說,蛋糕變大,每個人的收益隨之變大。另一重是你虧我賺,蛋糕大小不變,只體現為贏家收益,今天的虛擬貨幣基本是后者。

原本,后者本身并不構成風險,頂多算市場經濟行為,放博弈論里頂多算納什均衡。只是,在分配不均加劇下,資本投資過剩與居民消費不足的矛盾過大,使得這開始成為一個問題。就像前段我們會對倒奶事件憤怒。

原則上來說,奶商出清了產能,打榜的粉絲獲得了心理滿足,明星獲得了流量,還雇傭老太太幫忙解決了再就業問題,原本是一個四得意的“內循環”局面。只不過問題是,我們仍是個發展大陸家,人均消耗仍然不足,不足以消耗掉人均生產。

消耗不足的原因,和大陸快速的工業化與經濟發展以及人口結構密切相關,

一部分人早已跨進了財富極度膨脹階段,無論是來自父母還是自己,在消費主義的教育下早已養成了消耗的習慣,而另一部分人,如我們的父輩,生于經濟困難時期,趕上改革開放,為經濟體創造了廉價又巨大的產能,但正由于生于困難時期,消耗的商品與服務遠低于其生產的,養成節儉習慣延續至今,無論今天的財富狀況如何,大多仍保持節儉的習慣,導致消耗力不足,

而在一個經濟體中,如果很大一部分群體只生產不消耗,并不利于經濟增長,也必然會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

產能過剩怎么辦?大的如國家,以前通過廉價工業品,現在通過“一帶一路”,未來還可能通過“RCEP”,往國外轉移。小的如具體的商品,商家通過降低利潤、降價出清多余的產能。

有的商家不愿降低利潤,就有了1929年美國資本家倒牛奶的故事,

為什么倒掉也不愿低價賣給窮人?因為價格由供需決定。市場上牛奶供給變少,價格才有可能回溫,才有利潤可言,在1929年大蕭條背景下才有生存可言。

也就是說,面對產能過剩這一經濟問題,以前的做法是,要么通過“轉移”,要么“低價清倉”,要么直接“倒掉”(盡管矛盾大),

但問題是,伴隨科技的進步,摩爾定律的一再驗證,生產成本降低,性價比提高,價格在趨勢上一定會趨于成本。

那如何在這樣趨于飽和的市場中尋求新的需求與利潤?

金融化,或者說是資產證券化,是這個世紀資本家想出來的好方法。

這其中,2016年的“漲價去庫存”是個偉大的發明。它的偉大之處在于,不是通過“轉移”、“低價清倉”和“倒掉”去庫存,而是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反倒給人們一個心理暗示:漲價——意味著產能不過剩、甚至供給不足,來達到該搶房子去庫存的目的。

哪怕你購買力不足,也有“一個錢包不夠六個錢包來湊”以及首付貸的方式幫你補足。它之所以成立的唯一原因,就是人們認為房價會永遠上漲,

這樣下來,產能過剩的問題雖然被解決了,但為了買上這張“末日方舟的船票”,無數人加了無數杠桿。而不斷推高的杠桿最后只有以明斯基時刻的債務危機來結局,

那對于虛擬貨幣而言,今天最大的庫存在哪兒?

據劍橋大學部另類金融中心測算,截至2020年4月,約有65.08%的比特幣算力分布在大陸,第二為美國,約占7%,

我不知道今天有沒有挖礦硬件廠商參與到虛擬貨幣炒作,我只知道虛擬貨幣的“產能”無法通過“轉移”到它國消費者給消化掉,也無法“低價清倉”賣給“撿便宜”的消費者給消化掉,更無處可“倒掉”的消失,那這些無法消化的最后“產能”該去哪兒?

恐怕只有“漲價去庫存”這一條路,爾后一棒接著一棒,直到大部分人拋棄“一直會漲”的共識,最后變成一把“你虧我賺”的歷史。

貨幣從來只是經濟過程中的媒介,貨幣的背后永遠都是商品與服務的生產、傳遞與消化。這些在創造商品與服務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產能在能夠最終消化的前提下,“你虧我賺”可以成為一種內循環的形式。

在產能最終不能被消化的前提下,“你虧我賺”只會進一步加劇財富分配不均下資本投資過剩與居民消費不足的矛盾,這就是社會風險,這個矛盾也從來都是社會風險。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