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大的焦慮在于,別人都在“雞娃”,我不雞血都不行

回國兩個多月了,基本上每次和有娃的朋友們,尤其是接近學齡娃的朋友們吃飯,三句寒暄、四句工作后,無一例外地都會談到孩子的上學問題,

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對話:

小D去報名XX補習班了嗎? 沒啊。 你們怎么還不報名啊,這個是必須要報的,不然你們以后肯定吃虧的。

最近幾次的聚會,更是讓我學到了一個新詞,內卷

朋友的科普是,現在的大環境,我們是否報名這個早教班,不取決于我們自家的娃,而是取決于我們周圍的家庭。如果別人都報了,那么我們也要報。

我聽完覺得蠻觸動的,內卷,兩個字,道出了教育最大的焦慮,

某報名機構的廣告語,赤裸裸地展現了“內卷化”,


別玩概念,說點實在的

回家后,尤其是這幾天自己一直在思考。越咂摸,越覺得,這也不是啥新概念啊。

這不就是早幾年的那個“劇場效應”,前排的人站起來了,后排的人也不得不跟著站起來,

可見,關鍵不在于概念,關鍵在于知道概念后的思考和解讀。我是非常討厭,并且個人會很警惕,張口閉口都是大詞,

就好比現在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在談“流量”、“風口”,可是真正懂的可以簡單說清楚實質的有幾個?

更好比以前我們養娃過程中,娃小的時候啥養育問題都是“缺鈣”,大一點了任何行為脾氣問題都是“感統失調”。

大詞對我來說,就是外歸因的大旗,很容易讓我們放棄思考、放棄自省、放棄提升。

而是心安理得地說,你看,我有多慘;你看,不止我一個人那么慘。


這幾天,我就陸續找了和我科普過“內卷”這個詞的朋友,想問問他們,這個詞的來源到底是什么?

結果幾乎沒人說清,大家舉例的都是孩子教育大環境,于是,我就自己做了一點學習,

“內卷”概念最早出現于格爾茨的《農業的內卷化》,


相對于中文解釋,也許大家看到英文更容易理解。內卷(Involution)相對于的是進化(Evolution)。

它當時談論的是爪哇島上的水稻種植,外島都可以引入技術農耕,可爪哇島的人們還在拼命地精耕細作,

而且因為有穩定的收入,并且周圍所有人都是在比拼誰投入人工更精細,以至于沒有任何人會叫停這樣“很不經濟很辛苦”的模式,

換句話說,緩慢但穩定的增長會讓人陷入“越來越精細就是在進步”,從而只能固步自封,缺少了真正創新的動力。


2

別守著“虛妄的安全感”

了解了“內卷化”真正的含義后,我壓根不焦慮,反而更加踏實了。

為什么?

因為從古到今,每一次“內卷化”之后都會醞釀著一個創新,越是不被“不得不”所裹挾的,越能堅持獨立思考,走自己路的人都會成為 最終受益者。

這樣的事情,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或者至少見證過,

當年膠卷老大柯達、行動電話老大諾基亞,為了維持自己老大地位,不遺余力、使勁在沖洗膠卷和普通行動電話這兩個行業里面努力,追求近乎極致的標準,

但后來呢?

我們都知道,數位相機和蘋果為首的智能行動電話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結束, 這 其實就是一個產業的“內卷”,

對于教育來說也是如此,當年為了求穩定謀得的鐵飯碗,如今基本上都是岌岌可危,我們小時候的鋼琴10級證書和現在的含金量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現在正在讀國小的孩子,未來的工作90%是現在沒有的,這些我們能想象嗎?

不被“內卷”的最好方法就是創新,而不是拼了命地和其他人一起擠上一樣的賽道。


肯定很多朋友會問,那么問題來了?如何進行創新呢?我只看到了自己孩子現在不學會10以內加法,就上不了好的國小了。

人,都喜歡確定性,因為這是安全感的來源,告訴我,考試多少分,就能保證怎樣,那么我就拼命使勁努力“雞”娃,哪怕我和娃自己都焦慮不堪,精疲力盡。

(我并不反對啟蒙和學習,我反對的是為了“學越多越好,學越早越好”而精疲力盡和焦慮不堪),

但其實我們拼命死守的卻是虛妄的安全感,

未來怎樣我們不知道,但是唯一我們現在已經很確定的是,接下來面對人才的要求是和我們當年完全不一樣的,

最可怕的永遠不是失敗和落后,而是埋頭拼勁全力才發現,世界都變了,

清華大學部前校長陳吉寧曾提出過一個觀點,我至今印象深刻。

清華校園里有很多“A型學生”,但未來社會最需要的是“X型學生”,

所謂“A型學生”,是指傳統觀念里的那些“好學生”,他們的成績總是能得“A”。

而“X型學生”則與之不同,他們的成績并不一定拔尖,但愿意承擔創新風險,勇于嘗試新鮮事物,

“內卷”真正要抵御的就是,被這份虛妄的安全感裹挾后,我們所培養出來的“A型學生”,因為不允許失敗而不敢失敗。


3

普通家庭如何防止“內卷”

那么,最后,我們來聊聊,普通家庭如何防止“內卷”?

1、定期梳理自己的重點

越是普通的我們,就越要思考,因為如果我們不思考,就有人“替你思考”,給你描繪一個閃閃發光的前景,交上幾萬的培訓費,然后也就不自覺地成了陪跑的韭菜,

并不是說不報班不在教育上花錢,但當我們自己去思考“為什么”而做時,哪怕最終我們還是交了幾萬元,我們想要取得的目標,就和沒有思考過的家庭是不同的。

明白自己的重點和目標在哪里,我們踏上跑道的心態才能更堅定,這是我們的選擇,而不是“內卷”后的“不得不”,

細微差別,效果卻是千差萬別。


2、打造“重塑能力”

肯定有朋友會說了,萬一自己的目標和重點不對怎么辦啊,不是耽誤了孩子啊。

《人類簡史》的作者赫拉利就曾說過,未來人類要準備好,每10年重塑自己一次,扔掉自己過時的知識、技能、經驗、假設和人脈,重新來過,

這一點對于教育也是同樣適用,對我來說,十年都太長了,我們父母需要具備隨時“重塑自己的能力”

我每一年會做一個全面的回顧和展望,半年會做個總結和思考,這樣即使發現不對,都可以進行調整,邊走邊看,慢慢微調。

這個世界就是變化的,指望有一條確定的道路已經不可能了,而所有的焦慮就是害怕面對“不確定”,

認清這點后,我們也就明白了,沒有勇氣面對未來的父母,無法養成面向未來的人才,


3、永遠不變的重點

現在我們都重視教育,水漲船高的要求,也往往讓父母們苦不堪言。

當我們談培養孩子時,我們也要認識到,每個父母的時間、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

父母可以做孩子的老師,也可以做孩子的朋友,這都很好,但這個前提是先做好父母。

好好過自己的日子,保持穩定的情緒,無條件地愛自己的孩子,而不是只愛“孩子的成功”。

陳默老師曾經打過一個比喻,說現在的孩子都是生在“第三個籠子”里。

假設,我們有這樣一個籠子,讓一個老鼠在籠子里,籠子外面裝一個門,如果老鼠不小心踩了一下這個門,門打開以后有一個食物會進來,這個老鼠踩一下,食物就進來,踩一下,食物就進來,老鼠會怎么做呢?會一直踩, 如果第二只籠子是這樣的,老鼠踩一下,電擊一下,踩一下,電擊一下,以老鼠的智力會怎么做呢?不踩了, 如果“第三只籠子”我們是這樣設計的,它踩一下是食物,再踩一下是電擊,老鼠就不知道應該踩還是不踩,這個老鼠會在里面糾結死。

我們現在的家庭環境養成的孩子就是這只老鼠,食物是物質生活,電擊就是我們唯成功論的壓力,

家長如果不對自己進行思考和梳理,那就只會把外界壓力傳導給孩子。

任何時候,父母都是容器,可以托得住的孩子才能安心不糾結,這樣的孩子才能去探索世界,真正地成長,


如何幫助一個普通孩子過上有價值的、充盈幸福的人生,這才是教育真正的課題。

而這和標準化刷題、送補習班、追求成績相比,更需要動腦筋和耐心。

“滿世界都是路,但我們要選擇自己的腳步”。

(責任編輯:于晶晶_B734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暫無討論,說說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