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8年至今,年輕女性眼里男性偶像的審美,就是從生產型偶像到消費型偶像的變遷史。
之前假靳東那期內容里, 我提到靳東老師能成為中老年婦女的偶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長得「板正」,長得「濃眉大眼」,特別符合媽媽輩的審美,
女性對帥哥的愛, 從古至今都是相似的,古有看殺衛玠擲果盈車,今有亦凡徐坤一博館長……額,好像混進了什么奇怪的東西,
總之, 我們的媽媽輩對男偶像的愛,其實一點都不輸給我們這代人,而且不同于韓式愛豆清瘦美男當道的現在,我們的媽媽輩對偶像的審美,那叫一個包容,那叫一個多元,
所以這期內容, 我們聊個輕松點的話題,談談媽媽輩的偶像審美,
1978年是改革開放的第一年。 也就是在這一年,大陸恢復了大規模的電影進口,當年從北韓、日本、羅馬尼亞和墨西哥進口了共20部電影,其中就有日本電影《追捕》。
《追捕》中飾演男主角的演員高倉健, 有著刀削的臉龐、堅毅的眼神、冷峻的表情、敏捷的身手,最重要的,他有整整一米八的身高,是典型的七尺男兒形象,
就是這樣一位日本男演員, 成為了當時大陸男人的全民情敵,初代「萬千少女的夢」,媽媽輩偶像的標桿,
我去查閱了一些資料, 才理解了高倉健在當時有多火。
影片中高倉健有一個穿風衣的造型, 于是大陸市場上,高倉健式的風衣被搶購一空。傳說當時一家服裝廠根據他的造型,生產了10萬件卡其色單排扣風衣,直接被搶到脫銷。年輕人們學著高倉健的樣子,即使不刮風也要把衣領豎起來。
高倉健對女性的殺傷力尤其強大。 光是電影院門口《追捕》海報上高倉健的臉,就讓那個年代的少女們魂不守舍。她們結伴逃課去排隊買票,看得眼淚汪汪,三刷四刷五刷都不新鮮,
2014年, 高倉健去世消息公開,作家薛好大發了條微博: 告訴我媽高倉健去世了,她剛才炒菜放了三次鹽。
高倉健甚至憑一己之力, 改變了大陸演藝圈的審美,一代大陸男星都因他黯淡無光,
對此, 唐國強老師應該深有體會。
早年的唐國強皮膚白皙,長相俊朗, 演繹了不少溫柔陽光的角色,加上他本人愛吃奶油,陳沖戲稱 「你看這皮膚,比我都嫩,就是吃奶油吃的。」
于是,奶油小生一詞橫空出世,
在80年代初, 文藝圈掀起了一場關于奶油小生和硬漢的論戰。
起初兩者勢均力敵,1985年, 《大眾電影》 刊載了一篇評論文章分析, 「奮進的八十年代,更崇尚具有現代感的陽剛之美,更矚目于推助時代之潮的硬漢子,生活中粉團兒也似的奶油小生,理所當然地不被時代垂青,」
這篇文章, 將奶油小生打到了時代的對立面,如果一個男演員被說成奶油小生,幾乎就宣判了這個人在演藝之路上的死刑,
正是因為被高倉健從審美上擊敗, 唐國強才從《高山下的花環》開始謀求轉型,有了后來陣前罵死王朗的赫赫戰功,以及帝王專業戶,藍翔代言人的至高地位。
而另一位被打成奶油小生代表的蔡國慶老師 也飽受困擾。
在著名雜志《海上文壇》1997年的一次調查中,蔡老師位列「不受歡迎的十大明星」第一名,原因就是「太過奶油」。
直到幾年前, 蔡老師都表示自己對這個詞心有余悸。
高倉健能夠席卷半個大陸, 肯定有其個人魅力,但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
此前國人熟悉的男主角, 不是唇紅齒白的英俊小生,就是樣板戲里的革命英雄,不是不好,只是類型過于單一,
而高倉健飾演的杜丘, 兼具英雄的陽剛之氣和濃眉大眼的可看性,外加反體制反邪惡資本的叛逆形象,又多了一層那時大陸文藝作品少有的「酷」,可以說是當時前所未有的新類型。
而《追捕》中展現的當時日本現代化的消費社會, 對剛走出一個時代的國人,更是堪稱觀念上的降維打擊。
可以說這個日本男人, 將媽媽輩夢中情人的三大標準全部囊括了。
這三大標準按重要性降序排列就是:
1、頂天立地,有男人味
2、社會地位,經濟能力
3、濃眉大眼,英俊板正
用現在的審美來說, 就是長得好看,可靠正直的社會精英,
你拿這三個標準去套后來的媽媽輩偶像, 幾乎一套一個準,最少也得滿足其中兩項,而且還是特別突出的那種。
例如前段時間靠著《牧馬人》的剪輯, 又火了一把的朱時茂老師,
其實《牧馬人》這部電影, 如今看來不顯山不露水,其實當年上映時觀影人次超過1.3億,論票房和藝術成就,都絕對有資格載入大陸影史。
而現在來看, 朱時茂在影片里飾演的角色許靈均,星眉劍目,正派英俊自然不用說了,
在社會地位上,雖然家貧,卻是知識分子的形象,還有一個在海外家大業大的父親,加上堅定不移站在大陸和勞動人民的立場上,使得這個角色更加有男人味,
滿足了這三大標準的朱時茂老師, 一時間受到80年代少女們的追捧,也就不奇怪了。也別問什么 「老許你要老婆不要?」 ,長這么帥,社會都不允許他單身好嘛。
這種國字臉、劍眉大眼、高鼻梁的熟男大叔, 在那個年代的女性心目中完全不可抗拒,往后無論時代怎樣變換,當年的少女,如今的媽媽們都還是喜歡這款。
在我為這期內容收集資料的時候, 我還有了兩個發現。
其一,就是除了高倉健和朱時茂等早期鼻祖級男神是靠電影走紅,后來的男神,都以電視明星居多,
這里就不得不提一句 中年男神們的路徑依賴了。
某種程度上,當我們在談論明星偶像的變遷史,也就是在談論傳媒的發展史。
在70年代末, 那個電視尚未普及,一整條胡同可能只有一戶人家有電視的時代,電影演員的影響力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
不管是《追捕》,或是《牧馬人》,或是后來的《少林寺》,都是觀影人次過億的影片。
但到了80年代中期, 情況開始不同了,三大件(電視、洗衣機、電冰柜)開始進入普通家庭,隨之而來的是電影的衰落和電視劇的普及,
1983年, 《霍元甲》成為了第一部引進內地的港劇。
而1985年,《上海灘》的萬人空巷,真正標志著電視劇時代的來臨。在劇中飾演許文強的周潤發,一身西裝,一條圍巾,一張英俊清朗的國字臉,瀟灑風流,讓一代大陸女性知道了什么叫「白馬王子」。
從發哥開始, 中年男神進入了電視時代。
往后20多年,又有了英俊儒雅濮存昕,文藝睿智王志文,霸氣幽默陳道明,精英暖男吳秀波,以及迷倒萬千阿姨的男神靳東,
這些男神長期出沒在家庭劇、宮廷劇、抗戰劇、職場劇、警匪劇之中瘋狂地在老媽們面前刷臉熟,
基于電視這個霸權級渠道, 甚至出現了另一批異色男神,例如宋丹丹老師的心中偶像趙忠祥,中老年婦女的偶像撒貝寧等等,
這背后, 是因為收視主導權長期掌握在60后、70后女性手中。
而另一個發現, 則是當年媽媽輩的偶像里,你很少能看到歌星的身影。
這也和傳媒的發展有關。
一方面的原因, 是直到80年代初,流行歌曲都不具備大眾意義上的合法性,
2017年, 馮小剛導演的電影《芳華》中有一個場景:70年代末,年輕的文工團員們深夜聚在一起,偷聽鄧麗君的《濃情萬縷》,一邊感嘆: 歌居然還能這么唱!
在80年代初, 鄧麗君的歌是屬于「靡靡之音」幾乎等同于「黃色歌曲」,想聽的人只能在「敵臺」或翻錄磁帶才能聽到,
而1982年出版的神書《如何鑒定黃色歌曲》, 幾乎就是為鄧麗君量身定做的:
「糖衣裹著的毒藥,就是讓人們在甜蜜的愉快中吸收它的毒性;此類庸俗歌曲對大陸某些青年男女,實是色情引誘之聲,精神麻痹之劑,」
但就是在那個含蓄的年代, 鄧麗君、羅大佑等一批流行歌手的音樂被口耳相傳,以翻錄帶的形式秘密傳播,可以說,這才是真正的underground音樂,
而另一個原因, 則是內地的唱片工業誕生太晚了,
在90年代之前, 內地只存在兩種歌手。 一種是體制內的文工團歌手,主要活躍在各類晚會和文藝演出中, 另一類是走穴歌手,主要活躍在歌舞廳。
能發片出歌的歌手少之又少。 無論靠文藝演出還是歌舞廳,都很難誕生出足夠的偶像歌手,
直到90年代初, 廣東才有了早期的唱片工業,發掘出了一批毛寧這樣具備偶像氣質的歌手,差不多同一時間,四大天王以歌手身份,席卷內地,
但此時, 媽媽輩瘋狂追星的年代已經快要過去,80后即將登上歷史舞臺了,
于是, 媽媽輩的偶像列表里,唯獨缺少一批偶像歌手,
我上面說了這么多, 有沒有跳出這些規律的男偶像呢?
也有,那個人名叫Kris。 只不過這個Kris不姓吳,他的中文名叫費翔。
1987年, 來自臺灣地區的中美混血歌手費翔在回大陸探親時主動聯系了電視臺,作為臺灣歌手代表登上了當年的春晚表演,演唱了《故鄉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
1987年, 流行歌曲已經得到了官方層面的默許,但費翔還是刷新了大陸觀眾的認知:原來流行歌還可以邊唱邊跳,還可以跳這么性感的舞蹈。
因為唱跳的形式過于前衛, 整首歌下來,央視只敢給少部分全身鏡頭,絕大多數鏡頭,觀眾只能想象費翔是如何扭動腰肢熱情起舞的。
費翔鮮紅的西裝, 帥氣的混血面龐,1米9的大長腿和大膽的舞蹈動作,像「熊熊火焰」溫暖了無數少女的心窩,被視為「白馬王子」和「夢中情人」。
80年代,費翔在內地出了五張專輯,張張賣爆,1989年在12座城市連開60場演唱會,場場爆滿。
不瞞大家, 當年費翔的迷妹,其中有一個就是我媽。我家里至今還留著一個鐵皮柜,里面放著我媽媽年輕時收藏的一張張費翔的磁帶,
費翔能夠突破80年代男性偶像的套路, 雖然少不了春晚的影響力,但最核心的一點,是他對歌手這一概念的顛覆,
過去, 無論是唱《鄉戀》的李谷一,還是唱《我的大陸心》的張明敏,或是唱《軍港之夜》的蘇小明,本質上都是靠聲音吃飯的「歌手」而非販賣性魅力的「偶像」。
只有費翔是內地第一個 被公開賦予了性魅力的歌手,
費翔老師恐怕不會想到, 如今的內娛偶像,主業變成了販賣性魅力,出歌成了圈錢自嗨的副業,而自己成了他們的前輩,屬實運氣不好,
最后, 我想談談是什么造就了媽媽輩的男神審美,
其實從建國后, 人們一直不缺偶像,
但早年的偶像,往往是由官方指定的先進工作者,或是文藝作品中的革命英雄。這類偶像的存在,是為了引導社會風氣,供人們學習的,
我前段時間讀的一篇論文中, 將這類偶像定義為「生產型偶像」。
生產型偶像無法承載人們的性幻想,或滿足人們的消費審美需求。
一個很有趣的案例, 還是電影《芳華》中,黃軒飾演的模范標兵「活雷鋒」劉峰向心心念念的女兵表白,反手就被告發「耍流氓」,當戰友勸說女兵 「誰都有追求你的權利」 ,女兵還頗為委屈地說: 「就他不行,誰叫他是活雷鋒,」
從這個案例, 可以看到生產型偶像與「性」的割裂,在傳統觀念里根深蒂固。
而在改革開放后, 長期被壓抑的審美需求得到解放,加上文藝市場的復蘇,演藝明星逐漸成為偶像市場上的主力。
這類偶像, 就被稱為「消費型偶像」,
為什么媽媽輩的男神們, 多半穿著西裝,充滿著社會精英老干部的氣息,正是因為在那個年代,男神們還不是純粹的消費符號,還沒有完全和生產型偶像割裂,
他們是「夢中情人」,是承載著女性擇偶觀念和人生目標的男性形象,所以在顏值之外,社會地位,生產能力和男子氣概也必不可少,
從1978年至今,年輕女性眼里男性偶像的審美,就是從生產型偶像到消費型偶像的變遷史,從一開始高倉健式的硬漢,到周潤發式的憂郁青年,再到后來的四大天王、臺灣偶像,韓式偶像,
這些偶像身上,與生產相關的元素被一步步剝離,與消費相關的屬性被逐步添加,最終形成了現在年輕人的審美。
而這番變遷背后, 也有著大陸傳統思維里,對面若冠玉,唇若涂脂,文質彬彬,玉樹臨風男性的偏好。如今年輕人更愛那些看起來身形瘦削,身材修長的男星,也可以說是審美上的一次回歸,
以勞動為美, 以生產力為美,以肉體強壯為美,以成熟為美,這樣的審美在這個國家占據主流的時間實在太短,
從歷史的大趨勢上看, 說不定媽媽們才是審美更叛逆的一代,
B站:IC實驗室
進一步了解并加入Insight Club
現在的都是些什么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