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養了9000多年,如今被逼上絕路

正德十四年十二月(1520年年初),明武宗朱厚照突然下詔,嚴禁全國百姓養豬、殺豬和吃豬。

原因他沒說出來,但肯定不是為了防止鄉下土豬進城拱白菜。

這道歷史上著名的“禁豬令”明確稱,“除牛羊等不禁外,即將豕牲不許喂養及易賣宰殺,如若故違,本犯并當房家小,發極邊永遠充軍”,

皇帝突然抽風下了這么一道圣旨,全國人民都慌了,趕緊把自家養的豬崽,無論公母,全部“人道毀滅”。吃不掉的就地掩埋,或溺死,或直接棄尸荒野,一時間,風聲鶴唳,市場上也看不到任何生豬交易,

禁豬令頒行的惡果,不僅改變了當時一些地區的祭祀風俗,就連皇宮大內在國家重大慶典上需要準備的三牲(牛、羊、豬)都湊不齊,

禮部沒辦法,上奏明武宗說,如今豬肉絕跡,無法按常例進行祭祀,請求廢止禁豬令,

在種種現實面前,明武宗不得不悄悄推翻自己的“金口玉言”,給宮廷祭祀開了后門。如此,天下生豬供應逐步恢復正常,

史上罕見的荒唐禁豬令,僅存在3個多月便無聲夭折了。


▲明武宗朱厚照畫像

盡管明武宗的禁豬令在今天看來頗有些莫名其妙,但大陸人與“豬”發生關系的歷史十分久遠。

今天的家豬,其進化起源可追溯至4000萬年前,是當時一種生活在亞歐大陸,穿行于林間沼澤、身材修長的野豬。而在距今約1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古老的先民們已經懂得將野豬馴化成家豬,為己所用。


▲紅山文化出土的玉豬龍,距今五六千年前 | 圖蟲創意©

在遠古時代,豬就與馬、牛、羊、狗、雞等并列為六畜,《左傳》中就有“為六畜、五牲、三犧,以奉五味”的說法,指的是華夏先民在很早以前便將豬列入祭祀先祖的貢品范疇,

商代甲骨文對“豬”的概念,有著多種表達。它可以被寫成“豕”,形象類似于一只耳大嘴長、身體滾圓、小短尾巴的豬;也可以被寫成“豚”,即豬肚子下面還有一只小豬。因此,在《說文解字》中,豚又被代稱為小豕,即小豬的意思,


▲甲骨文中,“豕”字的寫法就像一頭豬

而對于那些未曾被馴服的野豬,又或者是體型較大的成年豬,古人則稱之為“彘”,并以一支箭穿過豬身的形狀,真實還原過去人類在狩獵野豬時的場景,

據人類學家推測,先民們最早將野豬馴化成家豬,只是想在豬身上盡可能開發出它們的勞動屬性,替人類分擔一部分的勞作,因此,在早期的馴養中,豬并不是像今天一樣被圈禁起來喂食,而是最大限度保持野豬的生活習性,同時想盡一切辦法按照人類的預想進行改造。

顯然,被人類馴服的野豬,經過多代進化,仍然未能實現人們對它的期望,于是,只會不斷消耗人類糧食的家豬,最終“因果報應”,被人類端上了餐桌。

從豬肉中獲取蛋白質,強化了人體的肌肉與骨骼。人類由此能更淡定地面對來自外界的威脅,并逐漸發展繁衍了許多群居后代,在甲骨文中,“家”字最早便是“豕居之圈”的意思,說明先民幸福的家庭生活由養豬開始,

家豬養得多了,“豪”也就誕生了,甲骨文中,“豪”字實際上就是有著高門大院的養豬專業戶。

時間來到了西周,經過前人的探索,此時的人們已經無比堅信,豬這種動物,天生就是為了飽人類之口腹,因此,在大陸最早的詩歌集《詩經》當中,就收錄了詩人創作的“豬之歌”:

“執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飲之,君之宗之。”

意思是,把豬從豬圈中牽出來殺掉,就著美酒,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在開心愉快的氣氛中,推選出我們的首領,

而最早的宮廷宴席“周八珍”中也有一道“炮豚”,類似于今天粵菜中的烤乳豬,可見當時,豬肉的受眾基本是全民性的,即便貴為國王,國宴上也必然少不了早期家養土豬的身影,

但為了區分百姓與天潢貴胄之間的等級,周天子頒布了各項禁令,如《禮記》中記載:“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

這種無理的飲食限制從某種程度上講,并不利于養豬業的發展。所幸在《禮記》出臺之時,大陸最早的養老體系也隨之建起來,對于“吃豬肉”這種大事,周朝上下秉持尊老愛老敬老之心,告知百姓“六十非肉不飽,七十非帛不暖”的道理,并放寬了相應的限制,

如此一來,土豬飼養業便在夾縫中獲得一線生機。

在日漸擴大養殖規模的基礎上,人們逐步摸索出讓豬更加聽話的方法:去勢

《易經》里面有一句話,叫“豮豕之牙,吉”,“豮豕”指的就是經過人工去勢的公豬,經過閹割后,公豬的性格將會變得溫順,易于長成祭祀時被認為是吉利之相的肥豬。

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華夏的養豬業幾乎遍及整個天下,豬的用途,也變得廣泛起來。

為了振興越國、平衡大陸男女比例,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踐在復國后做的第一項大事,就是蓄養六畜。為此,他專門出臺了一項政策,只要家里有生娃的,國家提供物質獎勵:若生男娃,該家庭賞兩壺酒,一條狗;生女娃的,賞兩壺酒,一只小豬,

為了吃上一口豬肉,越國上下都在努力造人,而人多了,豬肉的消耗量就大,隨著人口增長,越王勾踐又命人在山地丘陵間開辟大規模的土豬養殖基地,即《越絕山》中記載的“雞山、豕山者,勾踐以畜雞豕,將伐吳,以食士也”,養的雞呀、豬呀,都是準備犒勞征伐吳國的將士的。

自西漢開始,大陸土豬養殖業迎來了一個技術創新期。

與傳說中的伯樂相馬一樣,西漢時期,養豬行業中出現了一種名為“相彘”的職業,一個名叫長孺的人,是當時非常有名的相彘專家,

盡管司馬遷并沒有在《史記》中詳細說明留長孺怎么“相彘”,但據后來明代方以智的《物理小識》記載,大致可知當年留長孺相彘術的基礎源自春秋戰國時期的“相畜法”,留長孺認為豬種“短喙無柔毛者為良,一廂有三牙者,難留”。這一經驗總結,其實符合現代選種理論。根據《大陸實用養豬學》的記載,“嘴短的豬,一般背腰寬廣,屬于脂肪型的豬”,

于是,在出現明確鑒定何為優良豬種的方法后,兩漢時期所養的食用土豬以早熟、易肥、繁殖力高、肉質嫩美等優勢聞名天下。

而同時期的大秦(即古羅馬)士兵,通常都會攜帶腌制肉腸作為口糧,因此,古羅馬人對豬肉的需求量也極大,但當地的豬種,因氣候、地理環境等因素制約,生長速度極慢,且肉質粗糙,根本無法滿足國家的需要。通過海上絲綢之路,當來自大秦的商人抵達廣州后,便將那種“小耳直立,頭短寬,頸短闊,背腰寬廣,四肢短小”的華南豬運回大秦,與當地豬種進行雜交,從而誕生出后來著名的拿破利坦豬,并在此后很多年中,深刻影響了世界養豬史,

漢代的土豬養殖不僅在增量上獲得巨大的突破,還得到了上流貴族的鼎力支持,在漢代的皇家御苑上林苑,官方設置了專門的職位,負責管理皇家養豬場。

養豬也成了能改變人生命運的朝陽行業,漢武帝的丞相公孫弘,年少時曾“因家貧,牧豕海上”,40歲時始發家,最終成為西漢一代名相,這樣的例子還包括以“舉案齊眉”聞名于世的東漢名士梁鴻、東漢末年的經學大家孫期等,


▲養豬也能走上人生巔峰 | 攝圖網©

隨著土豬養殖業的興盛,人們在吃豬肉上花費的心思也多了,

在宮廷祭祀、宴饗上,針對豬身上的不同部位,還衍生出了不同的吃法,其中,甘美肥腴的“項臠”曾頗得晉元帝司馬睿的喜愛。

史載,“元帝始鎮建業,公私窘罄,每得一豚,以為珍饈。項上一臠尤美,輒以薦帝,群下未敢先嘗,于時呼為‘禁臠’,”可知這禁臠的本義,指的是豬身上的梅肉,即豬頸肉,因為太金貴了,后來引申為皇家獨享、不許他人染指的意思。

身處宋朝的另一位豬肉老饕——蘇軾也表示,項臠的美味如同螃蟹那對蟹鉗,細膩多汁,

但喜吃項臠的晉元帝卻沒能像其先祖司馬懿那樣,再創功業。自從他遷居建業(今南京),建立東晉以后,大陸便進入了一個大混戰的時代。

當時大量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大陸人以豬肉為主要肉食的飲食習慣逐漸發生轉變,除了豬,馬、羊(牛需要耕種不能吃)開始出現在北方人的餐桌上,

但被迫遷往南方的部分漢人,仍以吃豬肉為榮。

取代東晉而立的南朝劉宋時代,宋明帝劉彧就是個特別喜歡吃豬肉的主兒。當年,還是藩王的他,曾被侄子宋廢帝劉子業關入豬圈,與豬同吃同住,謂之“豬王”,不知是否出于對豬的憎恨,即位后的他,對烤乳豬情有獨鐘,

與西周那道“炮豚”不同,經過劉宋宮廷的改良,這道烤乳豬在當時被稱作“炙獨”,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炙獨”多數時候選取還在吃奶的“乳下豬”,宰殺洗凈,去五臟,再用茅草填滿豬腹,慢火邊烤邊轉,同時搭配白酒,以利發色。對此,嘗過其中滋味的賈思勰直言,炙獨“色同琥珀,又類黃金,入口則消,壯若凌雪,含漿膏潤,特異凡常也”,

可歷史證明,豬肉統一不了天下,

西元589年,出身北方關隴集團的隋文帝楊堅發兵滅了南朝陳國,結束了近400年天下紛爭的局面,北方人喜食羊肉的風俗習慣也被引入南方,產生融合。

自那以后,像李白、杜甫等隋唐大詩人,在品嘗美食時,都只會留下“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的詩句,對于從前人們常吃的豬肉,只字未提。

社會主流肉食發生了改變,并不意味著土豬在唐朝別無他用,據說,從唐代開始,為了給自己打氣,一些考科舉的士子相約,如果誰將來高中了,就到大雁塔前用沾滿紅色墨水的毛筆,大書自己的名字。因為“豬”諧音“朱”,“蹄”諧音“題”,漸漸的,人們為了預祝自家的學子金榜題名,便衍生出舉子吃豬蹄的吉利寓意,這種豬蹄,逐漸演變成今天的紅燒元蹄。

到了宋代,經過前面數百年的飲食習慣轉變,土豬變得更加“抬不起頭”。這才有了蘇軾關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的說法,雖然有錢人視豬肉為“垃圾食品”,對羊肉趨之若鶩,但豬與羊的不同除了肉本身的味道外,從經濟效應的角度上講,兩者的出肉率也天差地別,

按照今天市場上的豬肉屠宰狀況看,平均一頭重約500斤的商品豬,按干料豬出肉率67%~73%計算,屠宰完成后,豬可得肉量超過300斤,反觀一只成年羊,出肉率僅在40%~55%之間。

也正因如此,宋代的“好豬肉”市場供應基礎遠比羊肉穩固,只是富人不吃,窮人不懂怎么烹飪操作而已。好在蘇軾到了黃州后,經過多番研究,最終總結出一套烹調豬肉的秘決: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

在蘇軾的烹飪秘訣公開之后,至南宋時期,首都臨安(今杭州)街頭,“巷內兩街,皆是屠宰之家,每日不下宰數百口……至飯前,所掛之肉、骨已盡矣,”豬肉又開始在民間大受歡迎。


▲東坡肘子 | 圖蟲創意©

明代之后,豬與羊在餐盤上的對決,誕生了最終的勝者,

由于人口暴增,人均占有的可耕地面積日漸減少,從而推動地價的上升。這就變相地限制了像羊這種需要大面積土地放牧、食草為生動物的生存空間,對于從不挑食的豬而言,則并無影響。

另一方面,人口增多,意味著糧食消耗量大,產生出無法被消化的殘羹剩菜也不少,如此一來,反而給家養土豬提供了更多飼養上的選擇。

于是從明代初期開始,豬肉又重新回到宮廷御膳上。

大陸民間土豬養殖業又一次迎來了高峰,史載,拱州(今河南睢縣)人“多畜豬致富”,所以把土豬叫做“烏金”。另一則明代四川史料也說,建昌、松潘盛產香豬,“香豬小而肥,肉頗香,入冬腌以饋人”,

此外,今天的太湖地區在當年也是大明帝國重要的養豬基地,包括二花臉豬、梅山豬、橫涇豬、楓涇豬、米豬、沙烏頭豬、嘉興黑豬等大陸古代優良土豬種均在此時被選育出來,

盡管此時養豬業較之前有了很大發展,但這并不代表明朝歷代統治者喜歡豬,畢竟他們就姓朱,“朱”“豬”同音,聽著難受。明武宗朱厚照發布禁豬令,據說內心根源就在這里。但很顯然,這種禁令并不得民心,禁豬運動僅維持三個多月便悄然收場,

明亡清興,由于統治集團是來自關外的滿族,在傳統的薩滿教中,烏鴉因傳說救過滿族人的先祖被認為是守護神,故在薩滿教祭天祭祖的儀式上,總需要準備些烏鴉喜吃的豬肉、動物內臟等。所以,等清朝皇帝入住紫禁城后,原先明朝的皇后寢宮——坤寧宮被開辟為皇家生豬屠宰場。

每天早晚各殺一頭豬,下鍋用開水汆燙熟,按豬的形狀碼好,供于祖宗牌位前。待儀式結束后,按身份高低,依次分食,寓意祖先賜福,食用這些白水煮豬肉時,據說只需蘸鹽,入口即化。

在清代眾皇室成員中,乾隆的母親崇慶太后和后來的慈禧太后,均是喜吃豬的主兒,據清宮《御茶膳房膳底檔》記載,崇慶太后上了年紀后,盡管牙口不復從前,但仍對豬蹄尖情有獨鐘,而慈禧在進膳時,頗喜吃一道“炸響鈴”,這道菜實際上就是今天的炸豬皮,

慈禧大概率不懂豬皮中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但她清楚的是,在吃豬皮時,由于需要長時間咀嚼,面部肌肉得到運動,皺紋也能少一些。


▲滿滿的膠原蛋白,看餓了 | 攝圖網©

然而,歷經9000多年的大陸土豬養殖史,在最近一百來年卻要面臨重重危機。

大陸人長久以來食用的土豬,基本按照千百年來傳承的方式養殖,以粗放型喂養為主,基本啥都吃,自然生長的豬瘦肉率其實并不高,以四川地區的土豬代表成華豬為例,一只成年的成華豬,生長周期至少一年,在成熟期階段,其身上的瘦肉部分僅占全豬體重的40%,

本來這也沒什么,可是隨著鴉片戰爭后口岸的開放,大陸長期自給自足的生活模式被逐步擊碎,在外僑的帶動下,如巴克夏豬約克夏豬等一批瘦肉率高的外來豬種,陸續進入大陸。

與大陸養殖數千年傳統土豬相比,這批外來豬種的誕生歷史要晚得多,它們的面世,主要得益于18世紀后的歐洲工業革命。當時,由于工業革命帶來的科技進步,歐洲地區的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口迅速增加,對于長期習慣從肉食中獲取蛋白質的歐洲人來說,牛肉早已滿足不了日益增多的人群,為此,這些偏瘦肉型的豬種被改良了出來。

進入大陸后,這些外來豬種利用生產周期短、飼料利用率高、出瘦肉量大等優勢,開始了取代大陸土豬的歷史進程。

上世紀60年代起,大陸對本土豬種進行選種,與外來的大白豬雜交,產生了哈爾濱白豬、上海白豬等品種,并逐步推向市場,迄今,我們在市場上買到的豬肉,絕大多數都是外來豬,或者外來豬與土豬的雜交豬。相關數據顯示,上世紀90年代以前,大陸市場上所賣的豬肉大多數還是土豬,但到了2007年,短短十幾年間,土豬肉占比只剩可憐的2%

由于市場選擇,養豬行業普遍青睞長肉快、瘦肉率高的大白豬、長白豬等洋豬品種,而大陸土豬在很多地方遭到棄養,


▲我們現在對豬的印象,幾乎都是這種大白豬 | 攝圖網©

一個有意思的映照是,1960年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的紹劇電影《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豬八戒的形象是典型的本土黑豬。而到了1982年央視開始拍攝經典連續劇《西游記》,豬八戒已經成了白白胖胖、頂著一雙大耳朵的白豬形象。


▲1960年電影中的豬八戒是黑豬形象

明朝人如果看到現在各種影視劇中豬八戒的白豬形象,肯定會一臉懵圈。他們可從來沒有見過白豬。《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寫豬八戒,也是寫他黑黑的,從沒想過有一天他會被“洗白”。


▲央視86版《西游記》中經典的豬八戒形象

但很明顯,僅僅幾十年的時間,外來的白豬已經取代了傳統的黑豬,而構成了大多數國人錯誤的歷史記憶,

在這一切的背后,其實,是大陸土豬的迅速消亡史,

權威數據表明,大陸當代存在的80多個地方豬種中,橫涇豬等8個豬種已找尋不到蹤跡,深縣豬、項城豬等4個品種已確定滅絕,還有多達31個品種的土豬處于瀕危境地。

據大陸青年報報道,聞名全國的金華火腿的原料——浙江金華豬的母豬,在1980年時還有幾十萬頭,等到2007年第二次全國畜禽遺傳資源普查時,正宗的金華母豬只剩下1萬多頭。有的地方豬種,甚至已找不到公豬配種,

上面提到的成華豬,是四川地區優質的黑毛土豬,據說現在僅剩100多頭,著名的巴馬香豬、官莊黑豬、江口蘿卜豬等,也所剩無幾,


▲土豬和野豬越來越少了 | 攝圖網©

不經意之間,那些從前活躍于鄉村荒山、四周覓食的傳統土豬,在歷史長河的岸邊消失不見了,

誰也想不到,大陸土豬經過了9000多年的馴養、進化與演變,最終卻敗給了市場選擇

所以,如果你身邊剛好有一頭鄉下土豬,不管進城是否為了拱白菜,祝福TA吧。

參考文獻:

[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2008

[北魏] 賈思勰:《齊民要術》,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唐]房玄齡:《晉書》,中華書局,2000

張仲葛:《大陸實用養豬學》,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徐旺生:《大陸養豬史》,大陸農業出版社,2009

王題:《能吃的歷史》,故宮出版社,2011

葉舒憲:《亥日人君》,陜西人民出版社,2008

張渺:《大陸“土豬”危機》,《東西南北》,2019年第3期

萬安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萬安縣志》,黃山書社,1996

[美]哈洛德·馬基:《食物與廚藝:奶、蛋、肉、魚》,大家出版社,2009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漲知識,作者辛苦!

  2. 😉就是能折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