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罐頭的發明,讓人們能隨時隨地吃上各式美味。圖/視覺大陸
-風物君語-
天上飛的
地上跑的
海里游的
沒有罐頭裝不下的!
如何保存食物,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們都會遇到的難題,自從罐頭被發明出來,這個問題似乎有了一個更為合適的答案。
當罐頭的身影踏上中華大地,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南北沃土上開枝散葉,更是能讓人吃出滿漢全席的豐盛,香港阿一、上海梅林、廣東粵花、丹東廣天、遼寧紅塔、溫州貓熊……打開一罐菜肴平鋪在熱白飯上,待肉汁和菜湯化了凍,就是一份滿滿當當的“罐”澆飯,
▲ 大陸吃罐頭指南,制圖/伍攀
罐頭在食品界的正式登場,大概要追溯到十八世紀拿破侖征戰歐洲時,法國人懸賞以求解決軍隊在作戰過程中,延長食物儲藏期的方式,之后,法國人和英國人先后發明了用玻璃和金屬容器,盛裝熟食后再抽空的辦法。從此,罐頭以其儲存經久、即開即食、便攜衛生的耀眼光環,一度深得人心,以食品中的新生寵兒成為了“寶藏”食品,
北戴河“軍工”罐頭丨能量界的佼佼者
不同于市面上多數拉環罐頭極具設計感的包裝,河北的吃貨們自小多是對秦皇島生產的北戴河牌罐頭頗感青睞。
北戴河罐頭的前身,是特供部隊的軍工罐頭,生產最初延用無拉環的密封方式,卻成了許多人兒時垂涎罐頭美味的苦惱。但對于純正吃貨來說,只有小心翼翼先在蓋子上開啟一個不大不小的洞,再用工具將蓋子整體翹起,才具備了吃罐頭的儀式感,也正是軍工罐頭血統“純正”的標志。
▲ 牛肉罐頭。攝影/evannovostro,圖/圖蟲·創意
一罐滿滿當當的高能量肉食,無疑是北戴河罐頭的招牌菜,對于保衛邊疆的英雄將士們來說,是保證體力的根本,也是能量的重要來源。肥瘦相間的紅燒扣肉和蹄髈、大塊結實的牛肉、醬味醇香的獅子頭……放在今日,依舊能一舉俘獲肉食主義者的芳心。
上海梅林丨不只是“洋”血統
但要論起罐頭的“洋”基因,上海以其“十里洋場”的身份享有發言權,
早在20世紀初,上海泰康食品公司率先從海外引進罐頭食品,其中就有西餐廳一直使用的進口番茄沙司。價格昂貴但銷量走俏的番茄沙司,讓股東們逐漸生出仿制番茄沙司的想法,
▲ 英式早餐中的茄汁焗豆。攝影/hansgeel,圖/圖蟲·創意
事實證明,采用江浙一帶的番茄生產的國人“番茄沙司”,色澤紅潤、口感濃郁,絲毫不遜于進口貨。英國人最愛的茄汁焗豆,隨勢也墜入了這片沃土。此后,公司又開始研發國人口味的傳統菜色,
▲ 圈粉無數的梅林沙丁魚罐頭,與茄汁焗豆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攝影/爍星
烤麩,是江浙一帶特有的名菜。將帶皮的麥子磨成粉,放入水中搓揉涮洗成面筋,發酵蒸熟切成塊,再用油煎香,與焯水后的筍片、木耳、黃花菜和花生,一同入湯水煮收汁,此時,松軟彈糯呈多孔海綿狀的烤麩,吸足了湯汁的咸香甜蜜,搭乘上罐頭快車,走進天南海北的千家萬戶。
▲ 多孔的烤麩浸透在鮮甜的湯汁中。攝影/爍星
最喜人的江南小菜油燜筍,也一頭扎進了罐頭的懷里。謹遵時令出產的白胖小子,渾身掛滿了油醬姿色,清甜香脆的味道,不再只是短暫春冬的專屬。
50年代之后,泰康食品公司進行公私合營,就成立了如今家喻戶曉的罐頭品牌——梅林,
▲ 香煎午餐肉。攝影/爍星
梅林和午餐肉是cp,許多人買罐頭的時候,總會先拿上一罐午餐肉;哪怕是合租的東北宿友,只需拿上一根勺兒,就能開始一頓午餐肉的奢華獨享大餐,
堅實有肉粒的午餐肉,可鹽可甜,可片可丁,可煎可炒,可涮可湯,香煎午餐肉、蒜苔炒午餐肉、雞蛋炒午餐肉、什錦炒飯、涮火鍋、三明治夾午餐肉、彩椒芝士午餐肉披薩……不論是一日三餐還是小零食,午餐肉總能以粉嫩的身形混跡其間。
▲ “借”著白飯溫度,一同出鍋的四喜丸子罐頭,攝影/爍星
廣東鷹金錢丨“下南洋”的家鄉味
如果說,上海梅林是國人自己研發的罐頭口味,那么廣東人的罐頭里,裝下的還有夢想和遠方。19世紀,廣東人掀起“下南洋”的打工熱潮,遠在異國他鄉之時,一口來自家鄉的鯪魚鮮味,就成了許多“洋漂”的渴望,
選用廣東南海、番禺或順德地區出產的鯪魚,在鍋中將其煎至兩面金黃,再混拌上陽江的豆豉,放入罐中,豆油浸沒其上,就制成了耐儲存的“初創版”豆豉鯪魚。與古人在《周禮·大業拾遺》中記載的“罐頭”制法頗有類似——“將魚肉裝入嶄新無水的瓷瓶中,用封泥密封瓶口,杜絕空氣進入,五十至六十日過后,鮮同往日”。
▲ 豆豉鯪魚炒苦瓜,一道能讓許多人愛上苦瓜的家常菜。攝影/爍星
就著豆豉的醇香和鯪魚的鮮嫩,能讓人大口吃上好幾碗白飯,豆豉鯪魚也就成了數代粵人的“下飯神菜”,如若有了新鮮時蔬的加入,豆豉鯪魚便搖身變成菜肴的佐料,一把油麥菜,或者一顆苦口多汁的苦瓜,切成片段,加入蒜末,大火爆炒,鮮香撲鼻,爽口多汁的蔬菜,混合著豆豉鯪魚的醬香,至今都是粵人離不開的家常菜,
北方人能吃肉,一口肉下肚,全身立馬舒暢,
▲ 冬天圍著熱鍋吃羊蝎子,身心滿足。攝影/吳學文
張北草原上的羊蝎子罐頭,分量之足可以塞滿一整個火鍋的胃口,配上白紅蘿卜這先天的羊肉搭檔,細心啃剔干凈羊蝎子之后,涮上幾根蔬菜,再喝上一碗熱乎的羊湯打底,寒冷的冬日都少了幾分凜冽,
沈陽的罐頭里,小雞燉蘑菇、豬肉燉酸菜……少不了的家鄉味兒,大連的竹島紅燒牛肉和紅燒牛腩,牛肉酥軟、牛筋軟彈,是一碗清湯牛肉面的絕佳選手;連皮帶筋的筋頭巴腦,在罐子里凝足了肉凍,Q彈耐嚼,即便用馬鈴薯和胡蘿卜一塊燉上一鍋鮮,也是十足的硬菜,
▲ 剔透如果凍狀的豬皮凍,最愛入口即化的那一刻,攝影/反省,圖/圖蟲·創意
一人食的晚餐,想吃一頓爽滑的豬皮凍,來一罐罐頭切足一盤,撒上蔥花香菜,就著調好的料汁,顫顫巍巍送入口,晶亮的凝凍入口即化,豬皮留在尾聲越嚼越香。
云南人介紹起家鄉的特色來,少不了德和牌的云腿罐頭。上好的山地黑豬肉,是云南美食的金字招牌,不僅能做出上好的火腿,也能成就罐頭的經典滋味,
海鮮罐頭,不只是廣東人的專利,但凡水邊人家,就有拿得出手的海鮮本味。
▲ 醉泥螺,攝影/金運,圖/圖蟲·創意
寧波舟山的醉泥螺,晶瑩剔透,甜咸的口味將肉殼的肥嫩凸顯的極佳,唇齒輕輕啟闔,咯嘣一身脆響,別有一番趣味,
大連靠海,大顆完整的蒜香扇貝、骨刺酥爛的帶魚、調制沙拉的鮪魚……這里是海鮮罐頭的天地,也是吃貨們的天堂。
▲ 肉質緊實的鮪魚罐頭。攝影/HandmadePictures,圖/圖蟲·創意
憑借100公里時速高速游動的鮪魚,贏得一身緊實肉質。制成的鮪魚罐頭,要數油浸和水浸兩個口味最受歡迎,油浸鮪魚肉色亮麗,味道濃郁,制成披薩不易烤干;水浸鮪魚平鋪在三明治上,口感更加清爽,如果要想給味蕾添加一些新的體驗,那就來一罐茄汁鮪魚,番茄鮮香,酸汁酣暢,與鮪魚一同協奏,也許會是一曲美妙的樂章,
內蒙古呼倫湖干燒白魚罐頭,得名于大陸第四大淡水湖呼倫湖,純凈天然的呼倫湖,到了冰天雪地的冬季,水面封凍后,就是捕魚的黃金時期,湖中盛產的白魚,個頭小巧,銀白色的魚腹,在烹飪之后也能閃爍光芒。
兒時在幼稚園最愛吃的什錦炒飯,大米粒粒分明,翠綠色的青豆,金黃的玉米,粉嫩的午餐肉丁,色香味俱全,讓人到長大都還在惦記,直到有一天在超市貨架上發現了玉米和青豆罐頭的身影,仿佛才參透了其中的奧秘。
▲ 什錦炒飯,攝影/anna_shepulova,圖/圖蟲·創意
福建人自小吃大的古龍香菜心罐頭,脆口咸香,是清粥的好搭檔,也是隔壁湖南大姐家自小就離不開的小菜,
天津長城牌冬菜罐頭,至今還保留一身醬色的古壇包裝,混著蒜泥的半干冬菜,要發酵至第二年,煎餅果子里夾上薄薄一層,餛飩面條里捎上一筷子,配上老豆腐,喝粥下飯……地道老味兒就此恰到好處,
▲ 橄欖菜炒豇豆,豇豆和四季豆都是橄欖菜的絕配。攝影/kenpqyp.dfic,圖/圖蟲·創意
橄欖菜,迷惑了眾人的雙眼,實乃芥菜葉和橄欖的配伍,隸屬粵菜系中的潮州菜,選用碧綠肥厚的橄欖,去苦澀,用油鹽翻炒,再加入精選的老芥菜葉,慢火熬燉直到黝黑發亮,橄欖的甘醇浸入到芥菜的葉脈中,便可入罐儲藏了,待到想念那一口南北風靡的欖菜肉末四季豆時,買上一捆豆角切丁,與肉糜、橄欖菜一同煸炒,裝盤上桌,輕輕松松就能點燃新手大廚的驕傲。
產于嶺南一帶的黑橄欖,游離在北方朋友們的視野外,卻是大家每次吃潛艇堡時必點的開胃小菜,酸酸澀澀的橄欖圈,總能恰到好處中和了冷鮮肉料的厚膩口感;調和沙拉時,加上幾個黑橄欖圈,總能先被夾入口中,后槽牙輕輕一咬,榨出汁水,不知不覺也能讓人胃口大開,
▲ 開胃解膩的酸黃瓜,攝影/wdovich33,圖/圖蟲·創意
異曲同工之妙的開胃小菜,還有哈爾濱市民們吃得最多的瓜——酸黃瓜,最早由俄國僑民傳入的酸黃瓜,常被標的上“俄式美食”,即便如此,哈爾濱人民也早已深諳其道,用東北土地里尚未完全長大的薄皮小旱黃瓜,清洗干凈,倒上米醋,撒上糖、鹽、茴香籽和蘇子籽,再放幾片蘇子葉,上鍋蒸上十分鐘,靜置放涼,就成了酸酸甜甜入口爽脆的酸黃瓜,
在云南遍地生長的可愛菌菇,絕不會被罐頭遺落在外頭。德和牌雞樅油平菇罐頭、雞樅菌罐頭和牛肝菌罐頭,不只是云南人的最愛,外地人如若吃上一口,都能成為魂牽夢繞的地域美味,
▲ 風物君曾推薦過的“云南三珍菌”——雞樅油、油松茸、牛肝菌,攝影/吳學文
福建漳州的清水馬蹄罐頭和玉米筍罐頭,不知道該被稱為是蔬果還是零嘴,清脆甜口,還帶聲響的美食,必然要被吃貨們收入自己的解壓寶庫。
小時候每到寒暑假,就坐上綠皮火車,踏上由南及北的漫漫歸鄉路,長達十幾個小時的枯燥路途,讓人坐臥難耐。這時候,只要掏出水果罐頭,飽滿的果肉和甜蜜的汁水能立馬驅散所有的疲憊,雪梨、橘子、蘋果、山楂……每到此刻,南北地區的水果繽紛讓人眼花繚亂,
罐頭總能緊跟上時令的步伐,南北各地剛成熟的瓜果,第一時間就能新鮮入罐。待到蕭條嚴酷的冬季,一口氣吃上四季水果大薈萃,是人生最美妙的滋味。
▲ 黃桃罐頭,攝影/luoluoivy,圖/圖蟲·創意
黃桃罐頭“包治百病”,是許多東北人都有的童年回憶。小時候每次發燒感冒,都能收獲平日里少見的黃桃罐頭,長輩們也總是會說,“吃完罐頭,病就好了”。久而久之,生病感冒的難受也抵擋不住黃桃的美味誘惑。不知怎的,如今能吃到的新鮮黃桃,相比罐頭,差了些許點甜蜜,也差了點口感上的溫柔撫慰。
哈爾濱群眾在“吃瓜”一事上可謂占足了“便宜”,每到香瓜的豐收季節,遠遠就能聞到瓜地里此起彼伏的身形,和鉆進鼻腔里的濃郁飄香,這時,拿一只罐頭瓶就能封藏起這份瓜香,待到冬日,還是解膩的烤串伴侶。
先天擔負著“解膩”重任的山楂,做成罐頭后卻變得酸甜可口起來,飯前飯后吃上幾顆,開胃消食,更舍去了繁瑣的剔核步驟。
▲ 枇杷罐頭。攝影/shabbydecor,圖/圖蟲·創意
如果要找罐頭中的土豪,那就瞅向江浙一帶的枇杷罐頭和楊梅罐頭,身價不菲的江南尤物,制成罐頭后,拿在手里多了份重量,眼中卻充滿期待,
炎炎夏日,是廣東人最愛的豐收季,剝皮的荔枝一氣兒吃完,總少不了擔心上火。保存在罐頭中,白胖的荔枝肉裹著汁水的清透,更顯的俏皮惹人愛。“玻璃罐里菠蘿塊,鐵罐里頭菠蘿圈”是南方人總結出的忍俊不禁,進入罐頭里的菠蘿,為了博得更多的好彩,收斂起了酸澀,平易近人了起來,
▲ 菠蘿圈罐頭,攝影/shaiith,圖/圖蟲·創意
吃完果肉、將汁水一飲而下,余下的玻璃空瓶,還能另做他用。泡上一杯清香的綠茶,看枝葉在熱水沸騰中開花旋轉。或讓家中長輩,在空閑時,根據杯型的身材,勾編出獨一無二的罐頭外衣,既能隨身背帶,又能避免燙傷,冬天拿在手上還是一個多功能的暖手寶。就這樣,被裝扮一身的罐頭瓶就成了各家娃到學校pk的對象,
在冷鏈發達的今日,“罐頭”早已淡化了“外貌(貿)協會”和“儲藏經久便攜”的定義,但在數代人的心中,它卻有了更多的身份——也許是對故土和家鄉的一份深情,對一個時代的懷念,亦或是對當下生活的一份嶄新解讀……
留言聊一聊
你都吃過什么罐頭呢?
– END –
文 | 皮卡婷
編輯 | 皮卡婷
地圖編輯 | 伍攀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內容
(責任編輯:姜文晶_NN3211)
以前吃過上海梅林的栗子雞罐頭。味道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