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聯考選考科目難出新高度?為何這么“難為”考生?聽老師怎么說

對于老聯考地區的學生而言,已經結束了2021年聯考,對于新聯考地區的多數學生而言,今天依然繼續作戰,進入聯考的最后一天,除了時間上的不同外,題目的差異更大,很多新聯考地區的學生表示“很想做做全國卷 ”,

相比新聯考的題目,全國卷比較平穩,學生做起來也得心應手,而新聯考的題目,不管是國家命題中心命制的語數外三科,還是省內自主命制的選考科目(有點地方語數外也是自主命題),都體現了一個“新”的特點,換一個詞,也可以叫做“難”,


考完物理,不少學生的目光都是呆滯的,雖然在考前老師已經強調了很多次,他們對于題目的難度也有心理準備,但是真正考試時,還是想遇到自己比較順手的題目,遇到難題,自己做得不好,自然心情不好;本以為結束了“最難”的物理,后面會好過點,結果下午考完化學,學生更加沮喪,一位參加化學奧賽并獲得三等獎的學生,化學最后三道大題都差點空白,最后也是胡謅了幾句,而很多學生在網上留言,直言考完化學,就打算復讀了,


其實,不只是物理化學難,政治題目同樣很難,學生說老師預測的知識點基本上沒考,考前練習的題型,也基本上沒有體現,以前政治選擇題還比較有把握,這次做完心里都沒有底。

新聯考科目,為什么這么難?

一、因為“新”,所以難

新聯考不是“不分文理科”那么簡單,它還承擔著更重要的作用:育人和選拔!

今年聯考命題充分發揮學科特色形成合力,既突出“以德引領、以智為基”的考查重心,又體現對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強有力的呼應、引導作用。各學科深入挖掘各具特色的育人素材,內容上更加貼近學生實際,將對體美勞教育的引導與考查內容、考查要求、考查情境有機融合,自然呈現在試題中,形成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效果。


這種命題理念,深入到各學科的命題中,導致新聯考的試題與原來的試題有了很大的區別,即便是理科的科目,也不再是刷題就能學好的了,沒有一定的語文功底,你可能連題目都讀不懂了。

此外,各科命題都是以“素養立意”,而素養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刷題就能在短期內提高的,什么是“素養立意”?舉個例子,你要開車,第一步應該是學習科目一的理論知識,這是通過死記硬背就可以提升的,但是背會了,并不代表你就會開車了;需要學習科目二和科目三,把學到的知識,用到實際的駕駛中去,這就是“能力立意”,而現在要求更高了,要求你需要應對各種路況,進行熟練駕駛,還要追求文明駕駛,不是“老司機”,很難達到要求,


所以,在這種題型的考查下,除了少數學霸有比較好的應對能力外,多數學生感覺到難,也就對了,畢竟考上985大學部,那只是1.5%的高中生的事情。

二、因為“賦分”,所以更難

因為不同科目的難度不一樣,而選擇不同組合的學生有可能能報考同一個專業,這就造成了不公平的結果,為了彌補這個弊端,新聯考實行等級賦分模式,同一個同學只和自己選擇的這個選科的同學進行 比較,然后根據所在的位次,根據一定的標準,把原始分賦分成最后的等級分,

在這種情況下,命題不要過多考慮因為試卷難度大而造成分數線偏低的情況,因為題目再難,也有考100分的,最低也有個分數,比如山東是21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題目過于簡單,那么必然導致高分段“互掐”,考90分也可能賦分成80分,甚至更低,這自然不利于選拔,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題目難也是必然的,


三、過程不太好,結果不太差

根據上面兩個方面分析,新聯考賦分科目的考試,包括語數外等學科,難度都比以前有了明顯的提升,對于多數學生而言,并沒有這種能力去應對復雜多變的題目,所以考完之后,感覺“很別扭”,這也算正常,而多數學生都會有這種感覺,最后的成績,并不是原始分,而是賦分后的成績,所以每個學生都會找到自己合適的位置,過程也許并不完美,但是結果也許并不遺憾,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員
  1. 按道理說,聯考比較難因為學的東西更豐富、更深了但只要扎扎實實學,都能得到好成績的

  2. 科目三得看考官心情!!!心細就好!!!反正對于科目二我還是覺得科目三難!!